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地缘性贫困困境及治贫路径探析

农村地缘性贫困困境及治贫路径探析

ID:21942345

大小:69.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10-25

农村地缘性贫困困境及治贫路径探析_第1页
农村地缘性贫困困境及治贫路径探析_第2页
农村地缘性贫困困境及治贫路径探析_第3页
农村地缘性贫困困境及治贫路径探析_第4页
农村地缘性贫困困境及治贫路径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农村地缘性贫困困境及治贫路径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农村地缘性贫困困境及治贫路径探析内容提要:文章基于农村贫困人口分布的地理空间变化,描述了地缘性贫困特征的显现和显著化问题;从贫困聚居、贫困生成及返贫等方面分析了地缘性贫困的表现特征;从生计资源状况、市场机会与利益、具有可替代性的人力资源和政策手段等方面论证了自然环境条件阻抗所造成的贫困因素累积问题和治贫路径障碍,探讨了治理地缘性贫困的现实路径及政策措施。  关键词:地理环境条件;地缘性贫困;劳动力流动  :F303:A:1003-4161(2012)04-0104-0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治穷减贫工程成就显著,全国范围内普遍性

2、的绝对贫困为主的状态已成为历史,按照低收入标准,2009年农村贫困人口减少到3597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为3.8%。同时,农村贫困的地理空间逐步向中西部地理环境条件脆弱地区收缩,贫困的发生、发展与地理区位、自然环境状况的相关性不断增强,相对于社会经济条件及其他贫困因素,地理环境条件对农村剩余贫困人口的影响更为深刻。因此,提出“农村贫困人口分布的地缘性问题”,把握地缘性贫困人口的生计状况,分析地缘性困境和治贫路径障碍,探讨解决“地缘性贫困”的有效措施,对调整和优化扶贫战略,统筹区域发展意义重大。本文研究主要基于对武陵山区西部开发范围贫

3、困县农村贫困调查和2002~2010年全国农村贫困抽样调查。前者属典型的地缘性贫困区域,后者由国家统计局农村司在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开展,调查样本包括了国扶重点县内5400个村,5.4万农户的资料,这592个贫困县就分布在中西部的深山区、石山区、高寒山区、黄土高原区和地方病高发区以及水库库区,几乎无一例外地分布在生态环境条件恶劣的地区,其调查结果是能佐证地缘性困境及治贫问题的。  一、农村地缘性贫困特征显现和显著化  (一)区域性贫困问题显现  1978—1984年,中国农村经济体制的成功改革推动了农村经济的超常规增长,期

4、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增长率高达16.5%,随之农村贫困人口从2.5亿人减少到1.25亿人,农村贫困发生率由30.7%%下降到14.8%。但由于各个地区在自然条件和社会发育程度等方面的差异,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动力的经济增长很快显现出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进而贫困人口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区域集中特点,东部的沂蒙山区、闽西南、闽东北地区,中部的努鲁尔虎山区、太行山区、吕梁山区、武陵山区,大别山区和井冈山区等,西部大巴山区、定西干旱山区、西海固地区、陕北地区、滇东南地区等成为贫困人口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这种区域性贫困问题已初现贫困人口分布的地缘

5、性特征。  (二)贫困人口分布的地缘性特征显著化  针对区域性贫困问题,1986年中国政府确立了区域型开发式扶贫战略,划定了18个集中连片的贫困带,确定了以县级区域为实施扶贫开发工作的基础,依托贫困地区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和重点项目带动,从1986年到1993年,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由1.25亿下降到8000万,占农村总人口的比例降到8.7%。虽然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格局尚未打破,但是贫困人口在地域分布上向中西部自然地理环境脆弱地区收缩的趋势已经十分明显,西北黄土高原区、西南喀斯特山区、西北极端干旱地区、青藏高寒山区以及中西部丘陵山区接

6、壤带覆盖的贫困人口比重达80.3%,贫困人口分布的地缘性特征趋势凸显。  基于新的贫困形势,1994年中央政府制定《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确定592个国家“八七”扶贫重点县,围绕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明确将种植业、养殖业和当地农副产品加工业作为扶贫开发重点,实施到村入户扶贫攻坚战略,到2000年底,农村绝对贫困人口进一步下降到3209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比例减少到3.4%,基本解决了以县为单位的区域连片绝对贫困现象。从地理空间分布变化来看,自然环境条件恶劣的乡、村覆盖了80%左右的剩余贫困人口,这些贫困村或村级连片贫困区除少部分集中于

7、中部山区,主要集中于内蒙古努鲁尔虎山地区、陕北地区、甘肃中部地区、宁夏西海固地区、秦巴山区、横断山区和西藏地区等,贫困人口分布的地缘性特征更为显著。  针对贫困人口在地域分布格局上的变化,新世纪扶贫开发的基本瞄准单位由贫困县转向贫困村,实施整村推进、农业产业化扶贫、劳动力输出转移培训及自愿移民等综合扶贫开发方案,但是导致贫困发生、发展的自然环境条件问题不是能够轻易改变的,在自然区域上剩余贫困人口向环境条件恶劣地域集中的趋势和事实仍然客观地存在着。据国内容提要:文章基于农村贫困人口分布的地理空间变化,描述了地缘性贫困特征的显现和显著化

8、问题;从贫困聚居、贫困生成及返贫等方面分析了地缘性贫困的表现特征;从生计资源状况、市场机会与利益、具有可替代性的人力资源和政策手段等方面论证了自然环境条件阻抗所造成的贫困因素累积问题和治贫路径障碍,探讨了治理地缘性贫困的现实路径及政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