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150678
大小:64.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0-27
《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综述与展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综述与展望经济学诺贝尔奖得主斯蒂格利茨曾经预言:中国的城镇化和美国的新技术革命将是21世纪带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引擎。近年来,随着中国城镇化不断持续地推进,到2012年我国城镇化率已超过50%,各大中小城镇规模迅速扩张,但传统城镇化在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诸多矛盾及问题:城镇化质量相对不高、城镇化与工业化不协调、二元制度下的“半城镇化”、土地财政主导下的“造城运动”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着我国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党十八大明确提出“新型城镇化”为今后我国城镇化发展释放了转型的新信号,并且随着国务院《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出台,新型城镇化
2、成为中国未来新的增长亮点,新型城镇化理论研究、实践探讨已成为我国城镇化研究领域的热点话题,其中地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城市规划学等多学科分别从各自的研究范式分析及解释了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鉴于此,论文试图从新型城镇化的内涵界定、指标构建、动力机制、发展模式、优化路径等5大方面进行相关研究文献的系统梳理,总结及揭示目前我国新型城镇化研究的主要特点,探讨及分析当前新型城镇化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不足,阐述及归纳未来我国新型城镇化研究的主要发展趋势,以期为我国新型城镇化的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及启示。1国内新型城镇化研究进展1.1新型城镇化内涵界定随着城镇化实践素材的不断丰富,出现了
3、“传统城镇化”、“特色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等新概念,新型城镇化是城镇化发展的新阶段,是特色城镇化适应发展阶段的新要求与全球经济变化新趋势的必然性选择。总体上,国内学者对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方向具有较为统一的认识,但对于其具体内涵的理解还存在一定的差异:牛文元认为新型城镇化是注重城乡一体化,注重集约发展、和谐发展,提升农民和城镇居民的生存、生活质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大中小城镇协调发展的道路;王发曾认为,新型城镇化包括外延扩张和内涵优化2个进程,并指出追求外延扩张与内涵优化和谐统一,是新型城镇化最本质特征;仇保兴则认为新型城镇化是从城市优先发展、高能耗、数量增长型、高
4、环境冲击型、放任式、少数人先富的城镇化向城乡协调发展、低能耗、质量提高型、低环境冲击型、集约式社会和谐的城镇化转型发展;倪鹏飞认为新型城镇化是以人口城镇化为核心内容,以信息化、农业产业化和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内涵增长”为发展方式,以“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为机制保障,走城乡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吴殿廷认为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本、注重质量、统筹城乡及绿色发展的城镇化发展道路另外,有些学者开始从文化资本理论视域、人本视角等对新型城镇化内涵及特征进行尝试性描述;还有学者对安徽、河南、江苏等地域的特色新型城镇化基本内涵进行了判读与解析。由于研究角度的差异,对新型城镇化概念的理解呈现出多样化特征,在
5、众多新型城镇化概念界定基础之上,新型城镇化在逻辑上是传统城镇化发展的自然结果,两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的时代背景、侧重点、发展模式、动力机制都有区别,但两者并不是泾渭分明,新型城镇化是对传统城镇化的发展扬弃(表1)。总体上传统城镇化概念更多地强调“硬件城镇化”,而新型城镇化将向“软件城镇化”转型;传统城镇化更多地强调“物的城镇化”,而新型城镇化更关注“人的城镇化”。因此新型城镇化内涵的基本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强调的是城镇内涵增长及其质量持续升级,是依托于新型工业化的发展,以现代新兴技术为主要动力,以城乡一体化和城市现代化为目标的可持续发展的集约型城镇化。国内外学
6、者从不同视角构建了城镇化研究的指标体系,目前还未形成一套统一的新型城镇化的评价指标体系,总体上新型城镇化更强调城镇化质量的全面提升,倡导从偏重数量规模增加向注重质量内涵的转型升级,不仅包括城镇面积、城镇人口比例提高,而且更要在产业结构调整、人的全面发展、城乡统筹发展、人居环境优化等多个方面实现从“乡”到“城”实质性的转变。当前国内学者对于新型城镇化的指标体系研究较典型的成果主要有:《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主要从城镇化水平、基本公共服务、基础设施、资源环境4个方面,选取18项指标构建城镇化指标体系,从国家指导层面给出了新型城镇化具体测算指标;闫海龙从人口、经济、社会、空间
7、、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城乡一体化7大子系统构建新型城镇化指标体系,并对新疆进行实证研究;赵永平从经济高效、结构优化、质量提升、就业充分、功能完善、城乡协调、环境友好、生态宜居等8个子目标构建新型城镇化的指标体系;孙长青从城镇化水平、经济发展、集约协调、民生改善、生态宜居等方面构建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理论及实践意义;张向东从经济发展、人口城镇化、生活方式、环境状态、城乡统筹5个方面构建新型城镇化的测度指标体系;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