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164923
大小:5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7
《新时期高中体育教学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新时期高中体育教学的思考:随着素质教育的普及,人们越来越关注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但由于长期观念的影响,目前在中学体育教学中还存在诸多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当前高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教学中的实际情况和理论经验,对新时期高中体育的教学改革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新时期;高中体育;思考 :G633.96:A:1002-7661(2011)10-072-01 高中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的好坏对学校体育的发展将产生直接的影响,甚至影响到终身体育的发展。随着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广,教学新理念正逐步深入到课堂教学中,这势必会影响高
2、中体育的教学。新时期的高中体育教师要朝气蓬勃,富有创新精神,对新生事物要接受快,从而能够适应新时期体育课程环境变化所带来的更高要求。 一、目前高中体育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思想观念落后 目前高中的体育教学,还是以竞技运动项目为主,教师和学生只重视以掌握运动技术技能为目的“教”而“练”,忽视以锻炼身体为目的“学”与“炼”。只重视眼前体育短期效益,轻视终身效益;只对学生在校阶段负责,不对学生长远负责;片面强调增强学生体质,忽视学生体育意识和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 2、教学方法、手段单一 目前,教学方法仍为传统式的传艺式教学,学生缺乏自主性、独立性,所学知识技能
3、严重地脱离体育社会实践,至使学生毕业后社会适应性差。在教学手段更新上缺乏现代化教学技术的运用。另外,目前的体育教学,对全体学生基本上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式,忽视学生个体的不同兴趣、爱好和特长。 3、缺乏对学生体育情感的培养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积极的学习态度、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迅速地捕获教师的教学内容,领略动作的要求。高中生有着广泛的兴趣爱好和充沛的精力。可在现实中,繁重的学习任务,升学的巨大压力,教师、家长的错误观点导致他们忽视体育学习的必要性,在体育课上消极怠工。 二、新课改后高中体育教学改革的对策 1、确立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观念 (1)、课堂教学要面向全
4、体学生,力图使每个学生都能不同程度地得到发展。(2)、要促使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包括知识、体力、道德、情感、态度、价值观等。(3)、要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特点,让学生在教学中充分体现主体性、主动性和创造性。(4)、要以培养学生的体育实践能力为核心。 这些课堂教学理念是指导我们搞好课堂教学的基本保证。只有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才能使学生学得主动、活泼,才能使课堂教学沿着素质教育的轨道不断前进。 2、更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 在教学中必须改变以教师为中心、学生为附属的观念,切实把教师的指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的结合起来。教师应该创造宽容、和谐、健康的教
5、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和热情,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成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体潜能。同时,教师应针对学生的特点,在原有教学法的基础上,多采用竞赛,娱乐,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等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注重对学生体育情感的培养 在体育教学改革中,应特别注重对学生体育感情的培养,使体育教学走上体育——健身——健心的轨道。在具体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从自己的原有运动基础和兴趣爱好出发,在一定范围内自己选择运动项目。这样在较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对体育的兴趣需求,激发学习动机,培养体育兴趣、体育意识和特长。 4、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在学生学习过
6、程的评价中,首先看学习态度、运动参与。不论学生的体质如何,教师主要看学生是否主动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有的学生由于身体素质较差,运动感到很吃力,但他能积极参与锻炼,而且还能用科学的方法克服自身的不足,这种主动参与的做法应给予肯定。其次是心理健康。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要有稳定的情绪和积极乐观的心态来参与练习,通过参与体育活动来调控自己的情绪,靠自己的意志力克服体育活动中遇到的各种困难,使自己的心理更加成熟。第三是社会适应能力。学生在体育课上能否与同学进行体育锻炼、愉快合作,对待学习与练习的态度,以及在学习和锻炼活动中的行为表现,对他人的理解与尊重,交往与合作精神。
7、面对体育教育的改革,体育教师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要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质,努力成为“复合型”体育教师。 参考资料 [1]陈旭远.理解普通高中新课程[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毛振明.体育教学改革新视野[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