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对台湾地区商业银行影响的经验及启示

利率市场化对台湾地区商业银行影响的经验及启示

ID:21858479

大小:34.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0-25

利率市场化对台湾地区商业银行影响的经验及启示_第1页
利率市场化对台湾地区商业银行影响的经验及启示_第2页
利率市场化对台湾地区商业银行影响的经验及启示_第3页
利率市场化对台湾地区商业银行影响的经验及启示_第4页
利率市场化对台湾地区商业银行影响的经验及启示_第5页
资源描述:

《利率市场化对台湾地区商业银行影响的经验及启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利率市场化对台湾地区商业银行影响的经验及启示  一、前言  2012年6月8日,央行在降息的同时,宣布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倍,贷款利率下限调整为倍,标志着中国利率市场化的大幕正式开启。时隔不到一个月,央行再次降息,并进一步扩大贷款利率浮动区间至倍。2013年7月19日,央行宣布,自2013年7月20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中国利率市场化再启程,与此同时,利率市场化的相关配套改革也在紧锣密鼓地推进。对大陆地区124家商业银行各年限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统计分析发现,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及农商行1年期存款利率全部上浮到顶,而国有

2、银行平均上浮%,其他各档次,以三年期为例,城商行及农商行平均上浮达到%,股份制行仅为%,而国有银行则采取基准利率,按兵不动。总体来看,迫于存款竞争压力,地方商业银行付息成本进一步增加,利差进一步缩窄。以南京银行为例,2012年末净息差%,比2011年同期下降了个百分点,而2013年上半年再降个百分点至%;同期,来自银监会二季度的统计数据表明,大陆地区银行业整体净息差水平从2012年末的%降至2013年6月末的%。  二、台湾地区利率市场化及其对银行业影响概述①  1975年,台湾地区开始放松利率管制,允许存款利率在原有《银行法》制定的最高限内自由

3、浮动,而贷款利率则由台湾地区银行公会议定幅度后报请台湾“央行”核定实施;1976年开始推行货币市场利率自由化;1985年则建立基本放款制度,逐步扩大放款利率上下限;1989年,台湾地区《银行法》修正案获得“立法院”通过,新《银行法》规定“银行利率应以年率为准,并于营业场所揭示”,从而取消了旧《银行法》关于“央行”核定存贷款利率上下限的规定。至此,历经14年,台湾地区银行利率实现完全自由化。利率完全自由化后,台湾地区各期存款利率随即出现大幅增长,不同期限涨幅在20%~50%之间。以台湾地区银行1年期定存利率为例,利率曾于1990—1991年间接近1

4、0%,较1989年4月初增长一倍,随后才逐步回落,至2000年左右重新回到1989年4月的最高利率水平,并于2001年后期开始下跌至3%左右,2001—2009年间1年期存款利率在%~%区间浮动(见图1)。考察存放款利率差可以发现,利率自由化初期(1989年),放款基准利率随着1年定存利率的强势上涨而上涨,并于1989年5月突破10%,随后随1年定存利率的回落而逐步回归至利率自由化前的水平,在这期间,放款基准利率与1年期定存利率差先是快速缩窄(-),随后逐渐回归至期初水平(-)(见图2)。    利率市场化给台湾地区银行业带来的是长期的低利率、低

5、利差环境。以台湾地区最大的银行台湾银行为例,其净利差从1997—2002年六年里的%~%快速下降至2003年的%,从2004年开始长期处于1%以下的低利差水平,总体的资产报酬率则长期处于%以下,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资产报酬率长期低于%①。这与大陆地区银行业3%左右的净利差水平、1%左右的资产报酬率形成明显的反差。因此,如果大陆地区存款利率放开从而实现完全的利率市场化,经历与台湾银行业相似的经营环境能否保证其持续、稳健经营值得我们思考,尤其是广大中小银行,依赖存贷利差的单一盈利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可能成为中小银行的“阿基里斯之踵”。探究台湾地区银

6、行业低利差环境下的生存模式、借鉴其生存之道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一)因应利率市场化及金融改革,推动组织流程优化,提升运营效率  整合内部流程、优化机构设置,成立各大利润中心,拓展重点业务,应对利率市场化及金融改革成为台湾地区商业银行的重要举措。从各大商业银行年报可以发现,无论是公营银行还是民营银行,无论是金融控股体制下的商业银行还是专营银行,纷纷在咨询顾问公司的协助下,依照业务拓展重点,将银行内部组织架构划分为企业金融、消费金融、财富管理、电子金融、信用卡及信托等六大利润中心,进行集约化经营、提高经营效率;与此同时,中后台设置风

7、险管理、授信管理、征信、债权管理部等风险管理板块,着力提升风险管理水平。  (二)多措并举强化金融服务手段,改善资金来源结构,降低资金成本  利率市场化使商业银行资金成本及资产收益更加客观反映市场利率变化[1]。利率完全市场化前期,因为资金来源的竞争压力,各大商业银行竞相提高各期限结构存款利率,以稳定原有或争取他行客户群体。对1年期定存的争夺导致该期限利率一路走高至10%上下,中期(1998—1999年间)虽然回落至6%,但仍然较完全市场化前增长近50%(见图1)。后期,随着各大商业银行积极向外拓展低息的活期性存款从而改善资金来源结构,1年期定存

8、利率开始逐步回归市场化前正常水平,并开始更加客观的反映市场资金供求状况。以台湾银行(代表性国营银行)及华南商业银行(代表性民营银行)为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