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常用技巧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常用技巧

ID:22118151

大小:5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7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常用技巧_第1页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常用技巧_第2页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常用技巧_第3页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常用技巧_第4页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常用技巧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常用技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常用技巧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会出现一个例题不能将学生说懂的情况,需要教师即兴再出一道或几道类似的题目加以说明。如果教师不能熟练地掌握解决此类题的技巧,教学时就没有了底气,不想再出题,只是将原题重复讲一遍,结果学生还是一知半解,影响学生掌握知识的进程。这就要求我们做教师的平时要博学善思,多掌握一些题型的解题技巧,即使不用笔解答,也能知道结果。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传授知识时驾驭课堂,释疑知识时游忍有余,梳理知识时高瞻远瞩,运用知识时信手拈来。  本文介绍几个常用的教学技巧,供同行们参考。

2、  1、一个合数的约数有多少个?  教师在判断学生写出合数的约数个数全不全时,如果不能掌握判断的技巧,只好用列举的方法解决,这样不仅麻烦,而且容易遗漏。如果教师有这方面的本领,就能快速作出判断。  方法是:先将此合数分解质因数,然后将每个质因数的最高次幂加1后相乘,积是多少,这个合数的约数个数就是多少。如:360=2×2×2×3×3×5=23×32×51,则它的约数个数是(31)×(21)×(11)=24(个)(其中缘由这里不加证明,下同)。  2、一个分数化成小数后可能是什么样的情况? 

3、 学生在学习分数化小数时,由于受年龄和知识面的限制,经常出错,教师应指导学生掌握以下的技巧。  首先将这个分数化为最简分数,然后把这个最简分数的分母分解质因数,再根据分解的质因数的情况判断:  (1)如果不含有2和5以外的质因数,则一定可以化为有限小数,且小数的位数等于质因数中2或5的最高次数。如740的分母40=23×5,则740可化为有限小数,小数的位数是3位。  (2)如果只含有2和5以外的质因数,则一定可化为纯循环小数,循环节的位数不会超过这个分母的最大质因数减1。如739的分母39=3

4、×13,不含有2或5,则739可化为纯循环小数,循环节的位数不超过(13-1=12)位。  (3)如果既含有2或5的质因数,又含有其它质因数,则化成后的小数必定是混循环数。不循环部分的位数是质因数中2或5的最高次数;接下去的循环节的位数不超过这个分母的最大质因数。如1342的分母42=2×3×7,则1342可化为混循环小数,不循环的部分有一位,第二位开始循环,且循环节的位数不超过6位。  3、n条边的多边形至少能分成多少个三角形?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教科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26页"认识

5、图形"的练习中就有这样的问题(题如下),习题中出现的多边形最多虽然只有六边形,但我们教师不能只以这六边形为限,往往会让学生去画七边形、八边形,甚至更多边形中的三角形。判断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如果是n边形,它最少能分成(n-2)个三角形。    4、将一条线段分成若干小段,其中有多少条线段?  数一条总线段中有几条线段,这类题是人们常常用来培养和考查学生有序思考的。计算的方法是:一条线段中有n个空挡,那么,就有n(n-1)(n-2)(n-3)……1条线段。    5、在n×m个小正方形中画一条直线,最

6、多可以穿过多少个小正方形?  解决此题的主要目的是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增强学生探索规律的能力,从而使所掌握的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发挥作用。如:怎样铺设一条电力线路,使尽可能多的小区受益(即成本低,效益高)?    最多可以穿越(nm-1)个小正方形。如上图,在5×4的小正方形中,画一条直线,最多可以穿越54-1=8(个)小正方形。  6、将两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扩大多少倍后,能在两个分数的中间插入多少分母(分子)的分数,且使所插入的分别大于一个小于另一个?  ⑴分母(或分子)相同,分母(或分

7、子)相差m,分子、分母扩大n倍后,则能插入(nm-1)个。    ⑵分子、分母都不同的情况,可先通分子(分母),再用上述方法进行。  当然,还可以反过来用,即由分子(分母)相同与分母(或分子)相差几,再根据要插入的个数,确定两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扩大多少倍后正好能插入要求插入的个数。  7、摆(画)几个连续图案,需要(画)多少根(多少条)小棒(线段)?    方法:(x-1)×n1。其中x表示单个图形的边数,n连续图形的个数。即用单个图形的边数减的差乘单个图形的个数再加1,就是小棒(线段)的根

8、数(条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