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儿科速记

中医儿科速记

ID:22179122

大小:49.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10-27

中医儿科速记_第1页
中医儿科速记_第2页
中医儿科速记_第3页
中医儿科速记_第4页
中医儿科速记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儿科速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医儿科(一)起源:春秋战国至两汉时期已有小儿医。第一部儿科著作:唐代《颅囟经》。提出“纯阳”理论。纯阳:指小儿在生长的过程中,表现为生机旺盛,蓬勃发展,好比旭日之初升,草木之方萌,蒸蒸日上,欣欣向荣,并非说小儿有阳无阴或阳亢阴亏之体。专科:宋代。 钱乙“儿科之圣”《小儿药证直诀》。儿科四大证:痧、痘、惊、疳。论述小麻、痘、斑、疹的第一部专著:——北宋 董汲《小儿斑疹备急方论》。年龄分期:(1)胎儿期——受孕~分娩,共40周;(孕期28天到出生后7天止,定为围产期。)(2)新生儿期——出生~28天;(3)婴儿期——出生后

2、28天~满1周岁;(4)幼儿期——1~3周岁;(5)幼童期——3~7周岁,即学龄前期;(6)儿童期——7~12周岁,即学龄期。体重:清晨空腹排尿后 初生:3公斤1~6个月: 体重=3+0.6*月龄7~12个月:体重=6.6+0.5*(月龄-6)=3.6+0.5*月龄2~12岁: 体重=(年龄-2)*2+12=8+2*年龄身长:初生:50厘米,第一年增长25厘米。2岁后:75+5*年龄头围:初生:34厘米。胸围:初生:32厘米。1岁内,胸围常小于头围;1岁时几乎相等;2岁以后,胸围超过头围。佝偻病及营养不良者胸围较小。囟门

3、:后囟关闭:出生后2~4个月内(部分出生时);前囟关闭:出生后12~18个月。后囟关闭比前囟关闭早。牙齿:出生后5~10 个月开始出牙。20~30 个月出齐20颗乳牙。6~24个月:牙齿数=月龄-4(或6)。呼吸:年龄愈小,呼吸愈快。脉搏:年龄愈小,脉搏越快。血压:年龄愈小,血压愈低。收缩压=10.7+0.27*年龄;舒张压=收缩压*(1/2~2/3)。动作发育:由上而下,由不协调到协调,由粗到细。1岁时能独立站立,扶1只手可行走;1岁半左右会走路。语言发育:单语单句阶段:1岁以后。 小儿生理特点:(1)生机蓬勃,发育迅

4、速——“纯阳”学说;(2)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稚阴稚阳学说。阴:物质基础,即精、血、津液等物质;阳:脏腑的生理功能。稚阴稚阳:小儿的物质基础和生理功能都是幼稚和不完善的。肺、脾、肾三脏较为突出:肺常不足、脾常不足、肾常虚。此外,肝常有余、心常有余。肝常有余:不是指小儿“肝阳亢盛”,是指小儿时期肝主疏泄,具有升发疏泄全身气机的功能。心常有余:不是指小儿“心火亢盛”,是指小儿发育迅速,心气旺盛有余,呈生气蓬勃之象。小儿时期的病理特点:(1)发病容易,迅速传变;迅速传变:“易虚易实”、“易寒易热”。(2)脏气清灵,易趋恢复。

5、 婴儿喂养方式:母乳喂养、人工喂养、混合喂养。添加辅食的原则:由一种到多种,由少量到多量,由稀到稠,由淡到浓。望诊:总体望诊包括望神色、望形态;分部望诊包括审苗窍、辨斑疹、察二便、看指纹。望神色指望精神状态和面部气色。重舌舍脉辨斑疹:大小不一,不高出皮面,压之不褪色,为斑;形小如粟米,高出皮面,压之褪色者,为疹。看指纹:适用于3岁以内儿童。虎口到食指内侧的桡侧浅静脉,第一节为风关,第二节为气关,第三节为命关。《幼幼集成》: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滞定虚实、三关测轻重。切脉的方法:一指定三关。六种基本病理脉象:浮、沉、迟

6、、数有力、无力。按诊:“囟陷”:囟门凹陷,见于泻甚失水。“囟填”:囟门高凸,见于呕吐壮热,为肝风内动。“解颅”:囟门不能应期闭合,囟门宽大头缝开解。“鸡胸”:胸骨高突。“龟背”:脊柱高突,按之不痛。“虚里”:心尖搏动处。感冒定义:感受外邪引起的肺系疾病,以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咳嗽为特征。四季皆有,冬春两季为多;发病年龄以婴幼儿最高;轻者为伤风,重者为重伤风或时行感冒。西医: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虚证感冒:反复呼吸道感染;时行感冒:流行性感冒。病因病机:病因:感受外邪,侵袭于肌表。病位:肺。挟惊:肺、肝(肝常有余);挟痰、挟

7、滞:肺、脾(脾常不足)。虚证感冒:肺脾俱虚,卫外不固,因虚受邪,邪少虚多。每月反复感冒2次以上。感冒反复发作,时轻时重,寒热往来,鼻流清涕,自汗盗汗。诊断:主要症状: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咳嗽、咽痒咽红。发病季节:四时皆有,冬春季多见。流行性感冒:全身症状重,呈流行趋势。虚证感冒:每月反复感冒2次以上。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减少。治疗原则:疏风解表。分证论治:(一) 风寒感冒:症状:发热、恶寒,无汗等。治则:辛温解表 方药:荆防败毒散。时行感冒发热较重者可选用:柴葛解肌汤。(二) 风热感冒:症状:发热较重,有汗热不解等。治则:

8、辛凉解表 方药:银翘散。寒包热郁或寒热夹杂:表里双解。(三) 暑邪感冒:治则:清暑解表 方药:新加香薷饮。(四) 虚证感冒:症状:反复发作,寒热往来,时轻时重,鼻流清涕,自汗盗汗等。治则:调和营卫 方药:黄芪桂枝五物汤。(五) 兼证:挟惊、挟滞、挟痰(略)。中医儿科(二)咳嗽定义:常见多发的肺系疾病。有声无痰为咳,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