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小城镇规划特色

山地小城镇规划特色

ID:22089484

大小:57.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7

山地小城镇规划特色 _第1页
山地小城镇规划特色 _第2页
山地小城镇规划特色 _第3页
山地小城镇规划特色 _第4页
山地小城镇规划特色 _第5页
资源描述:

《山地小城镇规划特色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山地小城镇规划特色“发展小城镇推进城镇化”是中共中央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战略方针。2000年6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对进一步搞好小城镇建设工作又做了全面的部署。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到2020年城镇化率超过50%。可以说,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时机己经成熟。本文拟结合中阳县暖泉镇建设规划编制及小城镇发展的特点,阐释如何突出山地小城镇规划特色。1规划区现状1.1区位和人口中阳县暖泉镇位于山西省吕梁地区西部、黄河东岸,地处中阳、柳林、石楼三县交界处(见图1),区位条件使暖泉镇成为该区域最重要的城慎

2、是吕梁与晋南往来的交通要道,但目前交通不很暖泉镇位于丘陵山区,暖泉河流过镇区,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良好,镇区内没有工业企业,属于纯农业区,土层较厚,地表黄土湿陷性较强,土壤月巴沃,素有“米粮之川”之称,是著名的无污染粮食生产基地。镇区河床地带较平坦,地质构造简单地下水丰富,流向由东北向西南,四季分明,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1.3历史和文化暖泉镇历史悠久,因暖泉村周围有多股泉水涌出,故取名“百泉村”,又因泉水系温泉,冬不结/冰自清代改名为“暖泉”,独特的地理位置使该镇成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抗战时期中阳县政府曾驻此地。镇区中部有一初具规

3、模的集贸批发市场,沿街有众多零售商店、餐馆、酒楼,商贸业较发达。镇内有不少古迹景观,主要有牛尾巴河处的百泉、南山铁佛寺和龙王庙等,目前中阳县和暖泉镇政府已决定依托牛尾巴河开发“温泉之川”旅游区。1.4镇区建设镇区现状发展呈东西向带状发展格局,现状建设用地主要由居住、公共建筑等用地组成,四周结合退耕还林,种草、种树,扩大绿地面积。镇区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基础设施薄弱,街道布置不整齐,沿街建筑档次低,镇区整体形象不突出;居住区布置零乱,宅基地利用率较低,占地指标较大;居住环境意识差,生活区脏、乱、差,卫生死角较多;缺乏对自然景观的

4、保护和利用。1.经济状况由于暖泉镇地处三县交界处,商业贸易较发达,近年来通过多渠道的投资和改造,逐步成为具有较强吸引力和辐射力的区域性商贸中心集慎促进了当地农产品的流通,増加了居民收入。2规划构思2.1删目标综合暖泉镇区位以及未曾开发的自然资源和人文优势,把镇区发展目标确定为:以奔小康为目标,充分发挥潜在的旅游资源优势,逐步将暖泉镇发展成为商贸及旅游业发达、文化繁荣、生态环境优美、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吕梁山区富镇、名镇。根据村镇体系职能结构规划,把镇区性质确定为:全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发展商贸、旅游为主一步扩大镇区规模,20

5、20年人口规模确定为2.5万人,用地规模为215.8hm2。2.2形象特色塑造2.2.1顺应地势规划道路系统暖泉镇位于暖泉河畔,镇区内高差较大,北山脚下几条较大的山沟直通镇区,镇区南界为暖泉河,根据地理位置特点,确定其道路系统规划原则为:改河、筑路、修坝相结合,顺应原有地势的起伏变化,依山就势、随弯就直布置道路系统;利用原有路X基础,改造原有道路,以减少对原有环境的破坏,使工程量达到最小,从而降低工程成本;防洪与修坝相结合,砌筑防洪堤坝,坝外形成道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排洪、泄洪相结合,泄洪涵洞顶布置街道。根据道路规划原则,将

6、暖泉镇规划为三横六纵方格X状结构:改河修坝,形成暖1路;改造原有东西主干街道为暖2路;沿北山脚顺地势规划暖3路;顺延北山沟规划六条南北街道(见图2)。2.2.2规划建设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绿地系统,体现产业特色依据镇区的自然地形地貌和植被条件,结合改河修坝、退耕还林、产业结构调整,规划建设要保证绿地数量指标和实现绿色质量标准,达到绿地系统元素多元化、绿地系统结构X络化、绿地系统功能生态化和合理化,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园林绿化系统。规划保护牛尾巴河处的百股温泉流出的自然原貌,综合治理周围环境,维护和修缮铁佛寺、龙王庙等旅游景点,逐

7、步建成“温泉之川”旅游胜地,形成人文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实现保护镇区中心规划两个中心广场,广场以绿地为基础,种植一些体现地方特色的树木、花草;新建居住区规划中心绿地,保护原有庭院绿化,达到绿色点缀镇区的效果。镇区三横六纵主干街道两旁,种植一些四季常青树木,形成林荫大道,沿暖泉河的暖3路,绿化和隔离相结合,根据地形规划小块绿地,合理种草、种树,形成绿化防护带,相互交叉的绿色干道走廊,把镇区自然地分割成几个组团。合理规划大地绿化系统,使镇区内外绿地系统有机结合;镇区南山铁佛寺周围以种植四季常青的松树为主,将铁佛寺建设成为风景林地;南北

8、坡地,以经济林核桃树、枣树为主,坡度较小的山地,种植土豆、蔬菜及其它农作物,形成大片连续的城郊绿地,改善镇区和城镇边缘的整体生态环境;镇区外围大片无污染肥沃山地为产粮区,结合产业结构调整,体现当地产业特点,科学种植高效玉米、谷子、大豆等优质、高产小杂粮,使暖泉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