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企业财务管理的伦理思考

对企业财务管理的伦理思考

ID:22263714

大小:68.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10-28

对企业财务管理的伦理思考_第1页
对企业财务管理的伦理思考_第2页
对企业财务管理的伦理思考_第3页
对企业财务管理的伦理思考_第4页
对企业财务管理的伦理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企业财务管理的伦理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对企业财务管理的伦理思考近期,美国一些大公司和中介机构频频爆发财务丑闻。据2002年10月17日美国参议院民主党领袖托马斯?达施勒公布的一份有关公司财务丑闻的报告称,安然、安达信、世界通信、施乐、蒂科、奎斯特等一系列公司丑闻对储蓄投资、就业、退休金以及税收等造成多方面的严重影响,估计经济损失在2000亿美兀以上。美国为此专门颁布了Sarbanes-Qxley法案。在欧洲,世界第三大食品零售商荷兰皇家阿霍尔德公司因爆出美国分部财务审计丑闻,其股票市价缩水达70%之多;而意大利帕马拉特公司则承认存在高达40亿

2、欧元(约合49亿美元)的财务漏洞。实务界中企业的经营行为,特别是财务管理行为缺乏道德和诚信,导致股市暴跌、投资者信心重创、行业动荡,范围波及整个国际社会。无独有偶,传统的企业财务管理学理论也忽视了社会伦理道德。财务管理学教科书对于伦理道德,或者只字不提,或者寥寥数行,几乎全是净现值、有效市场、资本资产计价模型、投资组合等技术性的理论、数字和公式,表现出较为明显的‘‘重技术轻道德”、‘‘重经济效益轻社会责任”的特征。而纵观整个企业财务管理学理论体系,其方法论和理论框架都存在上述缺陷。企业财务管理学作为工业经

3、济时代的产物,基本上仍然停留在那个时代,滞后于知识经济的潮流。一、对财务管理学方法论的伦理思考经典企业财务管理学沿用了西方主流经济学推崇的个体主义方法论原则,认为人类社会是由个体组成的,个体行为是社会行为的前提和出发点,对个体行为的解释应当从个体的内在属性和动力(或追求)出发。制度经济学家对此的评价是,作为一种社会存在,人的行为是直接依赖于他生活在其中的社会文化环境的。因此,要从每个人的现实存在和他与环境的关系、制度结构、组织模式、文化和社会规模去理解人的经济行为。新制度经济学家认为,个人是一种“社会人”

4、和组织人”而不是‘‘经济人”,单独考察个人的动机来发现经济规律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片面做法。不仅如此,个体主义方法论还受到公共选择学派、新哲学派别(如结构主义、后弗洛伊德心理学)以及自然科学(如系统论)等诸多领域的挑战,并且引发了下述的理论问题伦理化争论。亚当?斯密有一个重要思想:在‘‘自然秩序”下,受‘‘一只看不见的手”的驱动,每个人从‘‘利己心”出发追求自己的利益,会达到并非它本意要达到的目的,即更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利益。这个思想蕴含的逻辑是,经济人从自身利益出发展开的竞争,会使生产成本降到可能的下限,

5、并使产出最大化。这显然是一个从个体主义方法论出发强调经济中个人“利己心”的合理性法则。然而,社会学家迪尔凯姆则认为,“社会秩序”是不能还原为个人行为并且独立于个人而存在的‘‘社会事实”,无论它是以法律或是习俗的形式出现,这种强制的约束力总是在社会利益受到侵犯时发挥作用,它凌驾于个人之上,引导着个人需求。美国社会学家默顿进一步指出,社会的协调运转需要建立在强制性私欲约束基础上的“社会秩序”,而这种社会秩序是现实中群体利益协调的结果。以上作为不同学科逻辑基础的两个几乎相反的命题,存在着明显的‘‘理论上的矛盾”

6、。虽然方法论上的个体主义(Individualism)与伦理学中的利己主义(Egoism)相区别,前者假设‘‘私利即公益”,后者则直接意味着损人利己,但是上述争论又不能完全回避伦理学问题,因为任何经济秩序都必须具有道义上的合理性,与一定社会的价值观相衔接。个体主义方法论把‘‘自然秩序”当作既定的东西,或者认为经济秩序是市场选择的‘‘自然结果”,忽略了在经济秩序的形成中,个人以及群体利益的冲突和协调、道德的自律性利他主义和法律的强制性利他主义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二、对财务管理学理论假设的伦理思考现代财务管理学

7、建立在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基础上,财务管理行为是一种经济行为,其理论假设与经济学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从理论假设上说,理性经济人、财务资源稀缺性以及完美市场假设贯穿学科的始终。(一)理性经济人假设在讨论理性经济人假设时,必须给理性下个定义。‘‘理性”一词有时与目标相联系,称为目标理性;有时与手段或工具相联系,称为手段理性或工具理性。从目标之间是否协调这一角度出发,定义目标理性为行为者所追求的各项目标值之间不存在内在冲突,即一种目标值的实现不会妨碍另一种目标值的实现;从行为的方式和过程以及行为的结果这些角度入手,

8、定义手段理性为个人倾向于选择最有助于实现其目标值最大化的方法。一般来说,理性经济人应当在目标和手段的选择上同时具备理性,表现为利己性和理性选择主义。理性的自利解释在好几个世纪中一直是主流经济学的核心特征。亚当?斯密从个体行为的利己性出发定义了利己主义模式:个体经济行为主体在各种约束的限制下,通过深思熟虑的权衡和计算来追求目标函数的最大值,其基本动机是追求个体利益的极大化满足。直到今天,西方的主流经济理论事实上依然是把斯密的理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