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步进电机同轴联接及驱动装置的设计

双步进电机同轴联接及驱动装置的设计

ID:22133132

大小:399.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7

双步进电机同轴联接及驱动装置的设计_第1页
双步进电机同轴联接及驱动装置的设计_第2页
双步进电机同轴联接及驱动装置的设计_第3页
双步进电机同轴联接及驱动装置的设计_第4页
双步进电机同轴联接及驱动装置的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双步进电机同轴联接及驱动装置的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双步进电机同轴联接及驱动装置的设计  并已成功的应用于步进电机遥控示教仪和单片机控制的仿真电梯中,该项设计已获国家专利。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该项技术也可推广到三个以上的多步进电机同轴联接及驱动中去。当一台较大功率的步进电机仍不能满足所要求的转矩和驱动功率时,该项创新技术的优点更为突出。  提出一种双步进电机同轴联接及驱动的创新设计方法并得到胜利应用。该相关技术已获中国国家专利,摘要:针对单个步进电机的转矩与驱动功率不足问题。本文给出了MCS-51单片机控制的硬件、软件设计实例。  0引言  单个步进电机不能满足

2、执行机构所要求的转矩,步进电机被广泛应用于机器人、机械手、打印机及智能仪器仪表中。某些使用过程中。且单片功率驱动器IC集成电路不能提供大转矩求的驱动功率。双步进电机同轴联接及驱动装置的创新技术胜利地解决了上述问题。  1步进电机及控制驱动原理  其特点是通过输入脉冲信号来进行控制,步进电机区别于其他控制电机。步进电机的驱动原理是通过它每相线圈中的电流的顺序切换来使电机作步进式旋转,每输入一个有规律的脉冲信号,步进电机就转动一个固定的角度,总转动角度由输入脉冲个数决定,步进电机的转速由脉冲信号频率决定。  则通

3、电次第为:本文中采用了北京微电机厂生产的SB-2P型步进电机(额定电压:-24V额定电流:0.2A额定步距:3°;相数:3相)步进电机的线圈绕组原理如图1所示。若以3相3拍方式工作。    一相绕组断电后另一相绕组才开始通电,这种3相3拍的通电次第在脉冲换接时.这样在电源换接时步进电机容易出现失步或在平衡位置发生振荡,定位精度不高。为了改善度进电机的运行性能,驱动方式采用3相双3拍或3相6拍方式。以3相双3拍方式工作的通电相序如表1所示。  2双步进电机同轴联接及驱动的构想  2.1双端轴、单端轴的双步进电机

4、同轴联接  图2为这种类型的双步进电机同轴联接的结构示意图。将两个步进电机同轴联接后,双端轴即每个步进电机的两个端面都有电机轴。可实现转矩的倍增。需要注意的要求必需采用同样型号、同样参数的相同步进电机,且电机轴必须同轴心。    可参照图3给出的结构示意图。对于单端轴双步进电机的同轴联接。    2.2双步进电机同轴联接的驱动  仅仅接上电源是不能满足工作要求,步进电机与其他交流电机不同。即使输入了脉冲信号,还必需连接相应的驱动器才干工作。要同时驱动两个同轴联接的步进电机,通常单片功率驱动器IC集成电路不能提

5、供大转矩所要求的驱动功率,为此,采用了多片驱动器IC层叠并联的技术。将多片同厂家、同型号、同参数、同批生产的驱动器IC芯片逐一层叠并联并按引脚号一一对应焊接而实现,可在不增加硬件电路板面积的基础上使驱动功率多倍增加。  3硬件软件设计实例  3.1硬件设计  分别对应连接到三片层叠并联的1413ICIN1IN2IN3通过反相驱动,图4为双步进电机同轴联接及驱动的硬件原理图。8051P1.0P1.1P1.2口输出控制步进电机的脉冲信号。OUT1OUT2OUT3分别对应连接到1#2#步进电机的φ1φ2φ3实现对双

6、步进电机的驱动。    本例中步进电机的每相额定电流为0.2A则两个步进电机的相额定电流为:0.2A2=0.4A1  由相关资料查得MC1413反相驱动器每级的较大电流为0.5A  故选同时驱动两个步进电机的相额定驱动电流为:0.2A22=0.8A2由于驱动器在使用时不能长时间工作在较大驱动电流状态。  一片MC1413反相驱动器(每级的较大电流为0.5A<0.8A不能满足对双步进电机同时驱动的要求,由上式(2可知。为了满足上述要求并留有较大余地,故采用三片1413IC层叠并联。  以保护步进电机和驱动器IC

7、不受损坏。R1--R3为限流电阻R4--R9为上拉电阻。MC1413IC中的二极管起到对步进电机线圈中的反电势的释放作用。  3.2软件设计  顺序启动后步进电机旋转256*3拍(768步)停止。顺序如下:下述程序采用MCS-51汇编语言顺序实现对两个同轴联接步进电机(双端轴)控制。    对于单端轴同轴联接双步进电机的控制,由表1可知。其软件控制程序不变,只需将其中一个步进电机的Bφ2Cφ3相进行相互对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