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学生厌学原因和对策研究课题

农村初中学生厌学原因和对策研究课题

ID:21860039

大小:4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5

农村初中学生厌学原因和对策研究课题_第1页
农村初中学生厌学原因和对策研究课题_第2页
农村初中学生厌学原因和对策研究课题_第3页
农村初中学生厌学原因和对策研究课题_第4页
农村初中学生厌学原因和对策研究课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农村初中学生厌学原因和对策研究课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农村初中学生厌学原因及对策研究课题一、课题来源近年来在农村教学实际工作中,每一位有责任感的教师都强烈感觉到现在的初中学生(特别是农村初中学校的学生)的厌学现象越来越严重,有厌学心理的学生人数也有逐年攀升的趋势。严重的是这种厌学心理就象是一种传染病,能够很快地在一个班级、一个学校甚至是一个地区蔓延,一旦染上这种厌学病,学生的心思和精力就都不在学习上了,就会问题百出,严重影响着学校教育目标的实现和教学质量的提升。更为严重的是因厌学而放弃理想、不思进取的学生越来越多,他们整天无所事事,无聊至极,于是要么终日逃学泡网吧游戏厅,要么到处惹事生非,打架斗殴,抽烟、

2、喝酒、逃学、赌博、耍流氓等恶习越积越多,一个个沦落为社会上的小痞子,目前我国的青少年犯罪比例正快速上升,而且初始犯罪的年龄越来越小,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十五、六岁的青少年占青少年犯罪总数的70%,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社会的和谐安定,令老师、家长感到十分头痛,到了非重视不可的地步了。没有一个老师希望看到自己的学生在课堂上无精打采,萎靡不振的样子;没有一个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沦落为社会上的小痞子。他们没有放弃,他们没有失望!老师们还在不厌其烦地做着学生的思想工作,企盼着能把那些心猿意马的学生的心重新留在课堂上;家长们还在大街

3、小巷穿梭寻找,想把自己孩子走散了的心灵再次拾回。可他们的不厌其烦和穿梭奔走收效甚微,到目前为止厌学现象不但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还有进一步加剧加重的趋势。现在一个不争的事实已经摆在了我们面前:学生厌学已经不再是一所学校,一个地区的现象,全国每一个地方都多多少少地存在着这一现象。是什么原因使得现在的农村中学生产生这么严重的厌学心理?产生这一现象的深层社会原因是什么?学生厌学现象的产生学校方面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厌学的内在心理因素又有哪些?可不可以探寻到一种科学有效适合本地区的克服学生厌学心理的对策?这些问题的科学解答对我国当前的素质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4、,特别是在推动我们邵阳地区的素质教育的发展,提高本地区素质教育质量方面一定会产生重要的作用。二、国内外研究现状据初步调查,同类课题在国内已经有不少的研究成果面世。但通过仔细研究发现,目前国内已有的相关研究理论都还在进一步的论证过程中,还没有一种理论能称得上是成熟的,已有的研究对学生产生厌学心理的原因分析的很不全面,有的仅从学校角度去分析,有的看到了这一问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但分析得不深刻,缺少科学性;到目前为止在国内更没有一套公认科学有效的克服学生厌学心理的对策。眼下全国各地区,各学校面对学生厌学现象基本上还是处在各自研究的阶段。当然,本课题的国外研究

5、现状现在我们还不是很清楚,还有待进一步查证。但我们还是有理由相信,本课题在我们邵阳地区很值得研究。因为只有我们自己才最了解我们的学生,只有我们自己才最了解本地区的社会现状,只有我们自己才最有可能找到最适合本地区的解决问题的办法。三、意义和价值近年来,我们邵阳地区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都或多或少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学生厌学现象,特别是农村初中学生厌学现象更为严重。学生厌学直接导致学校教学质量下降,辍学率上升,校风学风变差,家长对学校的信任度下降等后果。如果再不想办法对这一现象加以遏制,很难想象以后的教育会面临什么样的局面。因此我们认为,现在提出研究这一课题,是

6、一件很有现实意义、很有价值的事情。我们的研究至少会起到以下作用:1、 在我校形成一种教育科研的新风尚,促使我校的教学研究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2、 彻底转变我校的校风、学风,推动我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快速地向前发展,使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步入快车道。3、 在研究过程中培养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严谨、科学的工作作风,为以后的教育研究工作积累经验。4、 通过研究,找出学生厌学的各种原因,努力探寻科学对策,切实改变当前我校学生厌学的现状。5、 为改变农村学校学生厌学这一现状做大胆尝试。 四、课题界定本课题将以我校在校学生为研究对象,以国内同一领域的现有理论为基础

7、,结合本地区的社会人文实际通过各种手段全面研究分析学生厌学的复杂原因,努力寻找克服学生厌学心理的科学对策,彻底改变目前学生厌学成风的现状,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研究的重点是学生厌学与学校的关系和对策研究。五、课题研究目标1、掌握学生厌学的深层次原因;2、通过研究和探讨,改变学生厌学心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和方法;3、构建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学习,克服厌学心理的教学模式。六、理论依据   1、《教育学》关于“个体身心发展”的“多因素相互作用”理论。我们将运用这一科学理论去研究厌学学生的内在心理原因,努力探寻学生心灵深处的真正需要。   2、马斯洛心

8、理需要理论:一般的说,动机源于需要。需要是个人活动积极性的源泉。厌学学生的心理缺陷较多,对需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