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121862
大小:57.93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7
《新时期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探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新时期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探索[摘要]目前,紧张的就业形式也对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也应该积极顺应当前的就业形势,与时俱进,不断地查找新问题,探索新路径,总结新方法,在紧张的就业形式下促进和保障大学生就业。[关键词]新时期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1.就业指导课缺乏实效性。目前,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高校都开设了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通过课堂教学的方式为大学生进行择业、就业和创业方面知识、方法和技巧的讲授,授课教师由专门负责就业的资深教师、专家或符合条件的一线学生辅导员来担任。经过多年
2、实践经验的摸索,已经形成了理论体系,并且在指导实践的过程中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学生们对该门课程的反映却不尽一致。经调查发现,大多数同学都认为这门课程很重要,然而却仅有一少部分同学喜欢上这门课程,极少数学生认为这门课程对自己择业就业的帮助很大。2.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存在误区。第一,被动等待。找工作普遍存在着惰性,“等”、“靠”的现象较多,不愿主动地走出去,对自主择业难以适应,更少有大学生能自主创业。许多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缺乏职业规划,被动就业,多数等着学校推荐、用人单位上门选拔、家长四处活动,而就业主体缺乏主动性,贻误了许多良好的机会。第二,“一次就业定终身”的传统观念。认为只有
3、“稳定、体面、高收入”的工作才算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工作”,观念上无法适应现今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上岗、人才流动和再就业的普遍现象。第三,盲目择业观。部分毕业生认为求职过程就是简单地递交一份简历,然后回答用人单位的几个问题,就万事大吉。他们不进行市场调查,不问用人单位的要求,也不了解自已的兴趣、爱好与特长,人云亦云,盲目地进行择业。1.就业困难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较差,缺乏竞争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目前的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具体,不同的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素质也有不同的要求。如学校、银行等事业单位对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有较高要求,一般应为中共党员;外企则对性格
4、有特殊要求,一般应性格开朗,并且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有的单位还对学生的技能有特殊要求,如英语、计算机达到相应的等级水平等等。另外,社会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道德品质修养、敬业精神、创新意识、专业技术水平、适应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等。而在工作中我们发现,就业困难的学生恰恰欠缺这些方面的综合素质。他们中大多没有明确的职业理想或职业定位,自我认知不合理,对就业形势与要求分析不够,没有担任学生干部的经历,学习成绩和综、针对以上问题合能力等方面都表现出较弱的竞争力。的解决方法探索1.开拓新思路,强化就业指导课的实效性第一,创新就业指导课的课堂教学的形式,突出实践性开展多种形式
5、的课堂互动活动,如采用模拟招聘、企业调查研究、观摩实践、搜集并分析案例等形式,带学生模拟经历找工作的过程。对大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职业倾向测试、求职能力的培养训练以及健康心理养成教育等诸多方面的指导。第二,将就业指导课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提高专业针对性。聘请就业指导教师、学者、企业家、专业教师与学生辅导员共同完成就业指导课的授课任务。将课程分成若干模块,从不同角度进行系统的、有步骤的指导。第三,培养专业化教师队伍,全程服务大学生就业,不仅局限于课程本身,而是体现常年性、持续性。有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就业指导工作值得我们借鉴。如香港各高校一般设有学生就业辅导委员会,下设学生辅导处
6、,专门为毕业生提供职业选择及有关就业过程中的一般事务等方面的服务。2.加强就业指导,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就业观。第一,培养科学的价值观。要在择业过程中,并不仅仅把眼光局限于高职位、高薪水和多机会,而应该把眼光更多地放在选择对象的潜力和发展空间上,以有利于获取更多的工作经验、有利于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有利于发挥个人特长为择业标准进行综合考虑。目前,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一些欠发达地区对人才的需求大大增加。我们要教育毕业生继承和弘扬“志在四方”的精神,响应时代的召唤,以祖国和人发需要为志愿,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去创造人生的崇高价值。第二,培养艰苦奋斗,主动参与竞争的意
7、识。艰苦奋斗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优良传统,“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是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之一。要培养大学生“实干”精神,牢记艰苦奋斗的训条,积极投身于市场竞争当中。同时,毕业生还应该主动走出去,拓宽自身就业途径和信息渠道,积极主动地去寻找就业机会,依靠自身努力来争取更好的就业岗位。第三,做好毕业生就业的心理疏导,帮助毕业生保持良好的择业心态。应教育学生打破传统观念,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先生存、后发展”的观念,正确看待人生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和矛盾,立足现实放眼未来。指导大学生学会自我调节,提高心理承受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