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855335
大小:5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5
《对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制度革新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对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制度革新的思考:F230文献标识:A:1009-4202(2011)03-233-02 摘要随着事业单位的不断改革及新政策、新规定的相继出台,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环境产生变化,会计准则及制度在内容上出现了许多新情况,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已越来越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必须对其进行改进,才能建立符合中国特色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关键词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 一、关于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基础的思考 现行的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规定,一般情况下,事业单位对经营性业务采用权责发生制作为记账基础,对于非经营性业务采用收付实现制作为记账基础,不进行成本核算。由于不计算成本,
2、难以对非经营性业务进行正确的使用绩效评价与考核。同时,实际工作中经营性业务和非经营性业务经常不易明确区分,这使得费用难以合理分摊,造成成本不能准确核算,不利于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和国家预算资金的有效使用,导致单位财务报告不能全面反映单位资金运动,会计报告的信息不够完整。 采用权责发生制作为会计核算的基础,从而,真实、准确地反映一个单位的实际财务状况和结果。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收入只有在事业单位提供服务时才加以确认,而且在事业单位接受服务以后,就应该将相应的业务确认为当期费用。只有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将应收未收的收入、应拨入实际未拨入的款项以及应付未付的费用全部纳入账内反映,充分
3、考虑各种市场风险,尤其是市场价格向下变动的资产,计提相应准备金,事业单位的财务报告才可能真实、完整地反映本单位的财务状况和运行成果。在此基础上,对事业单位财务状况和工作业绩做出的综合评价才能够更具有准确性、真实性和客观性,事业单位编制和执行的财务预算才能够更加有效地发挥财务控制手段的职能。 二、关于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原则的思考 谨慎性原则要求在会计核算时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也不得少计负债或费用。对于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上,现行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没有要求贯彻谨慎性原则,如对资产不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这样容易造成高估资产的价值,虚增资产等。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事业单位必将
4、引入市场机制,如果没有贯彻谨慎性原则,事业单位将因此面临更多的市场风险。 事业单位要适时引进谨慎性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这些原则对于会计信息使用者正确理解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三、关于事业单位的会计科目设置的思考 现行事业单位会计科目的设置,一是围绕事业单位日常开展事业活动所发生的收支事项而设置的事业收支核算科目;二是围绕事业单位为弥补经费不足而面向市场参与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收支事项设置的事业单位经营收支核算科目。现行会计科目体系虽然考虑了事业单位资金运作的一般规律,对事业单位走向市场可能出现的对外投资、非独立经营核算内容也
5、作出了规定,却忽略了市场经济体制下事业服务市场的资金运作的特殊规律,造成事业单位科目体系上的某些空白。由于制度没有设置这方面相应的核算科目,致使接收投资的各单位在这方面的账务处理随意性很大,如不加以规范,容易带来一定程度上的混乱。 应在事业基金总账科目下增设子科目即二级科目,以专门用来核算外单位投入的货币资金、材料及无形资产。 四、关于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核算的思考 目前,事业单位没有像企业一样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这种处理方式使得负债表反映的固定资产价值虚增,只能反映出固定资产的原值,反映不出固定资产的当前价值,也使固定资产的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支出与收入不能配比。《事业单位
6、会计制度》规定按事业收入和经营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修购基金,用于固定资产维修和更新。但事业收入和经营收入的取得与固定资产的维修和更新之间没有必然联系,按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修购基金不能如实反映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损耗程度。而且,由于事业单位在提取修购基金时要列入支出,购置固定资产时,也要列入支出,从而导致事业单位支出的虚增,影响应交所得税的真实性。 取消修购基金计提制度,建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折旧计提制度。购置固定资产时也不必按资金列支,可直接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资产类科目。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时,宜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借记“事业支出—折旧费”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
7、目。通过计提折旧,不仅可以较为客观地反映资产净值,还可以均衡支出,积累基金,将资产购置支出在若干会计期间平均分摊,减轻大型资产购置压力。 五、关于事业单位的会计报表 目前,事业单位会计报表,不仅无法反映事业单位预算的执行情况、无法揭示固定资产的净值、无法揭示支出的净值和,而且不利于信息使用者特别是单位内部管理者做出正确的财务决策。其后果是,在报表附注中对各项收支只反映实际发生数,而没有反映实际发生数与预算数之间的差异,这势必对信息使用者了解事业单位的预算执行情况极为不利,甚至造成误导;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