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课改的最高目标

和谐课改的最高目标

ID:21998096

大小:56.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26

和谐课改的最高目标_第1页
和谐课改的最高目标_第2页
和谐课改的最高目标_第3页
和谐课改的最高目标_第4页
和谐课改的最高目标_第5页
资源描述:

《和谐课改的最高目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和谐课改的最高目标【】和谐是事物发展的动因。和谐教育是中外教育发展史上的理想目标,从古希腊的和谐教育思想到中国先秦时天人合一的价值追求都显示这一点。普通高中如何在抓好课堂教学的前提下寻找素质教育的新载体,成为当代教育人士关心的问题。未来教育对我们的要求是:淡化课堂教学,减少课本教学,回避应试教育,突出素质教育和综合能力培养,提倡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和谐目标;探讨  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指出,全面发展的人是一种“全新的人”,在大工业生产的条件下是体力、智力得到全面发展的人,也即为一个身心

2、和谐而不是片面畸形的人。公元前七世纪古希腊的亚里斯多德就提到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人得到灵魂与肉体的和谐发展。17世纪捷克的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也曾指出:“人不过是身体方面与心理的一种和谐而已。”“人的本身,里外都是一种和谐。”(夸美纽斯《大教学论》)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对和谐教育有过许多论述,他主张普通中学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聪明的人”“幸福的人”“合格的公民”,并解释道:“和谐教育——这就是发现深藏在每一个人内心的财富。共产主义教育的明智,就在于使每一个人在他的天赋所及的一切领域中最充分地表现自己。”“所谓

3、和谐的教育,就是如何把人的活动的两种职能配合起来,使两者得到平衡:一种职能就是认识和理解客观世界;另一种职能就是人的自我表现,自己的内在本质的表现,自己的世界观、观点、信念、意志力、性格在积极的劳动中和创造中,以及在集体成员的相互关系中的表现和显示。”而苏联现代教育家巴班斯基提出的教育教学过程最优化,强调要在最佳、最优的过程中,找到最佳、最优的结合点进行教育教学工作,这个点就是和谐。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美国科学家彭齐亚斯曾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分为了三个时代:即“数量时代、质量时代、和谐时代”。他认定人类社会发展到终极

4、必然充满了和谐。这个理论不无道理,因为和谐的确是事物发展的动因。和谐教育是中外教育发展史上的理想目标,从古希腊的和谐教育思想到中国先秦时天人合一的价值追求都显示这一点。  在我国古时候的《国语》中,就曾有“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说法,意思就是说从和谐中可以产生新的事物,而相同的事物却不可能产生出新事物。《管子?兵法》上说:“和合故能谐”。就是说,有了和睦、团结,行动就能协调,进而就能达到步调一致。协调和一致都实现了,便无往而不胜。人内心和谐,就是主观与客观、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都要和谐。个人要能够正确对

5、待困难、挫折、荣誉。如今,随着我国新的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到来,实施个性化的素质教育正全面展开。但是,如何做到张扬个性、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又是一个复杂的课题。下面我结合多年教学一线的亲身实践,谈谈自己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和谐的教学理念的确立。  课堂教学从来都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普通高中如何在抓好课堂教学的前提下寻找素质教育的新载体,成为当代教育人士关心的问题。当今社会正向终身教育、学习型社会转轨,学习不仅仅是青少年的专利,也不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同时又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甚至就是日常生活。素质教育就

6、是期望要达到一种和谐教育,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要实践要创新就要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学校氛围和场所,使学生能够有实践的场所,有创新的舞台。以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载体本身就是一种和谐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思路。能够不断地吸引学生主动成为素质教育的积极支持者和参与者,让学校生活越来越多地成为吸引具有个性学生的和谐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教育工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教学角色的和谐转换。  众所周知,长期以来我们遵循的教学方式都是教条味儿十足的,久而久之形式一种惰性

7、。教师教、学生学,教师教得吃力,学生学得无奈,教与学失去了个性。根据合作性学习的现代教育理论,教师和学生本应成为同一行为的两个和谐的主体,不仅让学生把学习当作一种愉悦的活动,也应当让教师把教学当作一种愉悦的活动,和谐应当是教育的最高目标。而这种和谐在教育发展模式上的体现,则既表现为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模式要和谐,也还要表现为教育在自身的发展中的【】和谐是事物发展的动因。和谐教育是中外教育发展史上的理想目标,从古希腊的和谐教育思想到中国先秦时天人合一的价值追求都显示这一点。普通高中如何在抓好课堂教学的前提下寻找素质教育的

8、新载体,成为当代教育人士关心的问题。未来教育对我们的要求是:淡化课堂教学,减少课本教学,回避应试教育,突出素质教育和综合能力培养,提倡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和谐目标;探讨  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指出,全面发展的人是一种“全新的人”,在大工业生产的条件下是体力、智力得到全面发展的人,也即为一个身心和谐而不是片面畸形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