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化学教学的中等学校教师以及能够从事化学教学

从事化学教学的中等学校教师以及能够从事化学教学

ID:21931273

大小:380.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10-25

从事化学教学的中等学校教师以及能够从事化学教学_第1页
从事化学教学的中等学校教师以及能够从事化学教学_第2页
从事化学教学的中等学校教师以及能够从事化学教学_第3页
从事化学教学的中等学校教师以及能够从事化学教学_第4页
从事化学教学的中等学校教师以及能够从事化学教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事化学教学的中等学校教师以及能够从事化学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纲0877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02055  中级有机化学               江苏教育学院编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一)课程性质和特点《有机化学》课程是我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化学教育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课,其任务是系统讲授有机化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为学生从事化学教学或研究打好坚实的基础。(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全课程以官能团为线索,按照链烃、环烃、芳香烃、卤代烃、醇酚醚、醛酮、羧酸、羧酸衍生物、含氮化合物、杂环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氨基酸和有机高分子的顺序安排教学内容,另外还穿插了光谱知识和周环反应的相应内容

2、,体系比较完整。每一章又主要讲述各类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和主要应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应考者达到以下要求:1.掌握重要类型的有机化合物的系统命名法。2.了解重要类型的有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3.掌握典型有机化合物结构、主要的化学性质、以及几类典型反应的反应历程。4,了解典型有机化合物的主要应用。5.理解异构现象及其产生原因,了解各种异构体在性质上的差异。6.掌握各类有机化合物特性官能团的转换及有机合成路线的设计方法和技巧。(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本课程是在完成高中化学之基础有机化学部分和大学阶段无机化学课程的学习后开设的课程。是对

3、高中有机化学部分基本概念的加深和拓宽,完善了整个有机化学的知识结构。本课程的学习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同时也是进一步学习材料化学、药物化学、精细有机合成、有机高分子等专业的桥梁。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绪论(一)课程内容本章简单介绍了有机化学及其有机化合物的概念、有机化学发展史。共价键的一些基本概念。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有机化合物的分类(二)学习要求理解共价键的一些基本概念:键长、键角、键能、偶极矩。了解共价键的断裂方式。了解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有机化合物的分类。(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领会:键长、键能与键的稳定性的关系;键的

4、偶极矩与分子偶极矩之间的关系。掌握路易斯价键式的书写方法。第二章烷烃(一)课程内容本章讲述了烷烃的同分异构现象、命名方法,烷烃的构型和构象,烷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二)学习要求理解并掌握烷烃的同分异构现象,碳原子的分类,常见的烷基以及烷烃的命名方法。掌握碳原子的sp3杂化,烷烃的构型,理解烷烃构象产生的原因及其稳定性。一般了解烷烃的物理性质。理解和掌握烷烃的自由基卤代反应、反应机理以及自由基的稳定性。(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领会:烷烃的普通命名法。物理性质。掌握:烷烃的同分异构现象,四种碳原子(伯、仲、叔、季)的分类。碳原子的sp3

5、杂化。烷烃分子的楔形透视式、锯架透视式和费歇尔投影式。烷烃的构象及其稳定性。过渡态理论。熟练掌握:烷基、烷烃的系统命名方法。烷烃的卤代反应。烷烃卤代反应的历程。卤素的活性顺序以及烷基自由基的稳定性。第三章烯烃(一)课程内容本章首先描述了碳原子的sp2杂化,并讲述了烯烃的结构、烯烃的同分异构和命名规则。在本章的重点内容----烯烃的化学性质中主要介绍了亲电加成反应及其历程以及碳正离子的稳定性、氧化反应及其在结构推导上的应用。最后还介绍了电子效应之一的诱导效应及其变化规律。(二)学习要求理解并掌握碳原子的sp2杂化、烯烃的结构、烯烃的同分异构

6、和命名规则。一般了解烯烃的物理性质。重点掌握烯烃的亲电加成反应及其反应机理、氧化反应及其在结构推导上的应用。掌握碳正离子的稳定性、影响烯烃稳定性的因素。掌握诱导效应的概念和应用。掌握常见烯烃的制备方法。(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领会:碳原子的sp2杂化。掌握:烯烃的系统命名规则。碳正离子的稳定性、烯烃的稳定性。烯烃的自由基加成反应。Α-H的自由基卤代反应。诱导效应的概念和应用。烯烃的制备。熟练掌握:烯烃的亲电加成反应及其反应机理、碳正离子的稳定性和马氏规则。氧化反应及其在结构推导上的应用。第四章炔烃二烯烃(一)课程内容本章首先在炔烃部分介

7、绍了碳原子的sp杂化和炔烃的结构,介绍了炔烃的系统命名法。在炔烃的化学性质中,重点介绍了加成反应、氧化反应以及炔化物的形成,介绍了在不同的还原剂作用下炔烃的还原反应。最后介绍了炔烃的制备方法。在二烯烃部分介绍了二烯烃的分类和命名、二烯烃的结构和稳定性,在其化学反应中,详细介绍了1,2-和1,4-加成反应,并由此引出了速度控制和平衡控制的概念;除此之外简单介绍了狄尔斯-阿尔德反应。本章详细介绍了电子效应之二的共轭效应的概念、特征以及相对强度的比较。(二)学习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应该在了解炔烃杂化轨道特征的基础上掌握其结构特征,并掌握其命名规

8、则。从结构特征出发,掌握其亲电加成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和端基炔烃的反应特点。最重要的二烯烃为1,4-丁二烯,通过对该化合物的结构特点的分析,应该全面了解共轭效应的概念、特征、种类以及相对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