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对精准扶贫政策的满意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农民对精准扶贫政策的满意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ID:21986657

大小:68.05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0-26

农民对精准扶贫政策的满意度及影响因素分析_第1页
农民对精准扶贫政策的满意度及影响因素分析_第2页
农民对精准扶贫政策的满意度及影响因素分析_第3页
农民对精准扶贫政策的满意度及影响因素分析_第4页
农民对精准扶贫政策的满意度及影响因素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农民对精准扶贫政策的满意度及影响因素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农民对精准扶贫政策的满意度及影响因素分析摘要:基于精准扶贫入户调查第一手数据,从农户所处地区、个体特征、家庭收入特征、贫困状况及其与扶贫政策的相关度5个维度,借助描述统计和相关分析,考察农民对精准扶贫政策的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农民对精准扶贫政策“基本满意”,对当地扶贫政策落实满意度较高,但也对政策完善心存期待;陕南地区的贫困农民对扶贫政策的满意度较高;农民对减贫政策的知晓度、参与度及受益度与其对扶贫政策的满意度呈正相关关系。国家实施精准扶贫政策不仅是“利民”之举,也是“利国”之举,能极大增强贫困农户对国家政权合

2、法性和地方政府公信力的认同。在制定和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时,要从农民尤其是贫困农民与政策的相关性着手,以“农民知不知道、需不需要、参不参加、满不满意”为扶贫幵发的出发点和工作成效的依据,保障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受益权和评价权,以持续提升脱贫攻坚成效。本文采集自网络,本站发布的论文均是优质论文,供学习和研究使用,文中立场与本网站无关,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匕转载的信息,如果需要分享,请保留本段说明。关键词:精准扶贫;扶贫政策;政策满意度;贫困户中图分类号:F126文献标识码

3、:A文章编号:1009-9107(2017)04-0016-08一、问题与假设减少贫困是中国发展进程中的重大问题。减贫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国家安全、经济发展和均衡发展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减少和消除贫困中,让贫困人口享受现代化发展带来的成果,增强对国家的认同,提高获得感和幸福感。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是中国摆脱贫困的有效路径。近年来管理学、经济学、政治学、生态学和社会学诸多学科领域学者对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给予了共同关注,特别是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颁布和实施,对精准扶贫的研究进一步引起学

4、界的密切关注。1.关于精准扶贫意义及内涵的研究。“贫困线”亦即“贫困人口标准”。确定贫困线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作,国内外确定贫困标准的方法有多种,其中主要包括恩格尔系数法、基本需求法、收入比例法、马丁法、数学模型法等。世界银行将按购买力评价转化的每人每天1美元确定为国际最低贫网人口标准,即国际贫闲线。有学者认为,精准扶贫最基本的定义是扶贫政策和措施真正针对贫困家庭和人口,通过对贫困人门的有针对性帮扶,从根本上消除贫困,进而实现可持续脱贫的目标[1]。有学者指出,精准扶贫是中国扶贫进行到新阶段后的新举措,符合中国国情[2]。

5、从精准扶贫战略出现的背景看,精准扶贫方式的被强化,主要原因在于:“长期以来,我国的扶贫开发存在着贫网人口底数不清、情况不明,针对性不强,扶贫资金和项目指向不准等问题”[3]。有学者认为,精准扶贫政策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广东省扶贫“双到”工作的经验[4],从规划到户和责任到人发展到现在的扶贫资金到村到户,扶贫驻村工作队的成立等,都是对广东经验的浓缩[5]。有学者基于对秦巴山区多个村庄的调查,阐述了精准扶贫的核心内涵及实践困境,剖析了其产生的原因[6]。2.关于精准扶贫的成效及困境的研究。有学者指出,中国精准扶贫的实际

6、执行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其主要原因是精准扶贫中出现了突出的对贫困户的排斥现象,如规模排斥、区域排斥、识别排斥等,精准帮扶中也存在诸多的难点,如入门排斥、需求排斥、市场排斥、资金用途排斥等[7]。有学者注意到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开展精准扶贫面临着“结构性制约”的难题[8]。有学者对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模式展开了相关研究并提出相应建议[9]。而有的学者关注到了在村庄层面所开展精准扶贫瞄准偏离机制的问题[10]。也有学者指出,精准扶贫政策本身的制度缺陷致使减贫政策难以有效推进和落地[11]。有学者指出精准扶贫过程中存

7、在贫困对象主动参与不足、乡村精英俘获问题、脱贫目标压力下的短期化行为等一系列问题[12]。精准扶贫的推进对贫困村庄公共物品的供给具有一定的影响[13]。有学者认为,由于我国农村深受“不患寡而患不均”传统平均主义思想的影响,它对扶贫资源的实际分配会产生不利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状况及市场化背景下扶贫开发手段的相对不足也对精准扶贫的推进构成挑战[14]。有的学者以某市“三告别”过程为案例分析了扶贫开发的模式和路径,为西部地区的反贫困路径选择提供了现实参考[15]。目前许多研究者所获取的精准扶贫官方性资料基本上大同小异,有真正农

8、村实地调沓论据支持的精准扶贫研究还比较少,其研究广度和深度存在着不足。既有精准扶贫研究至少还存在如下问题:一是从研究方法上看,规范性研究比较多,以事实说话的研究相对少。精准扶贫政策属于公共政策,公共政策研究更多的应该是用数据说话,但是我国的精准扶贫政策研究较少有用数据来考察政策的执行成效、政策作用成效,大多数的研究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