野生菌中毒防治知识

野生菌中毒防治知识

ID:22270136

大小:2.22 MB

页数:53页

时间:2018-10-20

野生菌中毒防治知识_第1页
野生菌中毒防治知识_第2页
野生菌中毒防治知识_第3页
野生菌中毒防治知识_第4页
野生菌中毒防治知识_第5页
资源描述:

《野生菌中毒防治知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野生蕈中毒防治知识牟定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普华和2015年7月29日野生蕈中毒防治知识目的随着雨季来临,进入野生蕈生长的旺长期,同时是食用野生毒蕈中毒的高发季节。为有效预防野生蕈中毒事件的发生,保障我县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2015年7月15日牟定县电视台“健康同行”栏目。野生蕈中毒防治知识我县野生蕈中毒发生情况牟定县野生蕈资源丰富,群众有采食野生蕈的习惯,由于野生蕈种类繁多,形态特征复杂,不少有毒蕈子因不易区别而导致群众误食中毒,我县近几年来都有野生菌中毒事件的报告,同时也发生过中毒人员死亡的现象。全县各乡镇均有报告,时间主要集中在每年7—10月。2014

2、年全县共报告野生菌中毒8起,中毒30人,死亡4人,病死率为13.33%,主要分布在共和镇、蟠猫乡、戌街乡和安乐乡,场所以农村家庭为主。野生蕈中毒防治知识野生蕈中毒防治知识野生蕈中毒防治知识野生菌中毒防治知识野生蕈中毒防治知识野生蕈中毒防治知识野生蕈中毒防治知识野生蕈中毒防治知识蘑菇又称蕈,肉质细嫩,味美可口,含有多种营养成分,且具有一定的医疗价值,是人们喜爱的副食品之一。了解关于毒蘑菇的知识,辨识常见的毒蘑菇,对于避免盲目采摘野菇,杜绝不必要的食物中毒,以及在野外发现中增添认识之乐也是益处多多。野生蕈中毒防治知识蕈的形态特征蕈的形态结构包括菌丝体和子实体两大部分

3、。菌丝体是白色丝状物,当温度、湿度适宜时菌丝体大量生长繁殖,产生子实体,子实体就是我们常见的菌体,外形像伞,主要由菌盖、菌褶(管)、菌柄三部分组成,有的还有菌环和菌托。野生蕈中毒防治知识常见可食用的野生蕈(美味鸡枞蕈)野生菌中蕈防治知识常见可食用的野生蕈(青头蕈)野生蕈中毒防治知识美味牛肝蕈干巴蕈野生菌中毒防治知识松茸菌野生菌中毒防治知识【可食】的鸡油菌野生蕈中毒防治知识橙盖鹅膏菌又名黄罗伞、黄鹅蛋菌(四川)、橙盖鹅膏、鸡蛋黄蘑(黑龙江)、橙伞,并有“凯撒磨菇”之称。是鹅膏属的食用蕈,橙盖鹅膏菌野生蕈中毒防治知识野生蘑菇因味道鲜美受到部分群众特别是农村一些村民的

4、喜爱。由于不能有效地鉴别野生蘑菇的有毒与无毒,从而导致中毒事件的频频发生,甚至危及生命。每年4至5月和8至9月是野蘑菇中毒的高发期。据统计,野蘑菇中毒人数虽只占食物中毒人数的5.1%,但死亡人数却占到一半以上野生蕈中毒防治知识蕈的形态特征蕈的形态结构包括菌丝体和子实体两大部分。菌丝体是白色丝状物,当温度、湿度适宜时菌丝体大量生长繁殖,产生子实体,子实体就是我们常见的菌体,外形像伞,主要由菌盖、菌褶(管)、菌柄三部分组成,-多为无毒菌有的还有菌环和菌托。野生菌中毒防治知识目前在我国已鉴定的蘑菇中,可食用蘑菇近300种,有毒蘑菇约100多种;其中含有剧毒可致死的近1

5、0种。含有剧毒可致死分别是:褐鳞环柄菇、肉褐麟环柄菇、鳞柄白毒伞、毒伞、秋生盔孢伞、鹿花菌、包脚黑褶伞、毒粉褶菌、残托斑毒伞。其中鹅膏科的各种鹅膏菌被列为第一毒菌。有毒牛肝菌通过煮,还可以把毒性破坏,即使不小心中毒了也就只会出现呕吐、产生幻觉、拉肚子等;但剧毒鹅膏用高压锅煮一天,毒素也不会被破坏。误食剧毒鹅膏后,不会马上有反应。它的毒素首先会杀死肝脏细胞,然后是肾脏细胞。等到两三天后有反应时,往往已经过了救治时间了。认识毒蘑菇认识毒蘑菇认识毒蘑菇认识毒蘑菇:毒鹅膏菌,又称绿帽菌、鬼笔鹅膏、蒜叶菌、高把菌、毒伞。各种鹅膏菌拟灰花纹毒鹅膏、淡红毒鹅膏和裂皮毒鹅膏3种

6、剧毒菌。比如,灰花纹毒鹅膏,只要吃10克就可致成人死亡。鹅膏所含的毒素可分为毒伞素、鹅膏毒肽和鬼笔毒肽3种,化学性质稳定,耐高温、耐干燥和耐酸碱。误食剧毒鹅膏后,不会马上有反应。它的毒素首先会杀死肝脏细胞,然后是肾脏细胞。等到两三天后有反应时,往往已经过了救治时间了。剧毒鹅膏在云南分布有6种,整个云南都有,特别在滇中、滇西北比较多,它们喜欢生长在松树林和栗树林。各种鹅膏菌毒菌:毒蝇鹅膏。误食中毒可致神经精神型中毒。各种鹅膏菌各种鹅膏菌毒蝇鹅膏菌,个头适中,样子可爱,可惜有毒各种鹅膏菌鳞柄白毒鹅膏【毒】认识毒菌第二毒菌:屎粪菌认识毒菌第二毒菌:屎粪菌认识毒蘑菇簇生

7、花边伞【剧毒】死亡帽”被认为是世界上最致命的蘑菇,但其外观与无毒蘑菇十分相似。据报道,仅一株蘑菇中的毒素便可致人于死地。赭鹿花菌含有gyromitirin毒素,一种致癌物认识毒菌毒蕈中毒的预防全世界已知的毒蕈约百余种,在中国已发现的约80余种。各种毒蕈所含的毒素不同,引起中毒的临床表现也各异。按各种毒蕈中毒的主要表现,大致分为四型:胃肠炎型由误食毒粉褶菌(Rhedophyllussinatus)、毒红菇(Russlaemetica)、虎斑蘑(Tricholomatigrinum)、红网牛肝菌(Boletusluridus)及墨汁鬼伞(Caprinusatrame

8、ntarius)等毒蕈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