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214483
大小:5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7
《苏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小池塘》教学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苏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小池塘》教学反思;《小池塘》是苏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的第三篇课文,它是一篇形象生动、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的散文,和《春笋》《雨点》《春到梅花山》《草原的早晨》是一组描写春天而且有一定内在联系的课文。本单元课文都是描绘美好的祖国春光,主要让学生在感悟课文内容中,积累语言,陶冶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以及大自然的热爱。整篇课文一共8句话,有6句是比喻句,因为有了比喻的成分,所以显得很美。特别是第二自然段,共四句话,都是比喻句。分别把白云、太阳、月牙、星星比作了白鹅、鲜红的气球、弯弯的小船、闪亮的
2、珍珠。孩子们已经从上个学期就接触过比喻句了,但是还不会自己设计。我采用了直观形象的板贴和让孩子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想象来理解这四句话,在理解的基础上采用多种形式看图赏读,巩固理解。孩子们很兴奋,因为这四句比喻句对他们来说不算难,他们更加自信起来。在本课中,我尽量将我的评价性语言贴近孩子的生活,贴近孩子的年龄,因为只有亲切、真挚的语言才会对学生的学习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如:我好像看到了一只小白鹅摇摇摆摆的游过来了、嘿,小白鹅多起来了!还能让这群白鹅再多些吗?这些亲切的话语给孩子们设定了一个朗读的场,在这个场中,孩子们能自由的体
3、会语言的魅力,并发挥想象更好地读出自己的感受。低年级的阅读教学不是说不要对字词的理解,相反,这种理解还相当重要,但是,从孩子们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来说,孩子们可能并不能完全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字词的意思,所以,孩子们就更需要用朗读来外化自己的理解感悟,不是通过教师的讲解就能获得的,只有让学生潜心读书,自己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才能实现,也才能体验到语言文章了包含的情感。鲜红一词的理解,完全没有孩子们的解释,而是通过不同的评价语言让孩子们朗读出自己的体会和感受。我敏感地抓住学生朗读中的亮点作为切入口:你为什么这么读鲜红呢?接着又用有
4、效地评价、点拨嗯,有一点点红了!真的是很红的气球呀!这个气球不仅红,而且红的发亮!使学生在对话中不露痕迹地读得有滋有味,读得声情并茂。另外,在赏读理解了这四句比喻句的基础上,我还创设情境,引领孩子进行比喻句的迁移仿写,如:小池塘里还可以倒映出什么呀?用()倒映在池塘里,像()。。我问孩子们:瞧,在小池塘边,你还看到了什么?它们倒映在小池塘里,像什么呢?经过想象与思考,孩子们给出了这样的句子:柳条倒映在池塘里,像长长的辫子;飞过的燕子倒映在池塘里,像一架架小飞机(一把把剪刀)。最后有位小朋友竟然俏皮地歪着脑袋盯着我来了句:邱老
5、师的辫子倒映在池塘里,像一根马尾巴!顿时引起一阵哄笑。也许这堂课中,孩子还没有完全理解比喻句的妙,但是孩子们已经初步明白了比喻句的成分,是一个让人欣喜的进步。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我也遇见了一些问题,并由这些问题有了更多关于教学和课堂的思考。首先,课堂的开放有,但是问题难度过高。也是自己对教材的解读上还不够深入,比如说一闪一闪,我让学生体悟感受到了什么?对于一年级孩子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为什么会一闪一闪?是因为阳光的照射和春风轻轻地吹拂,就可以引导学生想象一幅这样的画面,在引导学生找小池塘和大眼睛之间的相似处,而不是简单的将水波
6、的一闪一闪与眼睛的眨等同起来去感受。其次,没有及时抓住课堂的生成资源。第一个目标通过想象感受描写景物带来的美感、趣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孩子们基本上是能达到流利的朗读,但是在指导孩子读出美感和趣感的时候,追问有点不合时宜。追问是有必要的,追问的目的是对课堂生成性资源的提取和再加工,然而我在指导朗读的时候,因为我可能想让孩子找出相似之处,禁锢了孩子的活跃思维,从而忽略了孩子自身对阅读的美感体验。如孩子说自己喜欢划小船,所以喜欢月牙这一句,这时候我就应该顺势引导,让他把自己喜欢在天空、在水中划小船愉快的感受读出来,而不
7、是一味的去找小船、月牙间的相似之处。最后,品读课文的层次不够清晰。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是指导学生读懂、读好课文,其中有理解知识点、情感培养等多方面的渗透。要上好第二课时,教师就必须紧紧扣住读,以读促读、读中见悟。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把倒映在小池塘里的景物非常恰当地打了比方,我只想到了引导学生看画面、想象、自己打比方,但没有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教材的语言美。月牙弯弯的,所以像小船;星星多又闪亮,所以像许多闪亮的珍珠,其中的确有值得体味的地方,可以引导学生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先说一说自己的感受,然后再去声情并茂地读,相信一定能读出孩子自己
8、的心声。新基础教育理念要求教学过程中实现对语文教学育人价值观的具体综合,我在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努力体现和转化新基础教育的价值追求,即把课堂还给学生,在教学开放和开放后的资源生成与过程生成中,培养主动、健康发展的新人。但是,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预设与生成永远无法统一,教学中还有许多未尽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