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问题和对策研究

我国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问题和对策研究

ID:22196690

大小:54.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7

我国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问题和对策研究_第1页
我国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问题和对策研究_第2页
我国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问题和对策研究_第3页
我国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问题和对策研究_第4页
我国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问题和对策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问题和对策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我国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问题和对策研究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这既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迫切要求,也是实现普惠共享的重要途径。就业领域的公共服务是我国最重要的基本公共服务之一。加强就业领域基本公共服务,推进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是“十七大”提出的重要目标,也是十二五时期的重要任务。  一、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概念  (一)就业  就业是人类发展的一个重要维度,它不仅是人们收入的,也关系到人的尊严,是社会成员赖以生存、融入社会和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和基本权利。  就业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公民在法定劳动

2、年龄内,依法从事某种有报酬或劳动收入的社会活动。与就业相对的是失业,失业是指具有劳动能力并有就业愿望的人处于没有就业岗位的状态[1]。  (二)公共就业服务的内涵  简单的说,公共就业服务是指为促进就业而进行的公共服务。公共就业服务从属于整个公共服务体系,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陈建刚认为,公共就业服务,是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各方参与,通过就业服务机构帮助劳动者获得就业岗位和提升就业能力,帮助用人单位寻找合格劳动力的一系列服务性工作的总称[2]。其本质是促进和保障公平就业和人力资源的到充分利用。  (三)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的内涵    公共就业服务

3、均等化是指政府向每一个公民提供的公共就业产品和公共服务是公平的。也就是说全社会中凡是符合基本就业基本条件的社会成员都应该享有均等的就业机会和大致相同的就业结果,都能够享受到有制度保障的最低标准的基本公共就业就业服务,并且尊重全体社会成员的自由选择权。通过均等化的公共就业服务实现平等的就业权,这是公民平等享有一切权利的基础。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的实质是指劳动力市场上由于城乡之间的差异、劳动者自身的素质差异和劳动力市场制度、规则不完善等带来就业竞争不平等,通过政府提供公共就业服务来实现公平竞争。  二、我国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的现状问题  基于我国劳

4、动力总量供大于求且劳动力总体素质不够高不足以满足市场需求的现状,我国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在实践过程中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非均等化的现象。具体表现在:  (一)我国劳动就业法律法规不健全  我国的《劳动法》在促进就业、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工资、职业培训、劳动安全卫生、社会保险和福利等方面都作出了相应的规定。但是,相对于我国的劳动就业的实际状况,仅有一部法律是不够的,而且,现行的劳动法的各项规定过于概括,不够细致具体,且缺少相配套的其他法规,可以说,完备的法律体系并没有形成。而其他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类似我国《劳动法》每一章的条款均

5、单独立法,由于其有着与劳动法规相配套的相关法规劳动法规,从而有效的解决了就业中出现的很多问题。  (二)公共就业服务信息X络化建设不完善  在当今这个信息时代,构建信息化、服务型政府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关注的迫切问题。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管理信息系统是劳动力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就业服务机构通过X络传递劳动就业信息对于劳动力市场的完善显得尤为重要。在信息X络建设方面,我国发展速度很快,建立了全国性的政府劳动与就业保障X,还有大量的劳动和就业保障的相关地方X站。到2004年8月全国共有172个各类劳动就业X站,其中江苏有此类X站18个,广东15

6、个,山东14个,北京6个等[3]。但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劳动力市场X络建设的重复性和分散性,是一种资源上的浪费。此外,我国的劳动市场信息建设中还存在信息封闭、管理方法和手段比较落后的问题。因此需要全面加强信息化建设工作,对这些X络进行整合,并且规范化,使之发挥最大的效用。  (三)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提供的服务不全面  当前我国公共就业服务提供的服务范围较为狭窄,主要表现为局限于单一、简单的职业介绍和岗位匹配等,已经不能匹配当今劳动力市场的发展趋势。而且我国的失业者往往存在着知识技能老化,不能够满足市场需求,对自身职业能力和市场需求不了解等诸

7、多问题,传统单一的职业介绍服务显然不能够把他们更好地推向劳动力市场。  (四)城乡公共就业服务不均等  目前,农村劳动者处于城市工作的尴尬地带,付出辛勤劳动却享受不到国家给予城市居民的各种福利待遇,并遭受就业歧视。失业保险的覆盖面已扩大到城镇企业的所有职工,但就业不稳定,失业率极高的农民工群体却被排除在外。2006年,城市劳动人口的登记失业率为5%,农村劳动人口的失业率却没有任何统计,抛开进城务工的1.3亿劳动力不算,留在农村4亿劳动力的利用率也只有50%左右[4]。而且,我国政府公布的失业统计数据中也不包括失业农民。政府劳动保障部门为城镇劳

8、动者提供就业指导,为就业困难的城镇劳动者提供免费就业职业技能培训,而素质不高、技能较弱的农民工却常常得不到政府的技术培训。同时,由于农民工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淡薄,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