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意人物中古今画家“用水”技法研究

写意人物中古今画家“用水”技法研究

ID:22120156

大小:5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7

写意人物中古今画家“用水”技法研究_第1页
写意人物中古今画家“用水”技法研究_第2页
写意人物中古今画家“用水”技法研究_第3页
写意人物中古今画家“用水”技法研究_第4页
写意人物中古今画家“用水”技法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写意人物中古今画家“用水”技法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写意人物中古今画家“用水”技法研究:文章就写意人物画中古今画家在“用水”方面的技法总结分析以期探讨水墨人物画中水的种种表现力,指出人物画中笔墨表现力的发展其实一直与“用水”技法的演变过程息息相关。  关键词:写意人物;水墨画;“用水”技法  :J211.6:A:1005-5312(2011)32-0183-02    纵观中国画技法的发展史,先是笔法的成熟,发展到唐宋时期逐渐转化为对墨法的重视。元朝宣纸的出现更加速了画家对水与墨的探索。经过明清两代画家的努力,到了扬州八怪时期,水墨人物画已经走向成熟。近代以来,画家愈发发现了水的重要性,无数有成就

2、的画家都在“用水”技法上颇有造诣。自古至今,笔墨作合生动正是因为擅于用水,“用水”技法的演变与水墨人物画笔墨表现力的发展过程一直是息息相关的。  一、枯润浓淡巧在用水  “水晕墨章”的墨法的出现使得“水”有了用武之地,水墨画家们也渐渐意识到“用水”与“用笔”、“用墨”及画面气息、氛围有着难以割舍的关系。石恪便是将“水晕墨章”之法从山水画上引用到人物画上,将“用水”技法融入了“笔法”,形成另一种既不同于工笔重彩也不同于“白描”,较之单纯依靠线描更能增强画面的浑厚生动效果的独特风格。  石恪,字子专,四川成都人。《宣和画谱》说他“喜滑稽,尚谈辩。工画

3、道释人物,初师张南本,技进,益纵逸不守绳墨,气韵思致,过南本远甚。”石恪的真迹流传下来的极少,就目前所知只有《六祖调心图》,此画用含水较多的清淡的细线条勾画“六祖”面部及手脚,紧凑又从容,紧紧把握住了六祖“调心”时的那种静默虔诚的内心修养的微妙神状。绘画衣纹时侧锋、中锋兼用,加大了画笔的含水量,加快了运笔的速度,加强了运笔的力度,浓重有力的粗笔压擦与面部手部皮肤及衣袍的清淡渲染形成对比,笔的控水量时收时放,时而笔纵墨饱、水墨淋漓,时而温润缓和,既和谐从容又显得泼辣豪放,挥洒自如。整个人物形象的构成,既以变化多端的线描为骨干,又笔中有墨,墨中有笔,

4、浓淡相间,干湿结合,对笔中水分的准确控制,成功的以墨代色,呈现出黑、白、灰丰富的墨色效果。加之空无一物的背景处理,突出表现这种在特定情境中的精神状态。因此,这件笔简意赅的传神之作,表明了石恪在水墨写意的“减笔人物”画创作上取得的高度艺术成就。  二、恣意挥洒彰显水墨魅力  在宋代研究“用水”与“墨法”之间关系而取得卓越成绩的画家当属梁楷了。他的写意人物代表作《泼墨仙人图》,全幅高48.7厘米,宽27.7厘米,画幅虽然不大,但给人感觉气势逼人,具有强大的视觉张力。画面中人物面部夸张了额部压缩了五官的正常距离,用精阔的笔势和饱满的水墨,泼洒般的刷出衣

5、服褶皱的形态,,一气呵成,畅快淋漓。与《六祖调心图》有相似之处是,人物面部寥寥数笔,皆以水饱墨淡的清润线条勾勒,绝妙地表现了仙人面部沉醉且诙谐畅然、不屑凡俗的精神状态。所不同的是,《泼墨仙人图》更加饱满而清透、粗阔而有致。摒弃白描,重视用墨的画法并非易事,即使笔中含水不多,控制不当,亦可能会成为干涩的飞白或是笔落纸后化开流溢,成为一团墨水;画笔含水很多,速度笔力控制不好,同样也易渗开,笔不达意,成为墨猪。所以水墨淋漓的效果单单大胆用水是远远不够的,关键在于掌握火候,梁楷能敏锐地将“水”与“墨”、时间、笔力配合的恰到好处,加之过人的胆略与气魄,将水

6、墨效果的偶然和随意性一览无遗的展现在敏感的宣纸上,表现仙人衣裤的笔触极其自由和畅快,以简至极限的笔墨,倾注了画家的情感,充分传达出了人物形象的精神。  三、水墨淋漓相破相生  在探索“用水”技法与“墨法”关系上作出卓越贡献的还有任伯年。《寒酸尉像》是任伯年为吴昌硕画的多幅肖像中最成功的一幅,也是体现其“用水”技法最具魅力的一幅。淡墨勾勒脸部,稍加皴擦,人物脸部神采奕奕。任伯年善用湿笔,长袍马褂则用色墨即兴写来,上衣的绘画基本是水破墨、墨破水的技法,控制水量,确定用水的位置和时机,掌握水势的方向,及时捕捉瞬间的水墨痕迹。马褂采用没骨法一气呵成。大胆

7、地用水调墨,捕捉时机,随机应变是整幅画的关键,它打破了绝大多数传统人物画中勾线敷色的固定结构,结合了西方水彩画法与水墨画中水破墨,墨破水的画法,水与墨在纸上冲撞,墨色随之化开,形成了变化多端的动人色阶。在水的作用下,或挤或让,自然地形成了衣袍的褶皱与外轮廓,与梁楷的《泼墨仙人图》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不同的是,《泼墨仙人图》的是纯水墨,较之《寒酸尉像》笔触更大,有一股排山倒海的气势,后者更讲究在大的水墨挥洒的方式中,水与墨形成的细致丰富的变化。而这种效果产生的原因正是因为水冲击浓墨,使之四溢,并在湿纸上再着墨的效果,继而墨色清润又透明,有一种“积雨初

8、霁,晴气欲暄”的效果。基于任伯年对水分与颜色的调控,他的点、线、色块、破墨都是色滋墨润,铿锵有力,清新淡雅而不失艳丽的,从而成就了任伯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