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三伏贴技术操作规范

冬病夏治三伏贴技术操作规范

ID:21962713

大小:583.52 KB

页数:73页

时间:2018-10-21

冬病夏治三伏贴技术操作规范_第1页
冬病夏治三伏贴技术操作规范_第2页
冬病夏治三伏贴技术操作规范_第3页
冬病夏治三伏贴技术操作规范_第4页
冬病夏治三伏贴技术操作规范_第5页
资源描述:

《冬病夏治三伏贴技术操作规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冬病夏治(三伏贴) 技术操作规范常州市中医医院张建明文件依据ZYYXH/T176-2010《中医养生保健技术操作规范(Ⅱ)穴位贴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概述1.“冬病夏治”疗法“冬病夏治”是中医学防治疾病的一个特色疗法,它根据《黄帝内经》中“春夏养阳”的原则,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体表经络中气血旺盛的有利时机,通过中药内服外敷、针灸推拿等方法来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使一些宿疾得以恢复。“冬病夏治”体现了中医学传统的“治未病”思想,反映了人与自然相协调的整体观念和对疾病重视预防为主的理念。2.“冬病夏治”的机理冬病之发生

2、,主要因为素体虚寒,而又外受寒邪,其病因为“阳虚感寒”,故“寒”为病之本。从小暑至立秋(盛夏三伏天)是全年气温最高,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候,借着天人之阳盛之时,趁疾病缓解之期,采用温热助阳的药物(包括内服和外用)对阳虚之体进行治疗,取同气相求之理。用两阳相加之法,使体内阳气充足,抗病御寒能力大增,祛除体内沉寒痼冷之宿疾,以达到不发病或少发病的目的。3.“冬病夏治”的方法冬病夏治的方法很多,有针灸、拔罐、刮痧、推拿、穴位贴敷、薰洗等多种外治法,尤以穴位贴敷、化脓灸和药浴运用最多,内取药中有汤剂、丸剂、片剂等。还有药膳、食疗和体育疗法等等。经历代中医学家的

3、反复实践、反复研究,证明于炎热夏季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冬天发作或容易发作的疾病疗效显著。冬病夏治理论源流“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上医治未病之病,中医治将病之病,下医治已病之病。”—孙思邈冬病:冬天容易发作或者容易加重的一类疾病(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风湿关节炎等)此类疾病发生的根本:1、寒伤阳气2、病邪伏留夏治:①时间:夏至后三伏天期间②方法:通过中医传统方法(饮服汤剂,穴位贴敷,针刺拔罐)③治则:振奋阳气,驱除邪气④目的:减少疾病在秋冬季的发作次数或减轻发作程度,乃至

4、不再发病三伏贴三伏贴是中医的一种贴敷疗法,运用冬病夏治的中医理论,利用每年农历夏季三伏对特定穴位进行贴敷,使药物持续性刺激穴位,疏通经络,调节脏腑功能,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效果。三伏贴渊源:白芥子涂法(冷哮证)明末清初•张璐《张氏医通》白芥子涂法最早将古代天灸疗法与三伏天治疗相结合白芥子涂法(冷哮证)白芥子净末一两延胡一两甘遂、细辛各半两共为细末入麝香半钱,杵匀,姜汁调涂肺俞膏肓百劳等穴。涂后麻瞀疼痛,切勿便去,候三柱香足,方可去之。十日后涂一次,如此三次,病根去矣。张璐•《张氏医通》三伏贴 技术操作规范一、指导原则1.适应范围“三伏贴”主要适

5、用于反复发作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也可用于以反复发作、冬季加重为临床特点、中医辨证为寒证的其他疾病。严禁为追求经济效益不合理扩大使用人群。2.适应病种肺系疾病:体虚感冒、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咳嗽、变应性鼻炎、反复呼吸道感染心脑疾病:冠心病、脑血管病(证属寒凝经脉者)胃肠疾病: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证属脾胃虚寒者)妇科疾病:月经病(如月经不调、痛经证属寒凝胞宫者)肾系疾病:慢性肾病(属肾阳虚、阴寒过盛者)风湿病: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证属寒邪闭阻、肝肾亏虚者)骨科疾病:颈椎病、腰椎病、退行性骨关节病变(证属阴

6、寒内盛、经脉瘀阻者)注:三伏贴针对的是反复发作冬季加重的慢性病,是预防为主的治疗措施,并非是立竿见影的治疗方法,许多疾病需要连续治疗3年或更长的时间才能见效。所以,患者要至少坚持贴3年。如果不愿意长期坚持治疗的患者切莫盲目跟风。3.贴穴注意事项穴位贴敷前要详细询问病史,对贴敷药物过敏者切勿使用本方法。贴敷后应注意观察皮肤有无过敏、皮疹及糜烂溃破现象,一旦有不适情况,立即停用。4.穴位选择原则多选用具有治疗和保健作用的穴位。贴敷时取穴不宜过多,每次穴位总数以6~8个为宜,一般不超过8个;可采用几组穴位轮换交替使用的方法,每次贴敷一组穴位。同一穴位不宜连

7、续贴敷或贴敷时间过久,以免过度药物刺激,造成皮肤损伤。5.药物保存药物宜现配现用,剩余的药物不可放置过久,应密闭、低温保存。二、准备工作1.药物的选择“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理瀹骈文》)在应用时常选用补阴壮阳、益气活血、温经通络、引邪外出的药物,以达到增强人体正气,驱除邪气,提高抗病能力,预防疾病发作的目的。与内服药物相比,穴位贴敷用药还有以下特点:通经走窜、开窍活络类芳香通络作用,能够率领群药开结行滞,直达病所,拔病外出冰片、麝香、丁香、薄荷、樟脑、皂角、乳香、没药、花椒、肉桂、细辛、白芷、葱白、韭菜籽此类

8、药物易耗伤人体气血,不宜过量使用。刺激发泡类药物对皮肤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可使局部皮肤充血、起泡,能够较好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