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力学第5章圆管流动

流体力学第5章圆管流动

ID:21866041

大小:2.93 MB

页数:43页

时间:2018-10-25

流体力学第5章圆管流动_第1页
流体力学第5章圆管流动_第2页
流体力学第5章圆管流动_第3页
流体力学第5章圆管流动_第4页
流体力学第5章圆管流动_第5页
资源描述:

《流体力学第5章圆管流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5章圆管流动一.学习目的和任务1.本章学习目的(1)掌握流体流动的两种状态与雷诺数之间的关系;(2)切实掌握计算阻力损失的知识,为管路计算打基础。2.本章学习任务了解雷诺实验过程及层流、紊流的流态特点,熟练掌握流态判别标准;掌握圆管层流基本规律,了解紊流的机理和脉动、时均化以及混合长度理论;了解尼古拉兹实验和莫迪图的使用,掌握阻力系数的确定方法;理解流动阻力的两种形式,掌握管路沿程损失和局部损失的计算;了解边界层概念、边界层分离和绕流阻力。二.重点、难点重点:雷诺数及流态判别,圆管层流运动规律,沿程阻力系数的确定,沿程损失和局部损失计算

2、。难点:紊流流速分布和紊流阻力分析。由于实际流体存在黏性,流体在圆管中流动会受到阻力的作用,从而引起流体能量的损失。本章将主要讨论实际流体在圆管内流动的情况和能量损失的计算。5.1雷诺(OsborneReynolds)实验和流态判据5.1.1雷诺实验1883年,英国科学家雷诺通过实验发现,流体在流动时存在两种不同的状态,对应的流体微团运动呈现完全不同的规律。这就是著名的雷诺实验,它是流体力学中最重要实验之一。图5-1雷诺(OsborneReynolds)实验图5-2雷诺实验结果如图5-1所示为雷诺实验的装置。其中的阀门T1保持水箱A内的水

3、位不变,使流动处在恒定流状态;水管B上相距为处分别装有一根测压管,用来测量两处的沿程损失,管末端装有一个调节流量的阀门T3,容器C用来计量流量;容器D盛有颜色液体,T2控制其流量。进行实验时,先微开阀门T3,使水管中保持小速度稳定水流,然后打开颜色液体阀门T2放出连续的细流,可以观察到水管内颜色液体成一条直的流线,如图5-2(a)所示;从这一现象可以看出,在管中流速较小时,它与水流不相混和,管中的液体质点均保持直线运动,水流层与层间互不干扰,这种流动称为层流(Laminarflow)。比如,实际中黏性较大的液体在极缓慢流动时,属层流运动。

4、随后,逐渐开大阀门T3,增大管中液体流速,流速达到一定速度时,管内颜色液体开始抖动,具有波形轮廓,如图5-2(b)所示。继续增大流速,颜色液体抖动加剧,并在某个流速(上临界流速)时,颜色液体线完全消失,颜色液体溶入水流中,如图5-2(c)所示;这种现象是液体质点的运动轨迹不规则,各层液体相互剧烈混和,产生随机的脉动,这种流动称为湍流(Turbulentflow)或紊流。上述实验是液体流速由小到大的情况,流速由大到小的实验过程是首先全开阀门T3,让水流在水管B中高速流动,形成湍流状态,然后适当打开颜色液体阀门T2,使颜色液体溶入水流中;然后

5、缓慢关小阀门T3,使液体流速逐渐降低,当流速减到某一值(下临界流速)时,流动形态就由湍流变成层流。这两次实验所不同的是,由层流转变成湍流时的流速要小于由湍流转变成层流的流速。实验表明,流体流动具有两种形态,并且可以相互转变。5.1.2流态判据上述实验告诉我们流体流动有层流和湍流两种流态,以及流态与管道流速间的关系,可以用临界流速来判别。通过对雷诺实验的数据测定和进一步分析,流态不但与断面平均流速有关,而且与管径、液体密度以及其黏性有关。归结为一个无因数——雷诺数(Reynoldsnumber)——作为判别流动状态的准则。雷诺数Re为(5

6、.1-1)式中――流体密度,kg/m3;——管内平均流速,m/s;——动力黏度,Pa.s;——运动黏度,m2/s;——圆管直径,对于非圆管为水力直径,m。水力直径可表示为(5.1-2)式中——过流断面面积。——过流断面上流体与壁面接触的周界,称为湿周长度。雷诺实验及其他大量的实验表明,与下临界流速对应的雷诺数几乎不变,约为(称为下临界雷诺数),而与上临界流速对应的雷诺数随实验条件不同在2320~13800的范围内变化。对于工程实际来说可取下临界雷诺数为判别,即:时为层流;时为湍流。由上述可知,流态不仅反映了管道内液体的特性,同时还反映了管

7、道的特性。雷诺数是判别流态的标准。5.1圆管中的层流运动圆管中的层流运动常见于工程实际中,在机械工程上尤其常用,如液压传动、润滑油管、滑动轴承中油膜的流动等。研究圆管层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5.2.1建立圆管中层流运动微分方程的方法第一种方法是基于纳维-斯托克斯方程(N-S)方程的简化分析,第二种方法是基于微元流体的牛顿力学分析法。前者只要根据层流特点简化即可,为应用N-S方程以后解决湍流等问题奠定基础;后者简明扼要,物理概念明确。第一种分析方法将在下一节中讲述,下面介绍第二种方法。5.2.1.1牛顿力学分析法管内流动的沿程损失是由管壁摩

8、擦及流体内摩擦造成的。首先建立关于水平圆管内流动的摩擦阻力与沿程损失间的关系;如图5-3所示,取长为,半径为r的微元圆柱体,不计质量力和惯性力,仅考虑压力和剪应力,则有得由于图5-3圆管层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