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苏轼 ppt

研究性学习——苏轼 ppt

ID:21993227

大小:931.00 KB

页数:41页

时间:2018-10-21

研究性学习——苏轼 ppt_第1页
研究性学习——苏轼 ppt_第2页
研究性学习——苏轼 ppt_第3页
研究性学习——苏轼 ppt_第4页
研究性学习——苏轼 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研究性学习——苏轼 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章苏轼第一节生平与思想一、生平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四川眉山人。苏洵长子,人称“苏长公”。出身于清寒的文士家庭。嘉祐元年(1056)年以前,在家乡度过。二十岁,已“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嘉祐二年,欧阳修主持礼部科试,与弟苏辙同中进士。有言“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12嘉祐六年,经欧阳修的推荐,考取贤良方正能言极荐科。被授予大理评事,任凤翔府签判。神宗熙宁四年(1071),35岁,反对王安石新法,两上万言书无效,自请外任,先任杭州通判,后调任密州、徐州、湖州知州。元丰二年(1079),44岁,在

2、湖州任上,以诗文讪谤新政的罪名,被逮至京,关在御史台的监狱里。这就是著名的“乌台诗案”。因王安石等说情,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因在城东一块荒地上耕种自给,从此自号东坡居士。元丰七年(1084),49岁,调任汝州团练副使,路过建康,拜访了退居林下的王安石。王赞为“不知更几百年,方有如此人物。”幼子夭折。345元丰八年,神宗去世,哲宗继位。高太后(哲宗祖母)临朝,司马光等旧党执政,彻底废除新法。元祐元年(1085),被诏还朝,授以翰林学士、知制诰的重任。但因反对尽废新法,遭到新旧两党的夹攻。元祐四年起,以龙图阁学士的身份,先

3、后出知杭州、颖州、扬州、定州。元祐八年,59岁,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第二年起恢复新法。苏轼以“讥刺先朝”的罪名,先后被贬惠州、儋州,在贬所六年。元符三年(1100),徽宗继位,神宗皇后向太后听政,苏轼遇赦北还。第二年卒于常州,66岁。有《东坡全集》一百多卷,诗二千七百多首,词三百多首,散文。67苏轼在去世前两个月,看到李公麟作的苏轼画像,遂题诗云: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金山志》)擅长书画:擅长行书、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书法重在写“意”。黄庭坚:“其书姿媚

4、……至酒酣放浪,意忘工拙,字特瘦劲……至于笔圆而韵胜,挟以文章妙天下,忠义贯日月之气,本朝善书,自当推为第一”。是北宋文人画—水墨写意画的代表画家,能画竹89苏轼的三任妻子一、19岁——30岁,结发之妻王弗四川眉州青神人,年轻貌美,知书达礼,16岁嫁给苏轼。她堪称苏轼的得力助手,有“幕后听言”的故事。苏轼为人旷达,待人接物相对疏忽,于是王弗便在屏风后静听,并将自己的建议告知苏轼。王弗与苏轼生活了十一年后病逝。苏轼依父亲苏洵言“于汝母坟茔旁葬之”,并在埋葬王弗的山头亲手种植了三万株松树以寄哀思。又过了十年,苏轼为王弗写下

5、了被誉为悼亡词千古第一的《江城子·记梦》。10二、33岁——58岁,继妻王闰之王弗的堂妹,在王弗逝世后第三年嫁给苏轼。比苏轼小十一岁,自小对苏轼崇拜有加,温柔顺从。伴随苏轼走过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25年,历经乌台诗案,黄州贬谪,在苏轼的宦海浮沉中,与之同甘共苦。二十五年之后,王闰之也先于苏轼逝世。苏轼死后,苏辙将其与王闰之合葬,实现了祭文中“惟有同穴”的愿望。11三、侍妾王朝云小苏轼二十六岁。在苏轼最困顿的时候,王朝云一直陪伴其左右。王朝云是苏轼的红颜知己,苏轼写给王朝云的诗歌最多,称其为“天女维摩”。但不幸的是,与朝云

6、共处十一年,即先于苏轼病逝。后苏轼一直鳏居,再未婚娶。遵照朝云的遗愿,苏轼将其葬于惠州西湖孤山南麓栖禅寺大圣塔下的松林之中,并在墓边筑六如亭以纪念,撰写的楹联是“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此楹联有个著名的典故:“东坡一日退朝,食罢。扪腹徐行,顾谓侍儿曰:‘汝辈且道是中有何物?’一婢遽曰:‘都是文章’,坡不以为然。又一人曰:‘满腹都是见识’。坡亦未以为当。至朝云,乃曰:“学士一肚皮不入时宜。’坡捧腹大笑。”朝云墓如今已成为海南名胜之地。12二、思想宏博开放,兼收并蓄,灵活通脱,以儒为主、儒、道

7、、禅互通儒家——政治态度一生积极入世,以经世济时为己任。为人坚持操守,风节凛然。在朝直言不讳;外任勤政爱民,即使中晚年迭遭打击,其报国事君、关心民瘼的政治理想仍不改变。道、释——处世哲学和人生态度随缘自适、超然物外、旷达乐观,“固穷”13诗僧参寥《东坡先生挽词》:峨冠正笏立谈丛,凛凛群惊国士风。却戴葛巾从杖履,直将和气接儿童。14三、文学思想“明道”、“致用”“文章以华采为末,而以体用为本。”(《答乔舍人启》)才气流贯,多姿多彩,自由挥洒,变化无端15第二节苏轼的文“吾文如万斛泉涌,不择地而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

8、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文说》)16唐宋古文的最高峰“韩如潮,柳如泉,欧如澜,苏如海”(李耆卿《文章精义》)绚丽多姿的艺术风貌,其风格随文而异,倾吐自如,具有雄放恣肆、隽逸洒脱的鲜明特色。创造出了以极平淡而自然的语言,抒写出极深刻的哲思、极真挚的情感而又极富生命力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