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850902
大小:4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5
《基于cdio实践教学模式的地方特色教材开发案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基于CDIO实践教学模式的北仑职高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地方特色教材开发案例一、实施背景: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理念目前宁波的各种职业教育模式,“学历本位”和“技能本位”都明显缺少对复合式人才综合素质、职业修养、职业道德和思想教育等内在精神培养的关注。人才培养不能矫枉过正,更不能偏离育人的根本宗旨。在人才培养模式中,如果没有关于职业道德修养的体现,那么培养出来的人才哪怕专业知识水平和技能实践能力再高也无济于事。至于职业经验的传承,更揭示了宁波职业教育中存在的“做重复事、施无用功”的现象,职高学生学不到最近的技术、技巧、还需要长时间劳动去积累技能经验,这样几乎每个学生都要在毕业后走
2、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弯路”,才可以成为企业认同的人才。这使我们不得不质疑人才培养模式的不完善之处。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到“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无论何时,教育始终离不开,也脱离不了其“育人”的宗旨。任何一种教育,都应立足于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道德修养,即使是职业教育也不例外。在中等职业教育模式构建的过程中,文化素质的培养不应该被搁置一边,而应该被列为重中之重。职业学校的文化建设是强调通过深层文化的作用,用职业学校特有的无形文化力量,形成教职工和学生共同遵循的理想信念、道德规范、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只有先进文化和端正价值观氛围下建立的人才培养模式才是完整
3、的、合格4的人才培养模式。如果忽视文化的育人作用,教育只能是无根的浮萍。任何培养模式都不必等到实践检验的过程,便可预知其运行结果不会很成功,这其实是本末倒置的行为。技术上的不足可以靠学习和练习来弥补,但是道德品质和职业素养的缺失却是教育最失败的结果。二、主要目标:基于CDIO实践教学模式的职业教育创新内容基于CDIO实践教学模式的职业教育创新内容,如表1所示。表1CDIO实践教学模式的职业教育创新内容学校层面的创新内容企业层面的创新内容学生层面的创新内容1.专业课程建设相关内容:①专业课程内容的合理性②专业课程理论与实践的吻合度③专业课程体系的合理安排2.教学创新相关内
4、容:①课程教学内容的更新②教学形式的创新③教学创新素材的实践来源3.培养过程评价相关内容:①人才培养过程评价的计划性②人才培养方案的执行力度③人才培养方案执行情况的监督④人才培养方案执行结果的奖惩⑤人才培养方案动态改进措施4.人才培养方案具体操作相关内容:①人才培养方案运作的计划性②人才培养方案运作的1.职业道德相关内容:①对员工提出具体的爱岗敬业要求②对员工出台具体的诚实守信尺度③对员工采取具体的监督措施④对员工制定具体的服务社会规范条件2.技术能力相关内容:①对员工提出具体的专有能力相关要求②对员工限定具备实际操作能力的基本条件③对员工采取措施来促进专业技能的创新问
5、题3.专业理论相关内容:①对员工应制定具体的专业知识修养评价标准4.经验资格相关内容:①对员工提出具体的经验知识积累要求1.能力要素相关内容:①职业教育内容的合理性②职业教育内容与形式的协调统一③获得企业基本岗位的工作能力2.知识要素相关内容:①基本理论知识相关内容结构与传授形式的吻合度②在职业教育基础上,为获得更高学历而选择继续学习的机会③职业教育阶段有必要获得相关的技术资格证书3.关键技能相关内容:①从职业教育可以获得专业能力的培养②从职业教育可以习得从事任何职业都需要的适应能力③为获得从事任何职业都需要的核心能力,而选择的继续教育4相关制度③人才培养方案操作流程的
6、合理性④人才培养方案操作方法的科学性⑤人才培养方案运作措施的到位三、实际成果及效果:依托北仑国际大港的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地方特色教材开发在第三代港口向第四代港口全面转型的情势下,我们发现目前北仑职高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使用的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系列教材并不适应于当下时代背景的区域发展具体要求,忽略了中职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导致培养的学生与用人单位需求的相互脱节。我们开发的港口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教材在集装箱箱务管理、集装箱验箱技术、外贸仓储实务、集装箱码头业务等方面存在重大的空白,急需填补。目前人才需求方的岗位优势是港口物流岗位技术含量较高,工种多样,职业发展空间及企业需求
7、大,我们中职生完全可以胜任这些工作。1.开发地方特色教材的目标在进行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地方特色教材开发过程中,我们通过各种方式方法体现了特色教材开发的实际意义,而不仅以“教材”作为此次开发的终结,往后根据国家、行业、企业等宏观环境、中观环境、微观环境等的变化,加以动态修整、补充、完善。开发地方特色教材的目标如下:①探索出以“国际大港”为背景的地方特色教材建设的创新模式;② 紧紧依托“国际大港”,开展物流服务与管理教学,可以实现校企间的深度合作,增进学生对其生活背景下区域经济、社会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其就近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发展的使命感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