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248950
大小:15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8
《2014年安庆初中数学优质课大赛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2014年安庆市初中数学优质课大赛教案课题:19.3.2菱形(第一课时)上课人:安庆市潜山县第三中学储慧贤时间:二零一四年五月二十二日地点:安庆市潜山县第三中学119.3.2菱形(第1课时)潜山三中储慧贤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四边形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它的用途和作用举足轻重。而各种四边形因各种因素,在外形、本质上也各具特点,因此它是平面几何中研究较多的一类图形,教材把对菱形的研究也列为重要内容。本节课的内容是菱形的概念及菱形的性质,这节课是在学习了平行四边形概念及性质之后的学习内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也是为以后的几何知识的学习作必要的知识储备,本节课渗透了“转化、类
2、比”等数学思想方法。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菱形的定义以及菱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掌握菱形的性质,并能运用菱形的性质进行简单计算,了解菱形即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2.过程与方法:在菱形定义的基础上探索基本性质,在操作、观察、分析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进一步体会几何说理的基本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欣赏、应用菱形的对称性,获得美的感受,体验几何知识的系统性和结构严谨性,感受身边的数学问题以及学习数学的乐趣。三、重点与难点1.重点:理解并掌握菱形的概念与性质。2.难点:菱形与平行四边形的联系与区别;菱形的面积计算。四、教学方法教学中拟采用发现法
3、、启发法、讨论法、类比法等教学方法。教师积极引导,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发现、集体讨论。五、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几何模型(纸片若干张)。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2活动1:我们已经知道平行四边形是特殊的四边形,因此平行四边形除具有四边形的性质外,还有它的特殊性质,同样对于平行四边形来说也有特殊情况即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我们已经研究了一个角为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一种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矩形;这堂课还要研究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另一种特殊的平行四边形)——菱形。一个角是直角一组邻边相等菱形矩形平行四边由此引出菱形的概念: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活
4、动2:让学生说出现实生活中的菱形,教师展示有菱形图案的图片。AD7128O5463BC小小法官:判断对错①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②菱形是平行四边形.()(二)探究新知,加深理解活动3:折一折议一议探求菱形有哪些特性引导学生操作,对图形进行探究观察并思考:①图中有哪些线段是相等的?哪些角是相等的?②菱形的对角线在位置上有什么关系?(设计意图:采取启发式教学,发挥学生的潜能,培养一题多解的思想)③有哪些特殊的三角形?④菱形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有几条对称轴?它是什么?说明:此处应给学生充分交流的机会和时间,为学生营造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一个平台,指导学生通过活
5、动从边、角、对角线去发现菱形的性质,并通过活动4来证明猜想的正确性。(设计意图:结合学生探索、讨论、交流的情况,必要时教师对知识作适当梳理,并板书菱形的性质.)3活动4:证一证A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是菱形.D求证:(1)AB=BC=CD=DAO(2)AC⊥BD.CB(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会用数学证明来说明猜想的正确性,从而总结出菱形的性质。)(三)巩固练习,练一练1.若菱形的周长是12cm,那么它的边长是_____.2.如右图,在菱形ABCD中,∠BAD=120°,AD则∠ABD=_____.3.菱形具有而平行四边形不具有的性质是()OA.对角相等B.对角线互相平分C
6、BC.对边相等D.对角线互相垂直4.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分别为6cm和8cm,则菱形的边长是()A.10cmB.7cmC.5cmD.4cm(设计意图:学生计算,思考求解过程,巩固菱形的性质)(四)链接生活,算一算活动5例:如图,菱形花坛ABCD的周长80m,∠ABC=60°,沿着菱形的对角线修建了两条小路AC和BD,求两条小路的长和花坛的面积.(学生思考,小组内讨论,教师适时加以指导,展示学生的作业)。从学生的不同方法中提炼出:S底乘以高=两条对角线的乘积的一半菱形(先让学生畅所欲言,然后找学生上黑板写证明过程,教师适时加以指导。)(五)大胆探索,试一试活动6变式题:在
7、任意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且AC=a,BD=b.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发现)4AADBDOBCEC根据活动结果得出结论: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面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六)课堂检测,测一测如上右图所示,菱形ABCD的对角线交于点O,AC=12cm,BD=16cm,则菱形的边长______,周长______,面积______,菱形的高AE=_______.(设计意图:结合本节课知识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七)课堂小结,理一理与学生互动,采用问答的形式,交流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设计意图:学生们自由发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