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181615
大小:61.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0-27
《低碳视域下的不良丧葬消费剖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低碳视域下的不良丧葬消费剖析球低碳革命的兴起,我国逐渐步入了“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全新时代。但是,当前以攀比、浪费、污染和迷信等为表现形式的不良丧葬消费在许多地方大量存在,其根源在于人们对传统孝文化的曲解、环保意识淡薄、封建迷信的长期影响等。不良丧葬消费与低碳时代的要求形成了明显的冲突,是一种与时代相悖的陋习,应当引起社会重视并使其尽快消除。为此,应在全社会树立文明节约的消费理念,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加强对殡葬市场的管理,引导人们走“厚养薄葬”、文明节俭、低碳环保的丧葬消费之路。 [关键词]低碳生活;丧葬消费;孝文化 []C913.3[
2、文献标志码]A 所谓“低碳”(lowcarbon),意指较低的温室气体(以CO2为主)排放。在低碳时代要求人们尽量减少能耗,降低CO2排放量,缓解生态恶化状况,进而建立起发展持续、环境友好的生活方式。所谓丧葬消费也叫殡葬消费,是丧葬家属为实现对已故亲人的追思、哀悼等活动而产生的消费行为,它包括购买墓地、丧葬用品(如寿服、花圈、骨灰盒、棺椁)以及举行告别仪式(如遗体整容、化妆、向遗体告别、开追悼会)等的消费。这种消费原本是正常的。然而,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许多地方和民族至今还保留着很久以前的礼节和风俗习惯,存在大量“面子消费”、“时髦消费
3、”等。这种丧葬消费以高能耗、高排放为代价,违背了当今时代低碳生活的价值取向,不利于生态环保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一种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目前学术界对低碳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低碳经济、低碳生活方面,对丧葬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丧葬习俗和民族风俗等方面,而把低碳与丧葬结合在一起的研究几乎没有。本文把低碳与丧葬消费结合在一起进行研究,以期对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有所帮助。 一、不良丧葬消费的表现形式 1.丧葬消费费用逐年增加,盲目攀比之风盛行 1992年当代农民文化“百村”调查显示:1950年代绝大多数农户的丧葬费用在300元以下,相
4、当于中等农户一年的纯收入;1960年代政府实行了薄葬政策,社会形成了节俭的风气,丧葬费用没有变化甚至稍有下降;1970年代主要实行火葬,丧葬费用大降;但1980年代以来丧葬费用猛增,有714%的村庄丧葬费用在500元以上,相当于中等农户一年的纯收入,有14个村庄较1960年代增长10倍以上,远远快于收入的增长速度。[1]1990年代以后厚葬之风日甚一日。民政部和中国社科院在京联合发布的《2011年殡葬绿皮书》指出:相关专家通过对河北省139个殡葬消费者调查发现,平均每起殡葬消费8073元;其中殡仪馆外的殡葬消费比重大、宴请和烟酒消费最高。[2]
5、 与此同时,丧葬消费中的盲目攀比之风盛行,甚至不惜负债。在有些经济条件一般的家庭,为了显示对死者的“孝心”、“疼爱”,为了“摆阔气”、“有面子”,不惜花重金购买高价位丧葬用品,花钱请戏班子、大摆酒宴宴请前来吊唁的亲友,花费巨大,从而形成“生命已息花钱不止”的不良丧葬消费习俗。[3]据2011年8月11日海南X报道,家住海甸岛的邢先生说:2009年5月他父亲去世后,开始估算的殡葬费用是2万元,但实际花了将近4万元,其中有不少是向亲戚借的。[4] 2.办丧事追求时髦,环境污染严重 即使在丧葬中,人们也不忘赶时髦。伴随着戏班、鼓乐班的蓬勃发展,戏
6、班的人员构成、演唱形式与曲种也愈来愈丰富。丧葬家属为了“排场”,往往请戏班子连唱几天,给周边环境带来严重的噪音污染。而那些扎纸匠为了赶时髦也紧跟着时代发展潮流,除了扎制传统的纸人、纸马外,也开始扎制纸别墅、纸电脑、纸轿车、纸冰箱等,万元冥币也现于市。[5]过多丧葬用品的燃烧产生大量CO2,空气污染严重。例如《大河报》曾经报道的河南省原阳县农村的一则丧事“盛况”,说一位办事处主任(科级干部)花巨资为其父办丧事:他从省城请来了豫剧团,又邀请了两个响器班、两个乐队、两个鼓队、一个武术队,还请和尚、道士来做法事、做道场,大戏连唱了7天,“移灵”当晚还放了
7、1个多小时的焰火,燃烧了大量的时尚纸扎用品,共花费20万。[6] 3.沉迷于封建迷信,在墓地的选择和修造上讲风水、求奢华 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贫富差距,被迷信毒害者便把这种差距产生的原因归结为命运、祖坟“风水”。为了能够改变命运,寻球低碳革命的兴起,我国逐渐步入了“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全新时代。但是,当前以攀比、浪费、污染和迷信等为表现形式的不良丧葬消费在许多地方大量存在,其根源在于人们对传统孝文化的曲解、环保意识淡薄、封建迷信的长期影响等。不良丧葬消费与低碳时代的要求形成了明显的冲突,是一种与时代相悖的陋习,应当引起社会重视
8、并使其尽快消除。为此,应在全社会树立文明节约的消费理念,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加强对殡葬市场的管理,引导人们走“厚养薄葬”、文明节俭、低碳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