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课件

水调歌头课件

ID:22106970

大小:424.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10-19

水调歌头课件_第1页
水调歌头课件_第2页
水调歌头课件_第3页
水调歌头课件_第4页
水调歌头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水调歌头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水调歌头苏轼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后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等,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北还后第二年病死常州。南宋时追谥文忠。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传诵甚广。题解及写作背景:题解:水调歌头,

2、是词牌名。相传隋炀帝开汴河时曾制《水调歌》。唐代演变为宫廷乐舞的“大曲”。截取大曲《水调》开头的一段,另填新词,因而得名。写作背景:序言中,透露了写作本词的时间和目的。丙辰年(即1076年)中秋,当时41岁的苏轼任密州太守,政治上失意,苏轼的弟弟子由被贬谪到离苏轼数百公里的山东济南,兄弟六七年没有见面。望月思亲,心情抑郁惆怅。一、给标出的字注音:宫阙()琼楼()绮户()婵娟()不胜寒()丙辰()quèqióngqǐchánshèngchén二、解释下列词语:把:不胜寒:无眠:何似:婵娟:持朱红的楼阁禁不住雕花的窗户难以成眠的人,这里指作者哪里

3、象是月宫里的嫦娥,这里指明月朱阁:绮户: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朗读欣赏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朗读诗词速度要慢一些,一边读一边品味,使作品中的形象在自己头

4、脑中浮现出来。要读准字音,读清句逗,划分节奏,韵脚要读出延长音。如:诵读全词并根据课下注释讨论理解诗词大意。1、词前小序可否去掉?其作用是什么?2、词的上、下阙各写什么?怎样联系起来的?3、哪些是实景?哪些是虚景?品味词句,体会诗情不能去掉,因为词前小序中,“中秋”、“兼怀子由”,透露了写作本词的时间和缘由。上阙写景,表达作者想超脱又眷恋人间的矛盾心情。下阙抒情,抒发作者的思念之情和他的乐观旷达联系: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实景:明月、酒、青天、风、清影、朱阁、绮户;虚景:宫阙、琼楼玉宇4、在这首词中你最喜欢哪一句?说说喜欢的理由。5、作者对人生的

5、感悟表现在哪些词句上?6、哪句话抒发了作者对亲人的思念和祝愿?7、这首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品味词句,体会诗情自由发言,领会词意,词人的感情。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作者在词中问天,实际是在问人生,抒发对人生的感慨,反映了作者政治上失意,幻想超然物外,但积极的处世态度终于战胜了消极“遁世”的念头,表现了他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25水调歌头苏轼上阙:下阙:望月(写景)怀人(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欣赏古词的方法第一步:初读全词,感知内容。第二步:联想想象,感悟情境。第三步:品味探究,体会诗情。江畔何

6、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张若虚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李白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积累名句古人苏轼以月抒怀,表达心中的郁闷和对亲人的思念,今天面对明月你会想到什么?发挥你的想象,写下你的感受。布置作业谢谢光临指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