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煤村庄就地重建技术应用

压煤村庄就地重建技术应用

ID:22127302

大小:58.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0-27

压煤村庄就地重建技术应用_第1页
压煤村庄就地重建技术应用_第2页
压煤村庄就地重建技术应用_第3页
压煤村庄就地重建技术应用_第4页
压煤村庄就地重建技术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压煤村庄就地重建技术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压煤村庄就地重建技术应用:大屯矿区地处华东平原,土地资源少,村庄密集,地表潜水位高,建筑物下压煤开采问题已成为制约煤矿企业发展的主要瓶颈,而在该矿区村庄搬迁开采是解放建筑物下煤炭资源的重要途径。为节约土地资源、解决搬迁村庄选址难问题,在采煤沉陷区研究及应用了抗采动变形技术,采取预垫高地基建抗变形结构楼房的方法,对压煤村庄实施就地重建,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环境效益。  关键词:采煤沉陷区;压煤村庄搬迁;抗采动变形技术;就地重建技术;高潜水位矿区  :TU712     :A     :1009-2374(2012)29-0030-04  大屯矿区地处华东平原,土地资源少,村庄密集,

2、地表潜水位高,村庄压煤量占矿区可利用储量区约30%,达2.47亿吨。随着矿井生产的不断发展,可正常开采的煤炭资源日趋减少,村庄压煤问题非常突出,已成为制约煤矿企业发展的主要瓶颈,而高潜水位矿区,村庄搬迁开采是解放建筑物下煤炭资源的主要途径。在大屯矿区实施压煤村庄搬迁,首先遇到的是压煤村庄异地搬迁选址非常困难,研究利用采煤沉陷区作为搬迁新址,应用抗采动变形技术对压煤村庄实施就地重建,可以解决这一难题。为实现高潜水位地区大型户群二层楼房下安全开采,进一步探索抗变形技术在抗变形结构楼房群中的应用,针对大屯矿区某矿西辅采区地质采矿条件,结合地下开采对地面建筑物的影响及本地区土地资源少的实际情况,充分

3、利用老村址作为建筑场址,采用矸石预垫高地基就地建抗变形结构楼房的方法,对张庙、后三里两个压煤村庄实施就地重建。村庄搬迁后,既解决了建筑物下压煤开采问题,延长了矿井服务年限,又改善了村民居住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实现了矿地共赢。  1 采区压煤概况  2 压煤村庄就地重建方案设计  对于土地资源较少、煤炭储量并不丰富的大屯矿区,若部分开采则煤炭资源回收率低,降低矿井的服务年限;若充填开采,则基本建设投资高,生产工艺复杂,生产成本高,在我国村庄下采煤尚无应用;若采用覆岩离层充填减沉技术,从目前国内应用情况看,还不能解决村庄下的采煤问题。而在高潜水位的采煤沉陷区,煤矸石回填造地用作建筑场址,既可

4、改善矿区环境,又符合国家土地复垦政策,同时我国抗变形建筑技术的应用已日趋成熟。就地重建搬迁压煤村庄,解决了村庄搬迁选址难的问题,村民不远离故土,方便生产生活,易被村民所接受,也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此,采用煤矸石回填预垫高地基建抗变形房屋,实施压煤村庄就地搬迁,是解决村庄下压煤问题的重要技术途径之一。  根据上述村庄下采煤技术途径分析,针对西辅采区的地质采矿条件、地下开采对村庄地表和建筑物的影响以及张庙、后三里村房屋等实际情况,表明在张庙、后三里两个村庄下采煤时,不能采取开采方法、岩层控制技术、建筑物保护技术的途径与方法进行村庄下开采。鉴于张庙村位于采区中央,采取异地搬迁重建,后三里村

5、位于采区西边部,采取抗变形技术实施就地重建,因两个自然村庄同隶属于一个居委会,规划两村合并成一个新村,新村全部建成二层抗变形结构楼房,平面呈庭院行列式布置。  3 建筑场址选择  选择新村址是村庄搬迁的关键工作,既要合理地采出煤炭资源,又要考虑新村址的地面标高、排水条件、交通情况、环境质量以及农民生产生活方便程度等因素。采用就地重建的技术进行村庄下采煤时,新村址应选择在采区开采产生的地表移动与变形较小的区域,以满足房屋抗变形技术的要求。高潜水位地区,以地表下沉指标为特征值,选在预计下沉值小于1.5m的区域,防止矸石地基长期经受水体侵蚀,而降低地基稳定性。根据采区开采沉陷预计下沉等值线图,在采

6、区边部地表最大下沉值小于1.5m的区域,避开地表变形较大区域,划出满足张庙、后三里两新村建设使用的区域约330亩,为使新村规划整齐,实际新址占地300亩,其中利用后三里老村址240亩,耕地60亩。  当西辅采区全部开采后,在新村址范围内,动态最大变形值为:地表下沉ax=1450mm,倾斜变形ìmax=10mm/m,水平变形大部分为εmax=10mm/m,局部达到εmax=12.0mm/m,达到《“三下”采煤规程》规定的Ⅲ~Ⅳ级损坏等级。从整个新村址受开采影响程度来看,有70%的区域仅受到建筑物Ⅰ级损坏的地表变形影响,20%的区:大屯矿区地处华东平原,土地资源少,村庄密集,地表潜水位高,建筑物

7、下压煤开采问题已成为制约煤矿企业发展的主要瓶颈,而在该矿区村庄搬迁开采是解放建筑物下煤炭资源的重要途径。为节约土地资源、解决搬迁村庄选址难问题,在采煤沉陷区研究及应用了抗采动变形技术,采取预垫高地基建抗变形结构楼房的方法,对压煤村庄实施就地重建,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环境效益。  关键词:采煤沉陷区;压煤村庄搬迁;抗采动变形技术;就地重建技术;高潜水位矿区  :TU712     :A     :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