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全史-060-宋、辽、金、夏艺术史

中国全史-060-宋、辽、金、夏艺术史

ID:21952983

大小:276.50 KB

页数:80页

时间:2018-10-25

中国全史-060-宋、辽、金、夏艺术史_第1页
中国全史-060-宋、辽、金、夏艺术史_第2页
中国全史-060-宋、辽、金、夏艺术史_第3页
中国全史-060-宋、辽、金、夏艺术史_第4页
中国全史-060-宋、辽、金、夏艺术史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全史-060-宋、辽、金、夏艺术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国全史-060-宋、辽、金、夏艺术史《中国全史》 060/一百卷 史仲文胡晓林  本卷提要  本卷为宋、辽、金、西夏艺术部分,共分八个部分,阐述宋、辽、金、西夏在绘画、书法、工艺美术、建筑、雕塑以及戏剧、音乐、舞蹈、杂技等方面的发展史况。又以宋朝为主,并侧重绘画和书法这两种主要的、最能映射出时代文化之光的艺术形式。在表述方法上,则以时序为经,以艺术家的活动和成就为纬,勾画出这一时期各种艺术的活动风貌和流变轨迹。宋代是中国历史进程中的由中古向近古过渡的重要阶段,这期间的艺术在内容、形式及风格上都有着这一时代独特的品性和价值,它为后来各朝各代的艺术发展提供了优秀的典范和宝贵的启示

2、。  一、宋辽金夏艺术概述公元960 年初,五代后周禁军首领赵匡胤在陈桥发动兵变,推翻后周政权,结束了五代的封建割据局面,自立为帝,改国号为宋。宋王朝在加强中央集权保持社会安定的同时,在恢复经济方面推行了许多新政策,使中原的经济、文化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商业、手工业一时呈现出空前的繁荣景象,并极大地促进了绘画、工艺美术等艺术门类的兴旺与进展。为适应日益壮大的市民阶层的需要,艺术与群众间的联系更为密切了。如城市建筑风格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打破了坊与市的严格界限;寺庙壁画和雕塑开始趋向于适应一般市民的欣赏爱好,供人欣赏的案头摆设之类的小型雕塑深受青睐并有了显著发展;年画等节令性绘画正在

3、兴起;工艺美术的样式更为丰富,生产技术与规模皆远非过去可比。宋代的五大名窑(汝、官、哥、钧、定)和北方民间窑系的飞跃发展则更为突出地显示了当时工艺美术的造诣与成就。  宋代由太祖赵匡胤起,几乎诸朝皇帝都热心文艺、笃好书画,统治阶级及上流社会的爱好习尚,也促成了宫廷美术与士大夫美术的活跃。除宫廷、贵族、显官沿袭唐以来的旧风,大量收藏古画,并以古、今绘画为宫室陈设装饰外,绘画也更广泛地在不同阶层中普及。从大量的宋人的诗文、题跋、笔记中可以看到,士大夫、文人收藏古今绘画或为之题诗作跋的远比唐代多,以致成为一种新的时尚。这种风气又扩大到民间,在北宋都城和一些繁华城市中,连茶楼酒店等商店

4、中都张挂绘画作品,有的竟是大名家的作品。这种时尚无形中对宋代绘画题材、形式、风格的发展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绘画题材上,宋代与唐代有着明显的不同,唐代宗教的盛行而使宗教画成为绘画中的主流,宋时经济的繁荣和文化科学上的进步,使人们更加注重现实利益和眼前享受,在人口稠密的大城市,其紧张、繁忙、喧闹和劳累的日常生活限制了人和自然的接触,向往自然、介入自然、融于自然成为人们心理上强烈的渴望,于是,能起着"卧游"作用的山水画和花鸟画日渐成为受欢迎的题材。像前面提及的商店、茶楼、酒肆和居室中"装堂遮壁"的绘画,既然是以吸引主顾、愉悦宾客为目的,所以题材多为山水、花鸟、杂画等赏心悦目装饰

5、性强的作品,而不再是与那些商业、游乐气氛格格不入的宗教画或"成教化、助人伦"寓箴规的作品。这风气又反过来影响着宫廷和上流社会,所以北宋中期后,宫廷、官府中的画也以欣赏性、装饰性强的作品为主了。邓椿在《画继》中所说"近世画手少作故事人物,颇失古人规鉴之意",正是说明了宋代绘画题材发生了重大变化。可供欣赏的表现自然景物之美的山水、花鸟画取代了宋以前的以宗教人物题材为主的画作而成为当时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并且,宋代成为一个以写实风格为主而艺术品格极高的山水、花鸟画的极盛时代。  宋代的画家,大体可分为民间职业画家、画院画家和士夫文人画家三类。由于城市繁荣而导致社会对绘画作品需求的

6、加大,使职业画家数量大增,绘画商品化也成为势所必然。史载汴梁潘楼酒店下有书画夜市,大相国寺庙会有书画市。汴梁已有画家的行会组织,一些介于画家和手工艺人之间被士夫文人称作"画工"的,一方面其技艺大部分不如画院画家,另一方面,也因受传统束缚少而在艺术上常有创新的萌芽,则成为宋代绘画成长的先声和基础。  宋代各朝都设翰林图画院,是承袭五代后蜀和南唐的做法,其庞大阵容和完善的建制在我国历史上无与伦比。翰林图画院都由太监管辖,是宫廷服务机构,画院承画宫廷所需各种画件,还要为皇家建筑工程去画彩画。画院职称分为四级,即待诏、艺学、祗候、学生。画院画家的待遇和地位比民间职业画家高,得皇帝赏识的

7、还可成名并提升,资深者又转任杂流小官,但一般贵官、士夫仍以"画工"看待他们。文人出身的画家是不屑于进入画院的。画院画家作画必须适合宫廷趣味。在北宋绝大部分时间里,画院崇尚工笔写实,描绘真实细腻、风格工致富丽,时人称为"院体"。宋代的宫廷绘画以其丰富辉煌的艺术创作,成为宋代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绘画史上有其重要的地位。  北宋后期,苏轼、米芾等提倡"士夫画",此后文人画家出现亦有意和职业画家"两水分流",但"士夫画"的理论并不能为文人画家全部实践,文人画家对北宋一代绘画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