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201671
大小:61.55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0-27
《任务驱动式教学,让课堂变得“不一样”.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任务驱动式教学,让课堂变得“不一样”[摘要]人的改变和课的改变,冰算是真正实现了“改课”的功能,也算是真正达到了“课改”的目的。有怎样的教学理念就会有怎样的课堂,有怎样的课堂就会有怎样的学生。要成就学生,必须耍有能够成就学生的课。任务驱动式教学,能让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关键词]任务驱动式教学;教学方式改变;课堂结构优化中图分类号:G42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6)28-0017-03教学的最高境界是课人合一。有怎样的教学理念就会有怎样的课堂,有怎样的课堂就会有怎样的学生。要成就
2、学生,必须要有能够成就学生的课。反过来,学生面貌的改变,又会促进教学结构的改变。那么,任务驱动式教学让课堂教学结构发生了哪些根本性改变呢?一、任务驱动式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学生“不知情”的状况,实现了有目标地学习如今的课堂,尽管新课程提出了知识的生活化,但许多教师仅仅注重了知识从生活中的“来”。把生活作为知识的引人,却不注重知识到生活中的“去”,只是在练习中放置几道生活应用题,此时教师和学生关注的更多的是知识的运用,而非知识的应用。这样的教学面貌,是因为我们的教师常常只是以知识传授为完成知识目标的任务,课堂教学大体以知识
3、的生长和生成为设计的线索。先是沿着知识“从哪里来”“该怎么走”“到哪里去”的进程呈现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这样的教学模式的弊端是很多情况下学生一开始并不知道知识到底有什么用,一般要到一节课即将结束的时候冰知道知识到底有什么用,这种一开始不知情的教学给学生的感觉就是为学习而学习。学生这种“不知情”的学习状态正如台湾著名作家和医师侯文咏在《如果生活是个抽屉》一文中所说的那样:“而在那个当下,自己带领你走到目的地的,只有内心那个隐晦而模糊的召唤。”也就是说,学生对知识的未来以及学习的未来是模糊的,学生的脑袋就如同抽接受着教师的
4、安排。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为了适应时代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数学课程还要特别注重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日本数学家米山国藏也把“应用化的精神”作为数学精神之首。任务驱动式教学可以让学生的学习拥有知情权,不仅知道知识“是什么”和“为什么”这两个问题,还可以在课一开始就知道知识“为了什么”这个终极问题,这样的学习才是“冇用”的学习。知识的“有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为了掌握一定的活动技能。例如“你会用圆规画出一个逗号吗?”是许多学生想通过一展身手而学会的活动本领,它能够体现出知识的“有用”,这是知识的基础价值,让学
5、生感觉自己是一个“有用”的人;二是为了掌握一定的生活技能,例如“怎样包装最节省纸?”是许多学生想通过一探宄竟而学会的生活本领,它同样能够体现出知识的“有用”,这是知识的实用价值,让学生感觉自己学到了“有用”的知识。学生为了能够获取自身发展的利益和自身生活的利好,“有用”也就成了他们渴望知识的任务目标,驱动着学生孜孜不倦地学习。正因为挑战性任务不只是一种包含知识问题的任务,也是一种包含知识技能的任务,还是一种包含知识应用的任务,所以任务驱动式教学能够充分体现知识价值,也就能够让学生一开始就知道学习的价值所在一一学习的知识最
6、终是为了什么,它指向性非常明确,始终在远方召唤着学生走向知识的归宿。在任务驱动式教学中,任务的挑战性是激发学生不甘落后的心理基础,任务的问题性是驱使学生积极求知的物质基础,任务的操作性是推动学生风采展示的能力基础,任务的应用性是帮助学生学以致用的价值基础。研究发现,把关注重点从挑战转移到收获,能让人立志于从事那些本无吸引力的活动。例如,犹他州心理学家尼克?德特灵(NicoleDctling)鼓励高空杂技师和速滑运动员畅想他们学习某一技巧后得到的收获,这样做让他们更有动力练4该技巧。由此可见,在接触任务的“现在”时,学生会
7、因好奇心和好胜心而产生学习的驱动力,在展望任务的“未來”吋,学生会因成就感而产生学习的驱动力。学生对终极学习目标“知情”。也就能够对学习进程和学习进度了如指掌,对自己所获取的知识和技能是否足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能做到心中有数,对自己的探宄方向是否正确和探究方法是否有效能做到胸有成竹,任务驱动式教学能使学生随时进行对学习过程的调控和对学习结果的反思。学生对学习目标、学习知识和学习过程的“知情”,能够很好地解决或缓解传统数学教学始终存在着的两人问题:一是儿童对数学知识的信度问题,即认同、悦纳的程度;二是儿童对数学知识的通感问题
8、,即透彻、贯通的程度。二、任务驱动式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学生学习热情难以持久的状况。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为完成任务而进行的学习之中在20世纪90年代屮期,学者们提出了著名的“信息差”理论。这个理论认为,无论什么时候,如果我们知道的与我们还不知道的存着一个差距,这个差距会让人产生一种被剥夺感。好奇的个人,为了获得丢失的信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