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基础知识

水稻基础知识

ID:22022300

大小:5.71 MB

页数:37页

时间:2018-10-21

水稻基础知识_第1页
水稻基础知识_第2页
水稻基础知识_第3页
水稻基础知识_第4页
水稻基础知识_第5页
资源描述:

《水稻基础知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水稻基础知识中国杂交水稻概况水稻种植面积为4,5亿亩,杂交水稻为2.3~2.5亿亩,占50%左右。(2002年分别是3.3亿亩2.15亿亩)以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杂交水稻的贡献功不可没。我国杂交水稻平均亩产为460公斤,超级杂交稻的推广,亩产还可提高150公斤左右。超级杂交稻的种植面积达到2亿亩时,可每年增产稻谷300多亿公斤。稻的常见分类1、早、中、晚稻2、籼、粳稻3、常规、杂交稻(两系、三系)杂交(三系)水稻的制种不育系S(MsMs)母本保持系F(MsMs)父本不育系S(MsMs)保持系F(Ms

2、Ms)XX母本不育系S(MsMs)恢复系F(MsMs)或S(MsMs)XF1S(MsMs)恢复系F(MsMs)或S(MsMs)XⅠ不育系繁殖Ⅱ杂交制种区父本中国稻作区自然条件积温:通常指作物整个生育期或某一发育阶段内,高于生物学零度以上的日平均温度的总和。积温是衡量一个品种熟性和一个地区热量资源的主要指标。有效积温:是一定时期内日平均温度与生物学零度差值的累积。生物学零度: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最低温度水稻的三性1、感光性水稻品种在适宜生长发育的日照长度范围内,短日照可使生育期缩短,长日照可使生育期延长,水稻品种因受日

3、照长短的影响而改变其生育期的特性,称为感光性。2、感温性水稻品种在适宜的生长发育温度范围内,高温可使其生育期缩短,低温可使其生育期延长,水稻品种因受温度影响而改变其生育期的特性,称为感温性。3、基本营养生长性即使在最适合的光照和温度条件下,水稻品种也必须经过一个必需的最短营养生长期,才能进入生殖生长,开始幼穗分化。这个短日、高温影响的最短营养生长期称为基本营养生长期(又称短日高温生长期),水稻这种特性称为基本营养生长性。水稻一生习惯上把水稻种子萌发到新种子形成,称为水稻的一生。早中晚播种期3月4-5月中旬6月中下旬收

4、获期7月上中旬9月10月产量公斤/亩450600500水稻种子水稻的生长进程及产量构成萌发拔节孕穗抽穗乳熟蜡熟完熟分蘖幼苗杨花营养生长阶段1、营养生长阶段2、营养生长、生殖生长并进阶段3、生殖生长阶段营养、生殖生长并进阶段生殖生长阶段穗数决定期粒数决定期粒重决定期水稻各生育期适宜气温表安全出苗温度自然条件下,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2℃(籼稻)的初日,作为早播界限期。再根据天气预报,抓住冷尾暖头,抢晴播种。移栽返青期安全移栽的温度指标为日均温15℃以上,移栽过早,返青迟,易死苗、僵苗。分蘖期最适温度为30℃左右;一般日均

5、温度稳定在19℃以上,日照充足,土壤养分充足,浅插、浅灌对分蘖有利。日均温度低于15℃,分蘖受到抑制;气温高于37℃,天气干旱不利于分蘖和正常生长发育。拨节孕穗期日均温度30℃为最适宜,日均温度降低到20℃以下,最低温度在14℃以下,会产生严重的空秕、瘪粒现象。这一时期是需水、肥最多的关键时期,受旱、脱肥会造成水稻穗小粒少。抽穗开花期水稻抽穗期受低温伤害的温度指标为日平均温度连续3天以上≤22℃(籼)。适宜温度为25-35℃。灌浆成熟期天气晴朗、日照充足、气温高于20℃以上,昼夜温差较大,有利于灌浆成熟。乳熟期缺水、

6、干旱,结实不饱满,增加空秕瘪粒数。播种期要避开灾害性天气(旱、涝、台风、低温、高温等)应掌握灾害发生规律,调整播种期,避灾保收。如中稻要避开7月下旬到8月上旬高温阶段抽穗扬花。水稻的高产栽培基础水稻的产量构成水稻的产量由单位面积穗数(有效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组成。水稻高产栽培途径水稻高产栽培有3个途径,即大穗型栽培、多穗型栽培和穗粒兼顾型栽培。具体要依品种特性、土壤肥力、气候条件而定。1.大穗型穗大粒多,结实率偏低且不稳定,茎、鞘贮藏物质的输出率与转换率高,单位叶面积负担的颖花数量多。异步灌浆型:强弱势粒

7、异步灌浆(两段灌浆现象)。栽培策略:增加抽穗前的茎、鞘贮藏物质;促进出穗后的光合作用。2.多穗型穗小粒少,结实率高且稳定,茎、鞘贮藏物质输出率低,单位叶面积负担的颖花数量少。同步灌浆型:强弱势粒同步灌浆。栽培策略:增加群体的总颖花量。3.穗粒兼顾型库源特性介于上述两类品种之间或库容量虽大,但结实率也高,源库共同制约其产量形成,增源或扩库均可增产。这类品种源、库的自身调节能力较强,栽培措施的回旋余地也较大。栽培策略:应根据具体条件而定。每穗实粒数(粒)对应穗型200重穗型≥120大穗型≤100多穗型水稻肥料运筹与施用南

8、方稻区因各地条件差异较大,在施肥方式上也存在着较大差异,主要表现在基肥、追肥的比重及其追肥时期、数量配置上。施肥方法上,磷肥全作基肥;钾肥的40%作分蘖肥,60%作穗肥;氮肥的施肥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1.底肥“一道清”施肥法底肥“一道清”施肥法是将全部肥料于整田时一次施下,使土肥充分混合的全层施肥法。适用于黏土、重壤土等保肥力强的稻田。2.“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