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性—道德主体的人性特征

精神性—道德主体的人性特征

ID:21945831

大小:5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5

精神性—道德主体的人性特征  _第1页
精神性—道德主体的人性特征  _第2页
精神性—道德主体的人性特征  _第3页
精神性—道德主体的人性特征  _第4页
精神性—道德主体的人性特征  _第5页
资源描述:

《精神性—道德主体的人性特征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精神性—道德主体的人性特征摘要:道德主体本性中的精神性的,体现着道德主体的自我认知和道德主体的道德活动,从哲学、伦理、宗教信仰方面认识人性的精神性是深入了解道德主体的关键。精神性是道德主体的人性特征,有助于自觉提升主体素质,建立美好社会,使道德主体个人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关键词:道德主体;精神性;人性特征    以分析人性的精神性来认识道德主体,是道德主体从本原上认识自我和自我定位的需要。作为道德的创造者和体现者,道德主体对自我本性的认识和认同与其道德观念、价值选择、道德行为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不仅对道德生活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也影响着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发展。    一、关

2、于人性的精神性探讨    人性从某种角度来说,可以理解为人作为类的最初本性,与人的产生是同步的,也可以理解为人作为个人生而具有的本性。多数学者是从人性的自然性尤其是人的社会性(社会性是人之为人的最本质的属性)认识人性的。由于道德主体的人性不只关系到善恶问题,还关系到道德主体对人的全面性认识、本质性认识、甚至超越性认识等一系列问题。所以,本文着重从人之为人的内在精神性的角度来探讨道德主体的人性这一问题。  理性是西方人性论所侧重的人的精神本性。在古希腊人看来,生命是肉体和灵魂的统一,灵魂比肉体更为重要。亚里士多德根据灵魂的不同,把生物分为植物、动物、人类三个等级,人类灵魂除了包含动植

3、物灵魂的机能以外,还具有思维的机能。这理性思维的机能是人区别于其他生物的本质。因此,亚里士多德说“人是理性的动物”。把理性看做是人的本质,用理性来区别人与物,是古希腊哲学家普遍一致的主张。到了近现代,培根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笛卡尔提出“我思故我在”进一步高扬了人的理性,启蒙运动从兴起至今,大大推进了人类生活的理性化进程。  如果说西方人把理性作为人的根本特征,中国传统文化则把德性作为人的根本特征。中国古代对人性的认识是围绕着善恶展开的,他们认为,人与动物的区别不在于人有理性而在于人有德性。从伦理、道德的角度规定人的本质是儒家的一贯主张,仁、义、礼、智是人成其为人的四端,其中,“仁

4、”是核心。由于以德性作为人的本质,中国历代哲人所关心的主要问题是个人的身心修养和社会的治理,所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成为中国“贤人”的人生目标,这与西方的“智者”有所不同。中国人虽然也讲智慧,也讲理性,但理性是从属于德性的,是在德性支配下的活动。人既然是德性的存在,就应该以德性来规范自己,过一种以德性为依据的生活。  孔子说“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生和死不是生命主体所能选择的,富(金钱)和贵(权势、位)也不是生命主体的意愿所能得的,但是,“为仁由己”。所以,孔子以道德品格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孔子深知理性的局限和受动性,宁肯选择道德领域的主导权和自由(“为仁由己”)。所以他视生

5、命主体为道德主体而终其一生。  灵性也是精神性中的一部分,是宗教特别关注的领域。基督教的《圣经》对人、灵性、德性和理性的来源都作了交代,《圣经》除了直接颁布道德律令外,还通过对以色列历史上的政治人物、宗教领袖、平民生活的记载,向人们启示了道德的来源、成圣的途径、德性的标准等等,其道德观念和行为标准极为明确,道德启示也颇丰富。以灵性而论,基督教认为,人的灵性源于神,上帝在他所造的第一个人——亚当的鼻子里吹了一口气,他就成了有灵的活人。灵性表明人有接受善恶的能力、认知世界的能力、选择的权利及承受选择后果的必须等特性。上帝赋予人自由意志去选择,但是,始祖却选择了犯罪,使所有从人而生的人都

6、有恶性。然而上帝赋予人自由意志并没有过时,人作为道德主体仍是在选择中表现出善与恶的,若是选择跟从上帝就是选择善,若是选择随从世界就是选择恶。  康德是融理性、德性、灵性为一体的最著名的思想家。康德高度重视人,不仅把人的理性置于首位,使之在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中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他还强调理性与德性的统一,主张把人当做目的,而不只是当做工具或手段,他认为,人作为理性的存在,既是道德的立法者,又要服从道德行事,这是“善”,是“德”,即德性,如果人人都这样,那就形成了一个目的国,但这只是一个理想;他又认为,人的本性中有自然性,人要追求尘世的幸福快乐以满足自然欲求。实践理性追求德性与幸福、理

7、想与现实的统一,这种统一也就是“至善”,是人性的完善,但在现实世界上这是难以达到的。康德认识到理性、德性的局限,为了实现至善,又把眼光转向了灵性。康德提出“实践理性的假定”:意志自由、灵魂不朽、上帝存在。意志自由是道德的前提、基石;灵魂不朽使人格无止境地延续下去,使趋向道德圆满的无止境的进步得以可能;上帝存在则使道德律与自然律、自由与必然、道德与幸福结合起来,保证至善的实现。这样,康德就把道德引向了宗教,或者说宗教成了道德的归宿[1]。  道德主体中的精神性不只是理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