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020781
大小:74.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10-26
《基于鸦片战争前中荷茶叶贸易初论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基于鸦片战争前中荷茶叶贸易初论【内容提要茶叶贸易是近代中西关系一个重要的内容,茶叶是近代中西贸易的主要商品。荷兰是中西茶叶贸易的先驱。中荷茶叶贸易始于17世纪初,至鸦片战争前夕趋于式微。中荷茶叶贸易的形式包括间接贸易、直接贸易、间接贸易和直接贸易相结合三种。荷兰对近代中西茶叶贸易的兴起和发展起了重要的历史功能,在中国茶叶外销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关键词近代/茶叶贸易/中荷关系【正文 饮茶在中国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至唐朝时饮茶之风盛行,“滂时浸俗,盛于国朝”(注:陆羽:《茶经·六之饮》。),“田闾之间,嗜好尤切”(注:《旧
2、唐书》,卷一八三“李珏传”。)。中国饮茶习俗逐渐外传,并出现茶马贸易的活动。随着中国向外移民活动日益增加,茶叶被华侨带至海外。15世纪末东西航路开通之后,西方人对茶叶慢慢有了直接的接触,终于在17世纪初开始中西茶叶贸易的活动。 一 欧洲人最初有关茶叶的知识来自阿拉伯人。现存最早记述茶叶的书籍是1559年意大利人詹巴蒂斯塔·拉莫西奥(GiambattistaRamusio)写的《航海和旅行记》(NavigatianeetViaggi),在这本书中,拉莫西奥引用阿拉伯人哈兹·穆罕默德(HajjiMahonmed)有关中
3、国茶叶的记述(注:威廉·乌克斯;《茶叶全书》上册,中国茶叶探究社1949年版,第14页。)。随着中西交往的扩大和加深,欧洲人对中国茶叶有了感性熟悉,16世纪进进中国的传教士加斯帕·克路士(GaspardaCruz)和利玛窦(MatthienRicci)根据自身经历将中国饮茶习俗较具体先容到欧洲(注:C.R.博克舍编注,何高济译:《十六世纪中国南部行纪》,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98页;利玛窦、金尼阁著,何高济等译:《利玛窦中国札记》,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7~18页。),到16世纪末,很多欧洲人写的有关东方的著作都述及中国
4、茶叶的知识。 1595年,霍特曼(CornelisdeHoutman)率领第一支荷兰远征东方的船队达印尼万丹,之后,荷兰纷纷组织公司,掀起东方贸易热,单1598年就有5支船队共22艘船到达亚洲(注:J.C.Van Leur,IndonesianTradeandSociety,Hague,pp.144~145.)。1602年,荷兰组织联合东印度公司,全权负责在东方的殖民事业。荷兰东印度公司企图像葡萄牙人一样在中国沿海地区建立殖民据点,多次用武力侵犯澳门和澎湖,一度占领台湾,但均被击退。1619年,荷兰人占领印尼雅加达,并将雅
5、加达改名巴达维亚,从此巴达维亚成为荷兰在亚洲的殖民统治中心,荷兰对华贸易也主要通过巴达维亚来进行。 尽管荷兰人到达东方的时间比葡萄牙人整整迟了一个世纪,但首先将茶叶输进欧洲的是荷兰。1607年,荷兰从澳门运茶至印尼万丹,然后于1610年带回荷兰(注:G.Schlegel,FirstIntroductionof TeaintoHolland,in“T'ongPao”,SeriesⅡ,V.I,1900.),从而揭开中国和欧洲茶叶贸易的序幕。 早期中荷茶叶贸易的形式是中国——巴达维亚——荷兰的间接贸易形式。以巴达维亚为中心的间接
6、贸易有赖于来往于中国和东南亚的中国帆船贸易。在荷兰占领印尼以前,中国和印尼就有十分密切的贸易关系。葡萄牙占领马六甲后,东南亚的贸易中心从马六甲转至巴达维亚。每年中国帆船运载陶瓷、丝绸、茶叶等物品到巴达维亚交换胡椒、香料等土产。17世纪20~30年代,均匀每年到达巴达维亚的中国帆船有5艘(注:伦纳德·鲍乐史(LeorardBlusse):《荷兰东印度公司时期中国对巴达维亚的贸易》,载《南洋资料译丛》,1984年第4期。)。1683年清朝解除海禁后,中国帆船到达东南亚的数目有明显的增加,从1690~1718年间,均匀每年有14艘中
7、国帆船至巴达维亚(注:C.J.A.J@①ry,PorecelainandDutchChinaTrade,MartinusNijhoff,1982,p.20.)荷兰人除从巴达维亚进口中国茶叶外,还通过波斯进口部分中国茶叶(注:D.artinusNijhoff,1961,p.100.)。 茶叶在欧洲最初不是被当作饮料,而是被视为药物放在药店出售。茶价相当昂贵,如1684年阿姆斯特丹每磅茶叶的价格高达80荷盾( Florijn)(注:KristofGlamann,Dutch—AsiaticTrade:1620~1740,Marti
8、nusNijhoff,1981,p.212.),一般人是消费不起。饮茶的荷兰人主要是来往东方的商人、水手及王侯将相。欧洲人对饮茶是否有益争论不休,不少博物学家、医生、教会人士卷进争论,意见尖锐对立。荷兰莱顿大学教授科内利乌斯·博特科伊(CormelieusBottrekoe)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