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154430
大小:57.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0-27
《中医学对“毒”的认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医学对“毒”的认识中医学对“毒”的论述,最早见于《内经》,后世医家本于经旨,又有不少发挥和创新。使祖国医学对“毒”的涵义、分类及其致病特点、对“毒”的治则,有了较大的发展。兹就祖国医学对“毒”的认识,略述于后,就正于同行。1毒的涵义《素问·刺法论》谓:“五疫之至皆相染易……不相染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指出“毒气”为引起“五疫”的邪气,这种邪气被称为“五疫之毒”。《素问·生气通天论》谓:“虽有大风疴毒,弗之能害。”《素问·五常政大论》还有寒毒、热毒、湿毒、燥毒、清毒的记载。由此可见《内经》最早提出了“毒”的概念。何谓毒
2、?王冰注《素问·五常政大论》曰:“夫毒者,皆五行标盛暴烈之气。”所谓:“邪之甚谓之毒。”《说文解字》释:“毒,厚也,害人之草。”孔颖达疏:“毒者,苦恶之物也。”《广雅·释詁》云:“毒,苦也”、“毒犹恶也”、“毒痛也”。《释言》:“毒,憎也。”尤怡说:“毒,邪气蕴蓄不解之谓。”先贤多认为“毒”即“苦也、恶也、害也、憎也”。说明毒有毒物、毒害、疫毒的涵义,有峻烈暴恶之意,是气性刚烈之物。现代中医学者叶景华教授认为“毒”为邪气(包括六淫、七情、痰饮、瘀邪等)蕴积不能疏散,郁久顽恶,厚积超过常态而形成。张学文教授说:“六淫邪盛化火即可成毒。
3、”论述了“热(火)盛成毒”、“风盛成毒”、“暑热邪盛成毒”、“湿热邪盛化火成毒”、“燥盛化火成毒”、“伏寒化温成毒”。上述学者的论述进一步丰富发展了“毒”学理论。2毒的分类喻嘉言说:“外因者,天时不正之时毒也,起居传染之秽毒也;内因者,醇酒厚味之毒也,郁怒横决之火毒也。”将“毒”分为“外毒”、“内毒”两大类。如果按照“毒”的病因、病机还可作如下分类。2.1病邪之毒前贤曾谓无毒不成邪,无邪不成毒。《内经》最早提出了寒毒、热毒、湿毒、燥毒和大风疴毒。说明六淫、七情、痰饮、瘀邪皆为病邪之毒。《张氏医通》、《诸病源候论》对药毒、臭毒、蛊毒、
4、瘴毒、蛇兽之毒、食物中毒、感染之毒和各种病邪之毒都作了详尽的记载和论述。这些论述丰富了毒的内涵。使毒成为中医病因学理论的一个新的组成部分,进一步发展了病因学理论。同时为深入研究致病之毒奠定了理论基础。2.2病因之毒《内经》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这里的“毒气”即病因之毒。吴鞠通说:“诸温夹毒,秽浊太甚。”中医学将某些致病力强,引起的病证危重、或有互相传染而造成流行的致病之邪称之为“毒”。这种致病之“毒”,可分为“外毒”、“内毒”两大类。外毒为六淫之邪盛成毒。如风寒、暑、湿、燥、火等。包括了生物(细菌病毒、疫疠之毒、温病
5、毒邪、蛇兽毒等)、物理(跌打、损伤、水、火、雷、电、射线等)、化学(毒品、药物及其污染等)等毒。内毒包括了内伤情志,气血逆乱、痰湿之热毒、火毒、瘀血之毒、水湿之毒、尿毒、粪毒及饮食之毒。内外之毒,是最常见的主要致病的因素。2.3病证之毒《素问·生气通天论》曰:“膏梁厚味,足生大疔。”华陀在《中藏经》中说:“五疔者……蓄其毒邪,浸溃脏腑,久不摅散,始变为疔。”是说过食肥甘厚味,导致湿热蕴积,火毒内生,或邪毒久聚,蕴结不解,容易引发疔毒、疮毒、痈毒、疽毒、委中毒、脏毒等。所谓“五疔”,是指疔毒,还可分为面疔、手足疔、烂疔、红系疔五种。《
6、金匮要略》有关于阳毒、阴毒的症治:“阳毒为病,面赤斑斑如锦纹,咽喉痛,吐脓血”、“阴毒之为病,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进一步阐述了阳毒、阴毒之病的临床表现。中医《外科学》讲义对丹毒及其分类流火,赤游丹、内发丹毒,抱头火丹和类丹的证治分别作了论述。《诸病源候论·丹毒病诸候》更详尽的介绍了黑、白丹,赤丹等十多种丹毒的临床证候。吴鞠通还介绍了温毒的咽喉肿痛,耳前后肿,颊肿面正赤等病证之毒的证候。2.4药物之毒所谓药物之毒,是指中药药物的特性或毒性功效。《周礼》云:“聚毒药以供医事。”《素问·异法方宜论》曰:“其病在于内,其治宜毒。”
7、《内经》将中药分为大毒、常毒、小毒三种。《素问·五常政大论》云:“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表明古人以毒为药,以药为毒的认识是基本一致的。后世医家不乏其说。东汉郑玄註药之辛苦者,药之物恒多毒。“张子和说:”凡药皆有毒也,非止大毒、小毒为之毒。“《类经》云:”药以治病、因毒为能。“《景岳全书》又说:”本草所云某有毒,某无毒,余则不然之,而不知无药无毒也。“二张氏皆认为无药不毒,药以毒用。徐灵胎也极力倡导药毒论。运用中药药性治病有两种含义:一是应用中药的寒热温凉和辛甘酸苦咸之偏纠偏。如用寒、凉药清热泻火解毒;用温热药祛寒
8、温阳解毒,正如《内经》所说:”热者寒之,寒者热之“。二是用中药的毒性治病。对于某些顽症,用之恰当,往往取得良好效果。如乌头能祛寒、温中、止痛,对治疗风寒毒邪所致的顽痹效果很好。但如用之不慎,可引起舌强口麻,流涎呕吐,呼吸困难,心律异常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