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853337
大小:4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25
《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松江区初三语文期末试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松江区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控初三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本卷共有20题。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不计分。第一部分阅读(87分)一、文言文阅读(共38分)考生注意:1.请从下列A、B两组中选择一组,完成1—6题。A组:供使用H版教材的考生完成。B组:供使用二期课改教材(试验本)的考生完成。请将选定的组号填入答题纸的指定处。2.7—10题为考生共做试题。A组:供使用H版教材的学生完成(一)默写(15分)1.⑴童孙未解供耕织,。⑵似曾相识燕归来。。⑶,路转溪头忽见。⑷?烟波江上使人愁。⑸《黄生借书说》中,表现作者借书心切的句子是。(二)解释下列
2、加点的词语(4分)2.忠之属也。属:3.未果,寻病终。寻:(三)阅读下文,完成4—6题(7分)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4.上述文字选自课文《》,作者是东晋著名田园诗人(人名)。(2分)5.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6.节选语段通过描写村中人的自述,反映了他们的美好愿望。(3分)B组:供使用新教材的学生完
3、成(一)默写(15分)1.⑴山河破碎风飘絮,。⑵沾衣欲湿杏花雨,。⑶,两朝开济老臣心。⑷,小桥流水人家。⑸《醉翁亭记》描写山间夏季美景的句子是。(二)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2.以其境过清清:3.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具:(三)阅读下文,完成4—6题(7分)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初三语文第4页共4页;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4.上述文字选自课文《》,作者是北宋文学家(人名)。(2分)5.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不以物喜
4、,不以己悲。6.“微斯人,吾谁与归?”一句,作者既表明自己也具有“古仁人之心”,同时又感叹。(3分)以下试题供全体学生完成(四)阅读下文,完成7-10题(12分)楚人隐形楚人居贫,读《淮南子》,得“螳螂伺蝉自障①叶,可以隐形”。遂于树下仰取叶。螳螂执叶伺蝉,以摘之。叶落树下,树下先有落叶,不能复分别。扫取数斗归,一一以叶自障,问其妻曰:“汝见我不?”妻始时恒答言“见”,经日②,乃厌倦不堪,绐③云“不见”。嘿④然大喜,赍⑤叶入市,对面取人物,吏遂缚诣县。①障:遮蔽。②经日:经过一整天。③绐(dài):哄骗。④嘿:通“默”,暗暗地。⑤赍(jī):携带。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⑴楚人居贫
5、居:⑵吏遂缚诣县诣:8.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螳螂伺蝉自障叶,可以隐形。9.联系上下文可知,楚人“嘿然大喜”的原因是。(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10.这个故事告诫我们。(3分)二、现代文阅读(49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20分)最是读书滋味长①书籍是我们与古今中外圣人贤达沟通的最便捷的途径。如果我们愿意,可以与许多伟大的人物同处一室,日日为伴,聆听所言,交流无碍。故与书为伴,就犹如与知识为友,以智慧为师。左拉说:“我们不必羡慕别人的聪明,如果也要像别人那样聪明,那就是读书。”②其实,真正的聪明人不仅爱读书,而且会读书。王国维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
6、过三种境界。”这三种境界之谈,被视为治学的重要经验。第一境界,选准目标,高瞻远瞩;第二境界,苦心孤诣,废寝忘食;第三境界,豁然开朗,得心应手。这些都是颇具参考价值的意见。③读书需做选择。书有高下之分,一个读书人应该有若干“看家”的书,无论怎样精简,也不要丢弃;无论怎样繁忙,总要随时翻阅。两汉宏文、唐诗宋词、元代杂曲、晚明小品中一些久经锤炼的篇什,不必很多,百余种足以使我们经常约会文化盛筵。一套《古文观止》,翻阅何止百遍。选家批阅数载,掏沙捡金,以千锤百炼之精神汇集千锤百炼之作品,什么时候读都会心驰神往。许多人心目中都有自己的经典,这些经典对人的一生有着深远的影响。这并非说我们可以忽视新知识
7、、新文化、新文明,而是说新书往往要经过历史的沉淀,才会显示其价值,才能引为知己,成为“看家”的好书。书海无涯,以有限生命畅游无限书海,就要细加zhēn酌。初三语文第4页共4页④读书。散文家毛姆说,读书必须是一种享受,而不应是为了应付考试,或者硬着头皮办差。当然为应考而读也不能算错。无论是经典之籍,还是时事手册,用心读和不用心读,效果完全不一样。用心读,则学以穷理,问以解疑,问前须学,学后要思,即古人所说的“好学深思”,效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