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重心”

艺术的“重心”

ID:22040051

大小:59.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6

艺术的“重心”  _第1页
艺术的“重心”  _第2页
艺术的“重心”  _第3页
艺术的“重心”  _第4页
艺术的“重心”  _第5页
资源描述:

《艺术的“重心”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艺术的“重心”  [摘要]克莱斯特的《论木偶戏》是一篇有趣的美学论文,其中提出的艺术的“重心”思想对于理解艺术之为艺术启示了一条独特的门径。这种思想不仅超越了当时理性主义和古典主义的美学和艺术实践,而且跟从19世纪末开始的现代派艺术运动相当吻合,不仅如此,也跟中国古典美学和艺术息息相通。  [关键词]克莱斯特;《论木偶戏》;艺术;重心    一    《论木偶戏》是小说家克莱斯特(1777—1811)写的一篇精妙的美学论文。与其说是“论文”,不如说是篇小说,沿袭了克莱斯特小说一贯的“轶事”风格。故事讲的是:“我”在M城偶遇C君,C

2、君是该城歌剧院的首席舞蹈家,却经常在集市上看那种下层人才看的滑稽木偶戏,而且还向“我”保证说,木偶这种哑剧艺术给了他许多愉快,“言外之意就是,一个舞蹈家若想长进,可以从木偶中学到一些东西”。故事就从“我”的不解和惊讶开始,在两人对谈中,讲述了木偶戏——可推及人类的全部艺术——的奥秘。  这个奥秘就在于木偶自身的“重心”。木偶只是一些机械傀儡,它的“表演”是由操作手在背后操纵的。“我”的疑惑是,演员手上并没有许多操纵线,怎么就能把它们的每个肢体动作操纵得符合节奏和舞蹈的要求呢?C君回答说,操作手并非像人们通常认为的那样,需要一个个地

3、去摆弄和拉扯木偶的肢体:  每一个动作,他说,有一个重心;把握住木偶的这个内在的重心就足够了;跟钟摆似的四肢,不用动它,它自己就会机械地做出动作。  他还说,这种运动非常之简单,只要重心在一条直线上运动,肢体就做曲线运动,而且常常是稍微碰它一下,整个木偶就进入了一种有节奏的类似舞蹈的运动之中。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克莱斯特提出的“重心”这个概念。对于木偶戏这种艺术形式来说,正像对于舞蹈(比较音乐、绘画等艺术形式)一样,“重心”是格外重要的。这里的重心当然首先是个物理概念,每个有重量的物体都有一个重心以保持自己的平衡。其次,这个重心是

4、指在木偶的每一个肢体动作中被操作手所把握到的那个中心点。操作手在操纵的时候,从机械方面讲虽不需要花太多技巧,但要用手感把握到那个中心点也并非易事,要求操作手必须“用感情去做”。从物理方面看一条简单的重心线,从操作手(“舞蹈家”)的方面看,是一条“心灵之路”:  因为它是舞蹈家心灵之路,而不是别的什么;他不相信,人们除了用操作手置身于木偶的重心之中,换句话说,在木偶的重心中跳舞这种观点去看待这务线之外,它还能被作何种解释。  所谓“置身于木偶的重心之中”、“在木偶的重心中跳舞”,就是说,要去掉人的主观意识的有意为之,使操作手的操纵完

5、全遵循木偶自身的重心,遵循其自身机械的力量。换句话说,就是要发挥无意识本能的力量,去应合木偶自身重心的要求。接下去,C君甚至异想天开地说,假如有一位工匠能够按他的要求做一具木偶,要求匀称、灵活、轻巧,尤其是重心的确定要合乎自然,那么他将用来排演一出任何一位高明的舞蹈家都不能与之相比的舞蹈。因为与舞蹈演员相比,木偶有两方面的长处是人无法企及的,首先是它从不会矫揉造作:  每当心灵(推动之力)不是落在动作的重心上而在其他任何一点上时,就会出现矫揉造作。当操作手依靠操纵线控制了重心点而不是其他那一点时:其余所有肢体(不论它们要完成何动作

6、)就是无生气的纯粹的钟摆,并且遵循着重力的法则;这是一种在我们绝大多数舞蹈家身上找不到的优秀的特质。  其次是它可以轻易克服自身的重力,因为把木偶向上拉的力大于向下拉的力:  假使我们十分好的一位女演员减轻了60磅,或者在大跳和足尖旋转的时候,有这样的体重帮忙,那将是一番什么景象?木偶需要着地,就像精灵一样仅是为了点触一下,为了是通过瞬间的停顿重新振奋起手脚的舞动;我们人需要它,为的是歇息和从舞蹈的紧张中缓和一下:这一瞬间本身显然不是舞蹈,除了尽可能消除它以外,别无它用。  这两方面的长处使一具机械木偶比人的身体可以包含更多的美。

7、首先是木偶不会矫揉造作,而人在舞蹈时,如果心灵不是落在动作的重心上,就会造成不自然、矫揉造作和丑陋。其次,舞蹈艺术的基本矛盾是重力和对重力的克服,一方面是向下的力,遵循着重力法则,另一方面则是向上的力,要求努力克服身体的重量,用动作表现出一种向上的提升。而在这两个方面,人都无法跟木偶相比。  难道作为万物之灵的人、活生生的人竟不如一具冷冰冰的机械木偶?从启蒙的观点,甚至从传统基督教的观点来看,人虽比不上天使和诸神,但作为万物灵长,无论如何总比一具木偶强吧。对此,C君给出了一个令“我”十分意外的解释:  “自从我们吞食了智慧树的果实

8、以来,”他顿了一顿说道:“这样的失误是免不了的。然而天堂之门已关上,天使也不与我们相伴;我们不得不做环绕世界的旅程,看看天堂之门是否在后面某个地方又打开了。”  自从偷吃了禁果,拥有了辨别善恶的智慧以后,人就被驱逐出了伊甸园。随之天堂的大门对人永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