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070108
大小:60.07 KB
页数:29页
时间:2018-10-27
《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点归纳总结岳麓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一、农业的起源1、产生:原是农业经历了从采集经济向种植经济的发展。2、特征:(1)区域差别:农耕经济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出现,有地域差别。(2)作物结构:北方(黄河流域)以生产粟麦为主,南方(长江流域)以生产水稻为主。中国是最早种植粟和水稻的国家之一。(3)产业结构: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二、农业的发展1、生产工具:用途时代主要生产工具耕作方式生产模式农耕工具商周以前石斧、石铲、木耒、骨耜、石镰刀耕火种原始粗放商周时期以耒、耜为主,出现少量青铜工具石器锄耕春秋战国铁农具、牛耕铁犁牛耕精耕细作汉代犁壁、牛耕推广唐代曲辕犁灌溉工具东汉翻车(人
2、力)隋唐筒车(水力)*曲辕犁可以调节犁耕深浅,适应各种土地的精耕细作,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基本定型。2、生产关系的发展:奴隶制集体劳作(与井田制相适应)→个体农耕、男耕女织(与封建私有制相结合)。3、水利工程的完善:(1)春秋时期:楚国的芍陂;(2)战国时期:秦国的都江堰、郑国渠;(3)西汉:漕渠;(4)西汉王景治理黄河、新疆地区的坎儿井三、全面理解小农经济1、出现原因: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主要是指铁犁牛耕)的进步,私有土地的出现。2、产生时间:春秋时期3、经营模式:以家庭为单位经营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294、地位:小农经济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中国
3、封建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5、小农经济的特点:(1)分散性。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2)封闭性。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极少交换;(3)落后性。生产工具相对简单,生产技术长期不变,心理状态容易满足。(4)脆弱性。生产规模小,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差。6、影响小农经济发展的因素:(1)有利因素:A生产力因素:铁犁牛耕的普及,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生产技术的进步;B生产关系因素:农民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和生产自主权,具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C自身的动力:农民努力提高耕作技术和产量,促使农业向精耕细作发展;D政府政策因素:政府重农抑商,扶植小农经济。(2)不利因素:规模小,条
4、件简陋,缺乏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自己自足的自然形态阻碍了农业的扩大再生产;封建统治的腐朽、剥削沉重和社会动荡。7、评价:(1)优点:小农经济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在社会稳定的情况下,农民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2)弊端:狭小的生产规模和简单的性别分工,使它很难扩大再生产,在封建社会后期,随着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小农经济逐渐成为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因素。(3)地位:小农经济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中国封建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第2课、中国古代土地制度一、奴隶社会的土地制度——井田制1、演变:始于商朝,盛于西周,瓦解于春秋,废除于战国2、性质
5、:国家公有名义下的贵族土地所有制。周王将土地层层分封给各级贵族。井田制中的“公田”为贵族占有,由庶民和奴隶集体耕种,“私田”为劳动者的份田,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3、瓦解:①原因:A根本原因:铁器牛耕的出现和推广,使生产力得到发展;B直接原因:各诸侯国的税制改革,承认土地私有(如:齐国的“相地而衰征”;鲁国的“初税亩”)。②表现:“公田”被抛荒,“私田”成为使用者的私有土地;“公田”和“私田”界限被打破,一律按土地好坏纳税。4、瓦解的标志:商鞅变法,从法律上废除井田制。私田私田私田私田公田私田私田私田私田*井田制=公田+私田29二、封建土地私有制1、形式:(1)君主私有土地:
6、指宫廷有关部门掌握的土地,其收入用于君主私人开支。(2)自耕农私有土地:土地规模小,只限于一家人自己耕种。(3)地主私有土地:土地私有制的主要形式。地主土地来源:“公田”转化为“私田”;军功赏赐;土地兼并。2、发展:(1)汉代:土地兼并严重。(2)北魏:颁布均田制限制土地兼并。(3)宋代:田制不立、不抑兼并,两极分化加剧。(4)明清:皇帝带头兼并土地,土地兼并普遍化,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3、危害:国家赋税减少,社会矛盾激化、动荡不安。*均田制(属于土地国有制):(1)时间:北魏、隋朝、唐朝前期;(2)目的:限制土地高度集中,保护自耕农。(3)内容:按性别和年龄把国家控制的土地
7、分给农民耕种,大部分土地不准许买卖,授田农民必须向国家缴纳租税,并服徭役和兵役。(4)均田制为什么没能解决土地兼并问题:A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B土地自由买卖制度的存在。三、租佃关系日益普遍化1、含义:地主把土地租给别人耕种,收取地租作为收益,地主与佃农之间形成租佃关系。2、原因:A根本原因,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B直接原因,土地兼并严重。3、发展历程:(1)产生:战国时代,租佃关系出现。(2)发展:汉代土地兼并严重,租佃关系比较普遍。(3)普及:宋代不抑兼并,租佃关系日益普遍化。(4)深化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