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联盟企业间知识转移障碍及其消除一个文献综述

战略联盟企业间知识转移障碍及其消除一个文献综述

ID:22142558

大小:71.62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0-27

战略联盟企业间知识转移障碍及其消除一个文献综述_第1页
战略联盟企业间知识转移障碍及其消除一个文献综述_第2页
战略联盟企业间知识转移障碍及其消除一个文献综述_第3页
战略联盟企业间知识转移障碍及其消除一个文献综述_第4页
战略联盟企业间知识转移障碍及其消除一个文献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战略联盟企业间知识转移障碍及其消除一个文献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战略联盟企业间知识转移障碍及其消除一个文献综述[摘要]战略联盟企业间知识转移是企业获取知识的重要方式之一,但是,战略联盟企业间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使得成功的知识转移并不容易实现。从知识特征、伙伴特征及企业间冲突三个方面对战略联盟企业间知识转移的障碍因素进行综述,并从信任和联盟知识转移管理能力两方面讨论知识转移障碍的消除,希望能为战略联盟企业间知识转移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关键词]战略联盟知识知识转移综述[分类号]F273.71引言20世纪8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企业组建战略联盟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战略联盟已成为现代企业强化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与此同时

2、,随着基于知识观的企业理论将知识看作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战略联盟成为企业获取外部知识的重要组织形式之一,战略联盟企业间知识转移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笔者以strageticalliance、knowledgetransfer为主要检索词(同时也考虑与此主题相关的其他检索词)在EBSCO数据库中对1996年至2010年的文献进行检索,对所获得的文献进行阅读并剔除掉部分影响因子比较低的文献后,在」STOR、ScienceDirect等数据库中进一步扩展搜索,增加了部分与主题相关的文献,最终收集到文献46篇。通过对文献分析发现,国外学者研究的基本思路之

3、一是在分析战略联盟企业间知识转移障碍因素的基础上,考虑促进战略联盟企业间知识转移的对策,因此,本文从战略联盟企业间知识转移障碍及消除对策两个方面进行文献综述,希望能为战略联盟企业间知识转移进一■步研究提供一■定参考。2战略联盟知识转移障碍因素2.1知识特征对知识转移的影响知识的隐性特征源于Polanyi(1966年)对隐性知识的描述,即隐性知识是不能用语言表达的、直觉的、难以编码化的知识,Nonaka(2004年)进一步将隐性知识定义为特定情境的、难以表述的、个人化的知识。因此,与显性知识相比,战略联盟企业间的隐性知识转移更加困难。如Chen检验知识特

4、征、联盟特征和吸收能力对转移绩效的影响时发现知识的隐性程度决定了知识转移的难易,隐性知识在股权联盟中更容易转移,显性知识更容易在非股权联盟中转移;Becerra等发现隐性知识转移与伙伴间的可信赖感高度相关,需要通过伙伴间的更多的互动才能实现。但是,Simonin认为隐性对知识转移的影响并非直接的,模糊性在隐性和知识转移效果之间作为中介变量而存在,因此,现有研究对知识的隐性特征影响知识转移的认识还不够统一,还需要进一步结合具体情境进行研究。知识的模糊性阻碍了知识在企业之间的转移,提高了知识转移成本,已被认为是预测企业间知识转移效果的最重要的变量之一,Ra

5、ymond(2008年)等通过元分析发现模糊性对企业间知识转移的影响要大于企业内部知识转移;Simonin则认为隐性、专用性、复杂性、合作经验、伙伴知识保护、文化差距、组织距离等导致了知识的模糊性。因此,模糊性一般与复杂性和专用性同时存在。但是,复杂性和专用性并非直接影响知识转移结果,而是由模糊性在复杂性、专用性与知识转移效果之间作为中介变量,并且,两者对知识转移的影响均随着调节变量而变化:企业的合作能力可以降低复杂性,从而降低联盟中知识的模糊性;联盟存续时间则影响专用性,新联盟中的专业化知识容易导致知识的模糊性。因此,要想提高知识转移的效果,可以采取

6、合适的手段来降低知识的复杂性和专用性,比如通过提高企业的合作能力降低复杂性;通过与其他企业长时间合作降低专用性,最终达到提高知识转移效果的目标。2.2伙伴特征对知识转移的影响综述现有研究发现,由于战略联盟企业间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的影响,吸收能力、学习意图对知识转移既有正面影响,在一定的情境下也有负面影响;文化差距容易导致企业间的误解和冲突,对知识转移的影响主要是负面影响。2.2.1吸收能力Cohen和Levinthal(1990年)认为吸收能力是企业辨识新的、外部信息的价值并吸收、应用到商业中的能力。吸收能力对知识转移具有积极影响,因为吸收能力强的企业

7、能够更好地判断知识的价值,并•能够更好地理解、吸收所转移的知识。Cohen和Levinthal还认为企业的吸收能力与研发投入有关,很多学者在研究战略联盟企业间知识转移时则用知识重叠程度判断企业的吸收能力,如Mowery等用专利引用率来表示知识重叠程度,发现联盟前企业拥有的知识与转移的知识重叠对知识转移效果有正面影响;Lane和Lubatkin(1998年)发现基础知识的相似性与企业间学习效果正相关,知识重叠有利于知识接受者理解知识源企业的知识。但是,在最近的研究中,有学者认为吸收能力和知识转移的关系是倒U曲线,中等程度的知识重叠对于知识转移是最有效的,

8、因为知识重叠过少无法吸收知识,而重叠过多则会因为相似而失去协同效应。从这个研究结论出发,可以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