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102454
大小:62.6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27
《物质量教学疑难问题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物质量教学疑难问题探究摘要:“物质的量”贯穿于整个高中化学的教学过程,很多学生对这一工具型知识的学习显得困难,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以旧促新、概括总结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对比分析各知识点的内涵,帮助学生理清概念之间的联系,正确进行应用。关键词:物质的量;教学;疑难问题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437(2012)02-0124-01中学化学课程标准指出“重视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使学生清楚地、准确地理解化学基本概念,对学好化学十分重要”。布鲁纳在《教学过程》中指出:“教学一门课程,应反复地回到这些基本概念,以这些基本概念为基础,直至学生掌握了与这些概念相伴随的完
2、全形式的体系为止。”[1]教师应精心设计思考题进行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在练习中培养学生的比较、归纳、分析、综合、推理、判断等能力,引导学生正确运用基本概念。“物质的量”是学生中学阶段学习的一个重要的物理量,涉及物质的量、摩尔、摩尔质量、物质的量浓度、气体摩尔体积等贯穿于化学课程的重要概念。许多学生在初学本部分内容时,不能较好地理解和运用其中的新概念,遇到相关内容时,难以下手。教师有必要分析学生学习知识时存在的问题,结合学生实际找出较好的教学方法,突破“物质的量”这一难点。下面谈谈“物质的量”教学中面临的疑难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方法。一、明确七个基本概念及单位教师在讲解基本概念时应注重学生在初中
3、阶段的已有知识进行教学,并对比各物理量的区别与联系。二、区分八对关系教师在讲解时应引导学生对比区分一些容易混淆的基本概念。如下罗列、解析了8对易混淆的关系:1.物质的量和摩尔物质的量:国际单位制中的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四个字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开;不能说“硫酸的量”,而应该说“硫酸的物质的量”。摩尔:不是质量单位,也不是数量单位,是“物质的量”这个物理量的单位。2.阿佛加德罗常数的理论值与实验值阿佛加德罗常数的理论值是一个十分严谨精确的科学定义,定义是l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即为0.012kgl2C中所含有的原子数目,是一个准确值,无误差之意。常用“NA”表示。而实验值是一个用实验方法测出
4、的实验数值。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测定的数值将日益精确。通常使用的是6.02X1023这个近似值。3.lmol物质的质量和物质的摩尔质量摩尔质量是一个物理量,是单位物质的量(lmol)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符号为M,单位为g/mol。如C02的摩尔质量为44g/mol。而“lmol物质的质量”的中心在“质量”上,例如lmolC02的质量为44go1.摩尔质量和化学式式量物质的摩尔质量与其化学式式量或相对原子质量仅仅是在数值上相等,如:lmol任何原子或单核离子的质量以克为单位时,数值上等于它的相对原子质量,如M(0)=16g/mol;M(Cl)=35.5g/mol;M(C1-)=35.5g/
5、mol0lmol任何分子的质量以克为单位时,在数值上等于它的相对分子质量,如硫酸的摩尔质量为98g/mol。lmol任何原子团的质量以克为单位时,在数值上等于构成该原子团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M(0H_)=17g/molo2.中文名称与化学式使用摩尔表示物质的量时必须使用化学式指明粒子的种类,而不能使用该粒子的中文名称。基本格式是:xmol+粒子符号,如:0.5molH2;3.4molNa+。虽然氢原子与H,氧气与02,氢氧根与0H等有着相同的化学意义,但在使用时应该遵循规则,不可想当然地乱用。3.不同的物理量与相应单位的对应关系及表迗方式如“lmolH2S04是98g”应改为“lmol
6、H2S04的质量是98g”。“36gH20是2mol”应改为“36gH20的物质的量为2mol”o1.溶质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溶质质量分数以溶质的质量和溶液的质量之比表示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关系,符号为w,以百分数表示;后者是以单位体积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符号CB,单位为mol/L。2.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与配制一定质量分数溶液中溶剂量的确定方法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不需要确定溶剂的量(无论是质量还是体积!),只要配制时对容量瓶定容即可;而后者则需要求出溶剂的质量或再折算成体积。根据知识的正迁移原理,已有的知识技能对新学习的知识技能发生积极影响,起到
7、促进作用。在实际的概念教学中,通过指导学生复习已知概念,能够使学生很好地理解新概念。[2]例如,在讲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时候,可以先引导学生复习有关溶液的浓度和质量百分比浓度的概念,并指出质量百分比浓度只是溶液浓度的方法之一。这样做学生既复习了已经学过的概念,又为学习新概念做好准备,将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参考文献:[1]布鲁纳(J.S.Bruner).教学过程.1960.[2]范杰.中学化学教学法与实验研究[M].北京:高等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