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994480
大小:1.06 MB
页数:82页
时间:2018-10-26
《人之初,性本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上海市澧溪中学(分校)语文诵读教本系列1——《三字经》第一课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译解】:每个人刚出生的时候,本性都是善良的。彼此的心性是相近的,差异不是很大。但是随着后天所处的环境以及所受教育的不同,以及自我实践的不同,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会越来越大。如果不对孩子进行良好的教育,那么他善良的本性就会改变。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是教导他专心致志,始终如一。【拓展】: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古代的先贤就探究过人性是善还是恶的问题。战国中期儒家的代表孟子,一直坚持“性善论”,他主要是
2、继承了孔子“仁”82上海市澧溪中学(分校)语文诵读教本系列1——《三字经》的观念。孟子这样认为:无论是谁,看见一个孩子要掉到井里去了,都会感到惊恐,表现出同情。他并不是想同孩子的父母攀交情,也不是要在乡邻中博取名声,更不是因为讨厌听到那孩子惊恐的哭叫声才这么做的,而是与生俱来的善良的天性让他这样做。因此,人性本善。【故事】:周处改过自新晋朝有个叫周处的人,父母死得早,从小没人管教,成了村里惹是生非的不良少年。当时,危害村里的还有长河里的一条独角蛟、南山上的一只白额虎,人们连同周处,把他们称为“三害”。后来,
3、有人劝说周处去射虎斩蛟,其实是想让这“三害”自相残杀。周处不明就里,真的除去了猛虎与恶蛟。他满心欢喜地回去邀功,却发现乡亲们正庆贺他与蛟龙、猛虎同归于尽。周处这才知道大家这么憎恨自己。于是他痛改前非,努力求学,终于成为晋朝的一代名臣。【拾粹】:★积累:①苟:假设,如果;②乃:于是,这才;③迁:迁移,变更。★思考:人一出生,天性都是的,心性也都是的,的影响造成人与人之间大的差异。如果不接受,心性就会改变。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是教导它。82上海市澧溪中学(分校)语文诵读教本系列1——《三字经》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
4、,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译解】:古时候,孟子的母亲为了给儿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曾经三次搬家。有一次,孟子逃学回家,孟母气得剪断了织布机上织了一半的布,让孟子知道半途而废将一事无成。五代时,有个名叫窦禹钧的人,他教育子女很有方法,五个儿子长大后都很有成就,名扬四海。【拓展】:美国有个姓盖茨的小学生,经常到学校图书馆帮忙,把别人还书时放错了的书,放回到正确的位置上。后来,小盖茨跟父母一起搬到别的地方去住,换了一所学校就读。但是新学校的图书馆不让学生帮忙,小盖茨再也不能整理那些放错了位置
5、的书了,他非常失望。于是小盖茨坚决要求回到原来的学校上学。妈妈说服不了他,只好把他转回原来的学校。这个小盖茨,就是后来成为世界首富的比尔·盖茨。82上海市澧溪中学(分校)语文诵读教本系列1——《三字经》【故事】:孟母三迁孟子很小的时候就没了父亲,是母亲辛辛苦苦地把他抚养长大。孟母特别重视对儿子的教育。起初,母亲带孟子住在墓地附近,他就学人家哭丧。母亲发现后就把家搬到了集市边,结果孟子又学人家做买卖的样子。母亲只好把家搬到学堂附近。那里书声琅琅,学习气氛浓厚,人们的言谈举止都遵守礼仪。孟子从此成为一个热爱学习
6、、举止文明的孩子。【拾粹】:★积累:①昔:过去,从前;②俱:全,都;③扬:传播,称颂。★常识:孟子:名轲,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后世尊称为“亚圣”。代表作品有《天时不如地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王顾左右而言他》。《孟子》:《孟子》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是儒家经典著作。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为“四书”。82上海
7、市澧溪中学(分校)语文诵读教本系列1——《三字经》第二课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译解】:做父母的,只知道养活儿女,而不好好教育,这是父母的过错。做老师的,教育学生不够严格,那就是老师太懒惰了。小孩子不好好学习,是非常不应该的。小时候不努力读书学习,将来长大了,能有什么作为呢?【拓展】: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的伟大成就与他父亲的悉心培养是分不开的。莫扎特3岁时,经常静静地坐在一边,看姐姐练琴。父亲注意到儿子对音乐的兴趣,就对他进行音乐启蒙教育。在父亲的指导下,莫扎特5岁时
8、就开始创作短曲,6岁时创作了钢琴协奏曲。父亲后来索性辞掉宫廷乐师的工作,把全部精力都用在对孩子的音乐教育上。莫扎特在父亲的培养下,最终成为了一名音乐大师。82上海市澧溪中学(分校)语文诵读教本系列1——《三字经》【故事】:孔子教子有一天,孔子看见儿子孔鲤,就问他:“《诗》,你学会了吗?”孔鲤不好意思地回答:“没有。”孔子皱了皱眉说:“你不学《诗》,怎么和人交谈?”过了些日子,孔子又问孔鲤:“你学《礼》了吗?”孔鲤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