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解剖生理学实验指导

口腔解剖生理学实验指导

ID:21846952

大小:52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5

口腔解剖生理学实验指导_第1页
口腔解剖生理学实验指导_第2页
口腔解剖生理学实验指导_第3页
口腔解剖生理学实验指导_第4页
口腔解剖生理学实验指导_第5页
资源描述:

《口腔解剖生理学实验指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WORD文档可编辑牙体解剖生理学实验教程实验一牙体观察与外形测量(3学时)【目的和要求】牙体观察与测量是研究牙体解剖形态的方法之一,通过观察离体牙,熟练掌握各类离体牙的解剖特点,能正确认识和区分各类离体牙。通过测量,掌握牙体的测量方法,了解游标尺的使用方法。[实验内容]1.认识与观察离体牙2.测量牙体牙【实验用品】全口离体牙模型,游标尺,直尺,铅笔,模型牙。[方法和步骤]1.对照离体牙,复习牙的解剖形态特点,熟记各类牙的主要解剖标志。2.熟悉游标尺的使用,练习测量数值的读取(以mm为单位)。3.测量离体牙,具体测量的项目和方法如下:(前、后牙测量方法相同,分别见图2-1和图2-2)。

2、(1)牙体全长:从切端或牙尖顶至牙根尖的距离。(2)牙冠长:从切端或最高的牙尖顶至颈缘根方最低点之间的距离(图2.IA,图2-2A)。(3)牙根长:从颈缘的根方最低点至根尖的距离(图2-18,图2-2B)。(4)牙冠宽:牙冠近中、远中面最突点(接触点)之间的距离(图2-IC,图2-2C)。(5)牙颈宽:唇面颈缘处与近远中缘相交点之间的距离(图2.1D,[]2-2D)。(6)牙冠厚:牙冠唇面与舌面最突点之间的距离(图2-1E,图2-2E)。ABCEDFG技术资料专业分享WORD文档可编辑图2-1前牙测量方法A.牙冠长8.牙根长c.牙冠宽D.牙冠厚E,牙颈宽F.牙颈厚G.近远中面颈曲度E

3、FG图2-2后牙测量方法A.牙冠长8.牙根长C.牙冠宽D.牙颈宽E.牙冠厚F.牙颈厚G.近远中面颈曲度(7)牙颈厚:牙颈唇面与舌面颈缘上最低点的距离(图2.1F,图2-2F)。(8)近远中面颈曲度:从近中面或远中面颈缘在唇侧和舌侧缘交点的连线与颈缘最凸点之间的垂直距离(图2.1G,图2-2G)。将测量结果填入实验结果表中。4.根据测量数值,对照离体牙,分别绘出上颌中切牙、下颌第一磨牙各面的外形。[思考题]1.上颌中切牙和尖牙的鉴别要点是什么?如何区分上下颌的前牙?2.如何区分上下颌和左右侧的前磨牙?3.第一磨牙和第二磨牙的鉴别要点是什么?4.上下颌第一磨牙为三根时,其牙根的分布、形态

4、有何区别?【实验报告与评定】评定离体牙的测量结果和绘制的外形图。实验二上颌中切牙的雕刻(3学时)【目的和要求】通过对上颌中切牙牙体外形的雕刻,掌握该牙的解剖形态及其生理功能的特点;熟悉雕刻的方法与步骤,训练操作技术和工具的正确使用。[实验内容】1.雕刻刀的正确使用2.雕刻右上颌中切牙【实验用品】白蜡块(85mm×35mm×25mm)、上颌中切牙雕刻标本一套、雕刻刀、直尺、红蓝铅笔、垫板(玻璃板或硬纸板)。[方法和步骤]1.握刀的基本方法练习第一种握刀法:示指按于刀背,其余四指平握刀柄,手掌的小部分压住刀柄的远侧部。此种握刀法多在切蜡时用。第二种握刀法:将刀柄全部握在第二、三、四、五指

5、内,刀的根部位于示指的二、三指间关节技术资料专业分享WORD文档可编辑处。用刀时刀口向着雕刻者,对准蜡块,同时用左手握住蜡块,以握刀手的拇指顶住蜡块作支点。此种握刀法称为掌拇指握式,多用于修切牙冠各面(图2-3)。第三种握刀法: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和握钢笔的方法相似,称为握笔式(图2—4)。用拇指、示指、中指握刀,无名指和小指作支点。此种握刀法用于比较细微的雕刻,也可用中指作为主要的支点。2.蜡块雕刻图2-4握笔式(1)复习上颌中切牙各部位的数值(表2-1)。表2-1上颌中切牙解剖数值上颌中切牙平均值放大3倍值mmmm上颌中切牙平均值放大3倍值mmmm冠长l0.531.5根长l3.0

6、39.0冠宽8.525.5颈宽7.021.0冠厚7.021.0颈厚6.018.0近中颈曲度3.510.5远中颈曲度2.57.5(2)画出唇面外形线:取白蜡块,选光滑面,按放大3倍的数据,画出上颌中切牙全长、冠宽和颈宽的双边长方形,然后画一条冠宽的垂直平分线,再在长方形内标出冠长、根长和颈曲线高度,最后参考唇面观图形画出唇面外形图(图2-5A)。(3)初步形成唇面:从垂直方向逐步切除近中面和远中面的多余蜡块。留下的蜡形可比唇面稍大1mm,以便修改(图2-5B)。(4)画出近中面外形线:在近中面,标出冠厚、颈厚和颈曲线高度,画出近中面外形线(图2-5C)。(5)初步形成近中面:按邻面所绘

7、图形,从垂直方向去除唇、舌面多余之蜡(图2-5D)。(6)完成轮廓外形:在此基础上完成舌面和远中面的雕刻,削去各面多余之蜡,初步形成中切牙的轮廓外形。(7)完成牙冠各轴面外形:将各轴面角刮圆钝,并完成各轴面的合适外形高度及接触点。(8)完成切缘、切嵴和切角:切缘平直,远中略倾向舌侧,切嵴不宜太薄,近中切角近似直角,远中切角稍圆钝(图2-5E)。ABCD技术资料专业分享WORD文档可编辑EF图2.5上颌中切牙的雕刻A.唇面外形线B.形成唇面C.近中面外形线D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