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心理、和谐校园”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健康心理、和谐校园”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ID:22032604

大小:2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6

“健康心理、和谐校园”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教案_第1页
“健康心理、和谐校园”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教案_第2页
“健康心理、和谐校园”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教案_第3页
“健康心理、和谐校园”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教案_第4页
“健康心理、和谐校园”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健康心理、和谐校园”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健康心理、和谐校园”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教案文章来  源初中教师网w9  1“健康心理、和谐校园”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教案文章来  源初中教师网w9  1“健康心理、和谐校园”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教案文章来  源初中教师网w9  1  主题背景:心理健康是现代健康观念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可以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不断取得进步。他可以用坚强的意志战胜困难,用坚定而乐观的心态面对挫折与失败;他会在任何顺境中一路领先,也会在任何逆境中奋勇崛起,取得事业的成功。  当代高中生将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和挑战。要想发展成为时代需要的人才,

2、不仅要具备广博的知识、良好的能力结构,而且要有健康的心理素质。高中生正处于青春发育的高峰期,生理上的显著变化和心理上的急剧发展给他们带来许多新的问题。随着高考体制的改革,高考考生资格的放宽,竞争日趋激烈。高中生普遍面临着巨大的升学压力,沉重的课业负担;加之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心理承受能力差,挫折意识不强。如果这一阶段缺乏引导,很容易导致心理疾病,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  此外,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高中生在生活当中往往流行攀比之风,不能静下心来学习,作风飘浮,眼高手低。而浮躁心态是十分有害的。顺境时,它使人心高气傲,忘乎所以;逆境时,它让

3、人心灰意冷,随波逐流。它能使人失掉最宝贵的求实精神和科学态度,失掉最需要的实干精神和创新精神。  基于上述认识,围绕“克服浮躁”主题,笔者发动学生骨干,由他们自主策划,自发地在班级中开展了一次主题班会课,收效不错。  班会目的:  1、以“克服浮躁”为主题,坚持正面教育为主,进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使同学们克服浮躁、保持平和的心态、踏实学习。  班会过程:  一、导入课题  提出问题:你认为,在你的一生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健康、金钱、事业、爱情、亲情、友情、美貌、道德品质等)  (学生发言后教师总结如下):  老师:同学们,现在

4、人们对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重视,健康对每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我们在关注身体健康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心理健康。  联系学习,我们更应该有个怎样健康的心理呢?  二、班长主持  1、提问如何解释浮躁,为何会存在浮躁心理,怎样克服,让同学们自由发表看法。  2、班长总结(见补充材料)  三、全班同学集体学习诸葛亮的《诫子书》片段。  《诫子书》片段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怠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岁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

5、庐,将复何及?  四、全班同学积极参与讨论。  注意事项:  (1)两个值周班干部想办法组织同学上讲台发表自己对上述话题的看法,谈各自的亲身体会。方法和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或推荐同学,或指定每组两个同学等等。  (2)做好各方面的文字记录(尤其是同学们的发言),简要写出此次班会的总结(成功经验、失败教训等等),形成文字材料。  五、班主任对此次班会课做总结,指出亮点和不足之处。  班会总结:  这次班会的主题极具针对性,意义重大。因为是同学自发组织协调,  班会气氛和谐,很多同学都能主动起来发表自己的看法见解,大部分同学能够认真地听并且积极

6、思考。  这次班会让同学们受到了很好的心理教育,同学们心态平和,积极进取,找到了克服浮躁的方法:(1)明确目标,加强学习,勤于思考。(2)保持一颗平常心和正确的进取心。人贵有自知之明,非宁静无以致远。克服浮躁,要有这种心宇澄清的境界。在成绩、荣誉和位置面前,要始终能够正确认识自己。要化急躁为急迫,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保持紧迫感,增强进取心,努力搞好学习。  (补充材料)  1、“浮躁”指轻浮,做事无恒心,见异思迁,不安分守己,总想投机取巧,成天无所事事,脾气大。如今的高中生存在着程度不同的浮躁心理。在学习中,他们轻浮急躁,行动盲目,心神不

7、定,做事踏不下心来,没有耐性,缺乏恒心和毅力,急于求成,见异思迁,好大喜功,充滿“天上掉馅饼”的幻想,没有脚踏实地的艰苦奋斗精神,却存在着侥幸成功的奢望……这种心理情绪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浮躁”。浮躁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是当前学生中较易出现的一种心理现象,在某些学习阶段,甚至成为一些学生的通病。浮躁心理如不及时纠正,则具有较大的危害性,尤其是当许多个体的浮躁演变成集体性浮躁后,则会危及到班级的风气。  2、浮躁心理的表现形式因人而异。经常性的表现为“想不到”“坐不住”“听不进”“管不牢”“忙不停”“长不了”。“想不到”:在自己支配的时间内

8、,不知道该做什么,什么先做、什么后做,甚至手足无措,一会儿看看这本书,一会儿看看另一本;“坐不住”:在课上找各种借口下位子,或是东张西望,交头接耳(案例一);“听不进”:对课上老师讲的知识无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