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 重力和弹力

力 重力和弹力

ID:21898100

大小:5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5

力 重力和弹力_第1页
力 重力和弹力_第2页
力 重力和弹力_第3页
力 重力和弹力_第4页
力 重力和弹力_第5页
资源描述:

《力 重力和弹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学课题:力重力和弹力时间教学目标:1、理解力的概念,掌握重力、重心的概念。2、掌握弹力有无及方向的判断,掌握胡克定律3、能较灵活地运用本节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重点:力的概念及弹力教学难点:弹力有无的判断教学器材:教学过程:教学随笔5一.力的概念1.力的物质性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作用离不开物体。不论是直接接触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还是不直接接触,通过场发生的相互作用,不论是宏观物体间的相互作用,还是微观粒子间的相互作用,都离不开物体。单独一个物体也谈不上力。力的产生必须同时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两个物体,二者互相依存,缺一不可。在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要特别注意不要“添力”。判断是否“

2、添力”的方法之一就是看某个力能否找到施力物体,找不到施力物体的力是不存在的。例:有人认为,踢出去的足球还受到一个“踢力”的作用,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因为找不到“踢力”的施力物体。2.力的矢量性力是矢量。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是力的三要素。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的三要素叫力的图示。说明:画力的图示时,要先选定标度,再按比例画线段;画力的示意图时,线段的长短不要求按比例画,但要符合实际情况。例:如图,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的力的示意图。N应与F1差不多,f应与F2差不多,G应在对角线上。力的合成和分解按照平行四边形法则进行。3.力的相互性力总是成对出现的。而且这两个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

3、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但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施力物体同时是受力物体,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5(牛顿第三定律)4.力作用的独立性一个物体同时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其中某个力的效果不会因其他力的存在而改变。5.力作用的积累性力在时间上的积累(Ft)是冲量,使物体的动量发生变化;力在空间上的积累(Fs)是功,使物体动能发生变化。6.力的作用效果①.使受力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或:使受力物体产生加速度②.使物体发生形变如:弹簧受力发生形变、橡皮泥被捏瘪。注意:平衡力不会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但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7.力的分类①.按性质分: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磁力、核力②.按效果分:

4、拉力、张力、压力、推力、动力、阻力、向心力、回复力等③.按研究对象分:外力和内力。说明:内力和外力是相对的,与研究对象的选择有关。二.重力1、重力的产生: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2、大小:G=mgg:重力加速度g=9.8m/s2g=GM地/r2G=6.67×10-11Nm2/kg2r:物体到地心的距离。说明:1.离地心越远的地方,g越小。g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2.此式对其计算它星球上的“重力”加速度也适用。注意:重力实质上是地球对物体引力的一个分力,而引力的另一个分力提供物体随地球自转所需的向心力。重力与地球对物体的引力大小、方向均不同(两极除外)。一般情况下,可近似认为两者相等

5、。重力的大小只与m、r要关,与物体运动状态无关。在加速系统中,发生超重或失重时,只是物体的“视重”(对绳或弹簧的拉力、对物体的压力)大于或小于物体的重力,而物体的“实重”(mg)并未变。3、方向:竖直向下(强调:“竖直”)重力的反作用力是物体对地球的吸引力,作用在物体上,方向竖直向上。4.重心:重力的作用点。5形状规则、质地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在其几何中心。注意: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如:均匀球壳的重心在球心上。因为重心是一个虚拟的点。重力实际上是作用在整个物体上的,我们把它集中认为作用在重心上。三.弹力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会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弹力。1.产生

6、条件①.两物体直接接触;②.发生了弹性形变。2.大小F=kx(胡克定律)(强调:x是弹簧长度的变化量(伸长或缩短的量),而不是弹簧的长度)3、方向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沿物体恢复形状的方向。①.垂直于两物体的接触面,指向受力物体;②.沿绳子(或细线)方向,指向绳子(或细线)收缩的方向。4、几种典型的产生弹力的理想模型(《金版教程》P4)说明:轻杆的弹力方向不一定沿杆的方向。若论弹力,形变为要,弹簧弹力,公式求解,一般弹力,平衡求解,弹力方向,与面正交,轻杆弹力,注意方向。例:《金版教程》P5例3例:《金版教程》P11例3练习:《金版教程》P134四.弹力有无的判断(《金版教程》

7、P7)1.根据弹力产生的条件判断看两物体是否直接接触、是否发生了弹性形变。对于一些较简单的情况,可用此法。2.用假设法判断5欲分析一物体的接触处是否有弹力,可先假设没有接触物体,看看被研究的物体有怎样的运动或运动趋势。⑴若被研究的物体向原接触物运动或有运动的趋势,则两者间有相互挤压的弹力。⑵若被研究的物体远离原接触物运动或有运动的趋势,则两物体间有产生拉伸的力。例:《金版教程》P7例13.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必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