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慢性胃炎在临床中的中医辨证诊断和施治

浅谈慢性胃炎在临床中的中医辨证诊断和施治

ID:22225292

大小:5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7

浅谈慢性胃炎在临床中的中医辨证诊断和施治_第1页
浅谈慢性胃炎在临床中的中医辨证诊断和施治_第2页
浅谈慢性胃炎在临床中的中医辨证诊断和施治_第3页
浅谈慢性胃炎在临床中的中医辨证诊断和施治_第4页
浅谈慢性胃炎在临床中的中医辨证诊断和施治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慢性胃炎在临床中的中医辨证诊断和施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慢性胃炎在临床中的中医辨证诊断和施治1慢性胃炎在临床中的分类  慢性胃炎有各种不同的分类方法,西医关于慢性胃炎分类的演变历史是这样的:  1.11973年,Strickland等结合胃炎发生的部位和免疫学改变将萎缩性胃炎分为A、B两型。A型以胃体病变为主,抗壁细胞抗体阳性,血清胃泌素增高,可发生恶性贫血。B型则以胃窦粘膜病变为主。  1.21980年,Correa结合流行病学、病因学把慢性胃炎分为自身免疫型、高酸分泌型和环境型胃炎,后者又包括慢性浅表性胃炎及慢性萎缩性胃炎。  1.31982年,我国重庆胃炎会议,将慢性胃炎分为慢性浅表

2、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和肥厚性胃炎,但对后者是否存在尚有分歧。  1.41990年,悉尼召开的第九届世界胃肠病学大会上提出了一种新的胃炎分类方法,又称为悉尼胃炎分类法。悉尼胃炎分类法根据病因学、胃镜所见以及活检病理形态学,将胃炎分为急性胃炎、慢性胃炎和特殊类型胃炎三种类型。  悉尼胃炎分类法的缺点是内镜下的分类过于详细,病因不易明确,临床推广难度较大,使用不是很方便。所以国内国外未能普及应用。  1.51994年,休斯顿胃炎研讨会,提出新悉尼系统(UpdateSyndeysystem)。  新悉尼系统强调部位、形态和病因三者结合的诊断构架,将

3、慢性胃炎分为非萎缩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两大类。后者又分为自身免疫性胃炎和多灶性萎缩性胃炎。  1.62000年5月,我国井冈山慢性胃炎会议,根据我国国情,结合新悉尼分类法,将慢性胃炎分为慢性浅表性胃炎(即非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和特殊性胃炎三种类型。加上病因诊断,并对幽门螺杆菌、炎症、活动度、萎缩、胆汁反流和肠化分别给予程度分级。  井冈山方案比较适合我国国情,对我国慢性胃炎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所以目前诊断会出现“慢性浅表性胃炎伴幽门螺杆菌感染,或伴胆汁反流、或伴出血糜烂”等。  2慢性胃炎在中医治疗临床中的指征  2.1慢性胃炎

4、包括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胆汁返流性胃炎)、胃窦炎、疣状胃炎(又称糜烂性胃炎、痘疮样胃炎、息肉样胃炎)。  慢性胃炎是胃粘膜在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下所发生的慢性炎症性病变或萎缩性病变。目前对其命名和分类尚缺乏统一认识,一般分为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其中萎缩性胃炎又分为A型(胃体病变)和B型(胃窦病变)。至于疣状胃炎、残胃炎等特殊类型也属慢性胃炎的范畴。  慢性胃炎无典型及特异的临床症状,大多数病人表现为消化不良的症状,如进食后觉上腹部饱胀或疼痛、嗳气、泛酸等,尤其是萎缩性胃炎患者,主要表现为胃部似有物堵塞感,但按之虚软。本

5、病发病率极高,在各种胃病中居于首位  无法精确统计,约占接受胃镜检查病人的90%以上,且其发病率有随年龄增长而有所升高的趋势。  2.2病因病机:中医学认为,本病发生主要与饮食、情志因素、感受邪气、脾胃虚弱等有关。①饮食因素饮食不节、烈酒、辛辣之品等损伤脾胃,运化失职,湿浊内生、阻滞气机,或郁久化热、热伤胃膜,胃失和降致痞满。②情志因素恼怒伤肝、肝木横逆、胃气受扰,或忧思伤脾、牌失健运、胃失和降,乃作胃痞。③感受邪气饮食不节,邪(主要是湿邪、热邪)随口人,侵犯脾胃,运化失职,纳降受碍,气机不畅,胃失和降致病满。④脾胃虚弱脾胃禀赋不足,或长

6、期饮食不节,或年高体衰,脾胃虚弱,运化失司,无以运转气机、水湿,致气滞、湿阻、血瘀,胃失和降,故作痞满。  本病病位在胃,与肝、牌两脏关系密切。病变初起以湿热阻滞、气郁不畅为主,久则脾胃气阴受损,或脾气虚弱或胃阴损伤,进一步发展可因气不行血,或阴不荣络致胃络血瘀。  3在临床中的中医辨证施治  我们在大量的临床中,把慢性胃炎(包括浅表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一般地分为与大类型进行辨证施治:  食滞伤胃型患者饮食不节致使脾胃受损,食积胃脘,胀满痞痛,恶心呕吐,嗳腐吞酸,大便秘结有腐败异臭,舌质红,苔厚黄腻,脉象弦滑。证属食滞伤胃、腑气不通,宜健

7、脾和中、消食开胃。药用白术、茯苓各12克,山楂、神曲、鸡内金、麦芽、炒莱菔子各15克,木香、厚朴、半夏、陈皮、枳实、大黄(另包后下)各10克,生姜5片。每日一剂,水煎服。  脾胃虚寒型患者胃脘坠胀不舒,食欲不振,呕吐酸水,隐隐作痛,遇寒加重,得暖则轻,饿时疼甚,进食稍减,大便稀溏,神疲乏力,舌质淡、胖大、边有齿印,苔薄白,脉象沉细弱或浮大无力。证属中气不足、脾胃虚寒,宜补中益气,健脾温胃。药用炙黄芪30克,党参15克,白术、茯苓、山药、扁豆、海螵蛸、煅瓦楞子各12克,陈皮、良姜、香附、吴茱萸、炙甘草各10克。每日一剂,水煎服。  胃阴亏虚

8、型患者胃脘灼热疼痛,嘈杂不适,虽饥而纳差,口干口渴,大便艰涩,舌质红有裂纹,舌苔光剥或少苔,脉象弦细数。证属肝脾不和、胃阴亏虚,宜疏肝健脾、益阴养胃。药用蒲公英、白花蛇舌草各30克,北沙参、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