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955521
大小:47.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0-25
《《太平广记》中异僧形象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安阳师范学院本科学生毕业论文《太平广记》中异僧形象研究作者刘兵院(系)文学院专业汉语言文学年级2006级本科学号06011143指导教师刘楷锋日期2010年5月学生诚信承诺书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安阳师范学院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所使用过的材料。所有合作者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签名:日期:论文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安阳师范学
2、院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签名:导师签名:日期:《太平广记》中异僧形象研究刘兵(安阳师范学院文学院,河南安阳455002)摘要:异僧卷是《太平广记》佛教类篇目中的一个分目。本文欲在中外文化冲突与融合的大背景下,通过异僧与正常僧人的对比,在整体把握异僧群体概况的基础上,对其形象、异僧出现的社会历史背景加以分析、阐述,并期望在更深的层次上探讨一下异僧形象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关键词:《太平广记》;异
3、僧;形象研究;影响一、异僧群体概况《太平广记》中自卷八十七至卷九十八为异僧卷,共十二卷,七十一篇。其中以“主角”身份出现的异僧共计七十一位(文中亦有几位稍略提到的异僧,如《杯渡》篇中,朱灵期于岛上遇到的异僧等,本文暂不论述),在这里主要通过横向、纵向的比较对异僧这一群体形象做一个整体的把握。据统计,其国别与所占比例如下表:表一:《太平广记》异僧卷中异僧的国别、人数及所占比例统计表国别中土西域天竺南海谯国交趾不详人数(人)475411112所占比例66.2%7%5.6%1.4%1.4%1.4%16.9%由上表我们可以看出,在有国
4、别的僧人中,中土僧人所占的比例最高,达66.2%,西域与天竺僧人次之,分别占7%与5.6%,而“不知其何所自”的僧人也占有不小的比例,为16.9%。从异僧卷整体观之,中土的僧人虽多,但多集中于佛教传播的鼎盛阶段,这也是符合佛教发展过程中的阶段特征的。其中具有鲜明代表性意义的异僧多为异域僧人,如佛图澄等,这也许和大众对异域僧人过多的关注有关,他们异域色彩的背景更容易引起大众的注意。而异僧们之所以出现“不知其何所自”这一情况,我个人认为,这不仅是传奇故事在长期流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情况,也与传奇故事在创作过程中创作者的有意为之不无关
5、系。异僧所处时期的具体情况如下表:表二:《太平广记》异僧卷中异僧所处时期、人数及所占比例统计表时期汉朝魏晋南北朝隋唐人数(人)21653所占比例2.8%22.5%74.6%通过上表异僧人数的变化以及对异僧卷整体的把握,我们不难发现各个时期异僧人数的变化及异僧所表现出的“异”的侧重点与佛教在中国传播过程中不同时期所侧重的方面有着相当大的一致性。异僧卷中汉代的高僧有两个,即卷八十七的释摩腾与竺法兰,二人皆为天竺僧人。在《释摩腾》、《竺法兰》篇中,主要讲二人为弘佛法所做的艰苦卓绝的努力,如克服山阻水隔、流沙等一系列困难来到中国以及翻
6、译佛经的事迹等等。此时着重描述的是他们的学识和弘法过程中的担当精神等,几乎没有涉及到法术之类。佛教的传播者此时的注意力并没有集中到降妖除魔上。正如吴光正先生所说的那样:“佛教初传入中国时,尽管中国人以道释佛,佛教中人也自诩佛法无边能够降除一切妖魔,但是佛教徒的兴趣并不在于降妖除魔,而在于如何解救现实问题,即与中华伦理相斗争相融合以解决自身生存问题。”[1]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这样说,此时的异僧之异是中土人对于异域僧人少见多怪的“异”,或者是对异域文化的一种新奇感。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异僧形象较汉代有了很大改变,不再以传播佛法的艰辛
7、和僧人的博学为主要描写对象,开始向奇行异术方面转变。这一转变在卷八十八《佛图澄》中表现的尤为明显,《佛图澄》虽然开篇也讲了他“清真好学,诵经数百万言,以晋怀帝永嘉四年来适洛阳,志弘大法。”但接下来作者笔锋一转,开始用大量的篇幅讲他在法术方面的异能,如“善念神咒,能役使鬼物。以麻油杂烟灰涂掌,千里外事,皆彻见掌中,如对面焉,亦能令洁斋者见。又叫听铃音以言事,无不效验。”这说明,同样是为“弘大法”,面对当时纷乱动荡的社会局面,此时的僧人在弘法的方式、策略等方面都有所改变,已开始有意利用法术等方式来增强佛教的神秘性,如佛图澄见石勒太
8、过暴戾,想劝其少杀生,在见到石勒时,就决定“以道术为教”,并在以后施展了很多的法术。最后在弘法方面打开了局面:“受业追随,常有数百,前后门徒,几且一万。所历州郡,兴立佛寺八百九十三所,弘法之盛,莫与先矣。”这种改变在《释道安》、《鸠摩罗什》等篇中也有相关的叙述,在此就不一一列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