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与县域经济协调发展互动机制研究

新型城镇化与县域经济协调发展互动机制研究

ID:22128408

大小:5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7

新型城镇化与县域经济协调发展互动机制研究_第1页
新型城镇化与县域经济协调发展互动机制研究_第2页
新型城镇化与县域经济协调发展互动机制研究_第3页
新型城镇化与县域经济协调发展互动机制研究_第4页
新型城镇化与县域经济协调发展互动机制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型城镇化与县域经济协调发展互动机制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新型城镇化与县域经济协调发展互动机制研究  摘要: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的增加对于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城镇化和县域经济发展正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新型城镇支撑县域经济发展,同时,县域经济发展也为新型城镇化提供了动力。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县域经济;互动机制  自2007年开始,城镇化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也成为中国理论界研究的一个重点。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战略,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这为在新时期繁荣城乡经济、推动农业现代

2、化提供了重要的政策依据。县级行政区的人口构成基本以农村人口为主,同时承担着各项农村管理工作、发展农村经济的重任。要想使县域经济的竞争力不断增强,不断改善农村人口生活水平,就必须要正确认识和处理新型城镇化与县域经济发展的相互协调关系。  一、新型城镇化与县域经济的概念  对新型城镇化的理解可从人口的城镇化、地域的城镇化、经济活动的城镇化以及生活方式城镇化四个方面理解,人口的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城镇人口增加、比重逐渐提高,农村人口不断减少、比重不断降低,城镇数量不断增加的过程。地域的城镇化是城镇管辖的地

3、理范围不断扩大,传统意义上的农村地理范围逐渐纳入城镇地域空间的过程。经济活动的城镇化是人们的经济关系、经济活动以及生产方式愈来愈向城镇集中、产业聚集度不断提高的过程。生活方式的城镇化是指随着生活空间、社会角色、职业等的变化,原农村人口在行为方式、思想意识、道德素养方面向城镇居民学习、转变、融合的过程。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理论指导,全国一盘棋,各级政府要结合各地区实际特点,制订切实可行的城镇化建设政策,走集约、智能、绿色和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以人城市为依托,以中

4、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人的城市群,促进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推动城镇化发展山速度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  县域经济是中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它属于区域经济的范畴,是一个县(市)范围内各种经济关系、经济活动和经济总量的统称。具体说,县域经济是以中国行政区划中的行政县(市)为区域范围,以一级独立事权和财政为标志,以县、乡(镇)、村各经济资源优化配置为基本结构,通过双向反馈的人力流、资金流、物质流、信息流而显示出整体功能的经济系统。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对于巩固基础政权,繁荣地方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尤为重要。 

5、 二、新型城镇化与县域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  (一)县域经济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  1.县域经济发展是新型城镇化的基础。在中国,农业是县域经济最基础、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农业生产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最基本的物质基础,同时也能为工业生产提供原材料。县域经济发展壮大的过程,也必然是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业生产现代化、农民收入不断提高的过程。因此,要推动农村经济繁荣,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要以发展县域经济为基础。  2.县域经济发展是新型城镇化的根本动力和催化剂。中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发展经验已经表明,县域经济发展与

6、该地区城镇化水平息息相关。县域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带来区域内各种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一方面是各种生产要素向城镇集中,另一方面是生产的集中也会带来居住的集中。因此,县域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带来城镇化,也带动了城镇化。  3.县域经济第三产业的发展是农村城镇化的持续动力。随着县域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以及县域工业水平不断发展,客观上就要求第三产业快速发展,以满足各种生产性和生活性的配套服务需求。同时,这也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而随着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又会形成新的市场需求,由此,县域经济发展与城镇化建设

7、会进入一个良性的互动循环。  4.县域产业集群化是加快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支撑。首先,县域经济竞争力的提升源于各地特色经济的发展,这就需要各地集中优势资源,发展优势产业,而特色产业集群化是县域经济的必然选择,这样既可以增强县域经济的竞争力,又能够有效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由农村向城镇、工业园区转移,大大推进了城镇化进程。其次,县域产业集群化可以为新型城镇建设提供资金保证。再次,县域产业集群化有助于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实现农业规模效益。最后,县域产业集群化有助于推动人力资源素质的提高。  (二)新型城镇化对县域经济的影

8、响  1.新型城镇化推动县域经济增长。新型城镇化与工业化相结合,通过工业化将大量农村人口吸纳到城镇居住和就业,使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由原来相对分散走向集中,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各种生产资源向城镇聚集,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生产要素保障。同时,农村人口在向城镇的迁移致使农村人口减少,这又为农民集中耕种、土地流转、提高农业的资本和技术集约程度创造了有利条件。因此,新型城镇化建设既有力地促进着本城镇经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