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赏析勋伯格的《钢琴小品六首》之二op19

初探赏析勋伯格的《钢琴小品六首》之二op19

ID:22005320

大小:5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6

初探赏析勋伯格的《钢琴小品六首》之二op19_第1页
初探赏析勋伯格的《钢琴小品六首》之二op19_第2页
初探赏析勋伯格的《钢琴小品六首》之二op19_第3页
初探赏析勋伯格的《钢琴小品六首》之二op19_第4页
初探赏析勋伯格的《钢琴小品六首》之二op19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探赏析勋伯格的《钢琴小品六首》之二op19》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初探赏析勋伯格的《钢琴小品六首》之二OP19  论文 勋伯格 无调性 《钢琴小品六首》表现主义    论文 通过分析勋伯格自由无调性时期的作品一《钢琴小品六首》之二(OP19-2)中的节奏型、段落分析、旋律特征及创作的理性化等,从而更加本质地理解勋伯格及其作品,拓宽新音乐创作的思路。  勋伯格的《钢琴小品六首》OP19-2创作于1911年,是勋伯格短小精炼作品的范例,同时也是他早期自由无调性时期的代表作之一。整部作品共包括6首小曲,每一首都在创作上体现着自己的特色。其中的第二首以固定音型呈示的大三度音程G—B为结构核心,以它的反复出现来不

2、断的明确一种衡定的东西,从而表达出对传统音乐中调性——G大调调性因素的确认。然而出现在其他部分同等地位的十二个音的自由运用却深刻的拒认这种调性,不断的通过各种方法对调性因素进行模糊、淡化以致掩盖。创造出了一种独具匠心的音乐语言来体现勋伯格深层的精神内涵——表现主义美学思想。并为十二音体系和十二音序列作曲法的创立及20世纪无调性音乐风格的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20世纪后的其他音乐风格和创作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勋伯格的创作经历及主要思想    奥地利作曲家、理论家和音乐教育家阿诺德·勋伯格(ArnoldSchoenberg,1874

3、-1951)作为20世纪新音乐浪潮中的“第一伟人”。其贡献不仅是打破了千百年的调性统治,并且在“打破”后重新建立了无调性音乐的新秩序——“十二音体系”。开创了音乐的一片新天地。    二、分析《钢琴小品六首》之二OP19-2    1 音乐分析  传统音乐中的调性是结构力,现代无调性音乐则通过音程形态、序列形态、节奏形态、力度形态以及音色形态等因素来作为它的结构力《钢琴小品六首》OP19-2是勋伯格创作于1911年,属于无调性时期的作品,具有承上启下的功能。全曲共9小节,根据节奏型变化的形态,全曲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3小节)。

4、节奏型为左手的G—B大三度的左手固定音型持续不断的隐含着大调音乐的因素。和右手音程小三度(和声音程、旋律音程)形成对比,如和声小三度音程B-D;旋律小三度音程#F-拌D:A—C。最后在三小节结束时C—bA的大三度进行过渡到第二种节奏型中的小三度bE—C的对比。从分析中可以看出第一部分主要是左右手大、小三度音程的对比。  第二部分(4-6小节)。节奏型为左手的以及一小节的过渡音。第5小节出现了不协和的非三度和弦音bG、bB、bF(小字二组、三组),以及大跳到小字组的#F-#A音程。顺利的和第6小节过渡段的三度音程一连串大三度音程(2个)和小

5、三度音程(2个)的层层上行。和7-9小节的三度音程的下行级进形成对比。结束处出现了不协和的非三度和弦音#F、#B、#D、F。和5小节开始的不协和的非三度和弦音bG、bB、bF相呼应。表现出这一段的不***性,为音乐的发展奠定了音响上的发展可能。这个不协和的非三度和弦音还延留到第7小节。  第三部分(7-9小节)。节奏型为右手的,左手为一连串大三度音程(3个)和小三度音程(1个)的下行级进,和右手的G—B大三度固定音型相呼应。具体是F-A:bE—G:bD—F;C—E。低音旋律的F、bE、bDC形成了级进下行的美丽的旋律线。  从全曲看十二个

6、音分别以不同的形态:和弦、音程、单音的形式出现,无调性,每个音都是同等的,以节奏型、三度音程等作为结构力,自由运用同等地位的十二个音,以打破传统调性体系,摆脱大小调功能运动。在听觉上十二音序列音乐以不谐和开始,从一个不谐和的水平向另一个不谐和的水平发展。为以后探索和试验有序无调性音乐的规律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为十二音作曲法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钢琴小品六首》OP19-2符合现代作曲的创作规则。旋律具有明确方向感和高点设计,并适当运用跨小节的同音连线——柔婉、抒怀些。除了固定节奏型的旋律外,其他旋律线有明晰的路向,方向感很清楚。如第2小节的

7、大跳,相邻小节(第3小节)相对平稳性的三度跳进打破了第2小节处。以避免形成单调,第5小节的大跳第8小节的大跳。从上述高音区到低音区的大跳使乐曲具有特定风格的断裂性。第6、7跨小节间同音连线表现出柔婉、抒怀些。    2 无调性音乐  无调性音乐是指音和音之间、和弦和和弦之间无调性中心,没有功能联系,缺乏调性感觉的创作手法和音乐类型。它产生于20世纪初期,由19世纪后期音乐中变音体系的极度发展、调性的频繁变化、和弦结构的复杂化以及功能联系的消失等因素而逐步形成。它的特征为无中心音或中心和弦。无调号,无调式特性,半音阶的各音均可自由应用,尽可

8、能不采用传统的和弦结构。避免能产生调性功能的和声进行。和此有关的是旋律、和声、曲式、节奏和音乐构成方法均和传统有极大的差异。由于无调性音乐乃逐步形成,因此,调性模糊的音乐和无调性音乐之间,在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