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应以“生”为本

导学案应以“生”为本

ID:21838902

大小:53.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5

导学案应以“生”为本_第1页
导学案应以“生”为本_第2页
导学案应以“生”为本_第3页
导学案应以“生”为本_第4页
导学案应以“生”为本_第5页
资源描述:

《导学案应以“生”为本》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导学案应以“生”为本:“导学案”是教与学的相结合的载体,体现了“学教合一”的理念,体现了新课标的教学理念.笔者根据本校实施的情况从导学案的编写,导学案的使用以及使用效果三个方面进行案例式的实践与分析研究.  关键词:导学案;编写;课程标准  随着新课程的进一步实施,以“导学案”为载体的“学教合一”的课程教学改革成为一种有效的教学载体.导学案教学是指在上课时,老师和每个学生手中都有一篇导学案,课前学生按导学案预习,课上老师按导学案教,学生按导学案学,课堂笔记在导学案上记,课堂练习在导学案上做的教学模式.导学案既是教案,也是学案,它将课前预习

2、、新课导学、当堂检测、总结提升、学习评价和课外作业等教与学的要素有机地整合到一起,大大提高了常规教学的质量和水平.以下是笔者一年多来编写和使用“导学案”后的几点体会.  一、导学案的作用  “导学案”,是教师在一定的教育教学理念的指导下,通过对教材、学情的深入研究,精心编制的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和自主创新的材料依据,它主要包括每单元的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疑难信息点引、学习探索过程的学法指导、学能尝试测试、自我矫正反馈等环节.这种教学模式一改过去老师单纯的讲,学生被动听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

3、用,使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和谐统一,发挥最大效益.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导学案,认真阅读教材,了解教材内容,然后,根据导学案要求完成相关内容,学生可提出自己的观点或见解,师生共同研究学习.导学案把教案学案融为一体,以“导学、诱思”为基点.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较,其突出优点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学生的自学行为,注重学法指导,强化能力培养,并注重学生间的互助交流,把学生由观众席推向表演的舞台.  二、“导学案”内容的编写  1.“导学案”要注重探索  导学案的缩写要以学生的经验为基础,注重探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案例1:《二

4、元一次方程》的部分导学部分  课前准备  1.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  2.学校举行环保知识竞赛,规则如下:答对1题得4分,答错1题扣1分.小明在这次竞赛中回答了10个问题,共得25分.如果设答对了x题,则可列方程.如果设答对了x题,答错了y题,则可以列出两个方程:.  3.根据篮球的比赛规则,赢一场得2分,输一场得1分,在某次中学生比赛中,一支球队赛了若干场后积20分,问该队赢了多少场?输了多少场?这可以转化为数学上的问题,设该队赢了x场,输了y场,那么得方程:.  课堂活动  1.上面的列出方程有哪些共同特点,不同点?  二元一次方程的

5、概念:.  2.判断下列方程哪些是二元一次方程,哪些不是?  (1)x+3y=3z(2)2xy+y=7  (3)x+y+1(4)2(x+y)=1-x  3.请同学们编一道二元一次方程和一道不是二元一次的方程.  如此设计,大部分学生都能够轻松作答.而引例的作用起到了温故知新,层层深入,为引出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而作准备.  2.“导学案”要注重趣味性  案例2:《神秘的数组》  图1  古埃及人曾用下面的方法得到直角:如图1所示:他们用13个等距的结把一根绳子分成等长的12段,一个工匠同时握住绳子的第1个结和第13个结,两个助手分别握住第4

6、个结和第8个结,拉紧绳子,就会得到一个直角三角形,其直角在第4个结处,你能解释这是为什么吗?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感兴趣的数学问题,才能引起学生的重视,才能燃起探究的欲望.  3.“导学案”要体现思维的过程  用问题引导学生的学习过程,将知识目标细化、问题化,让学生在一步步的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成功与喜悦.在设计问题的过程中要注意问题的层次性和探究性,让学生在一串串的问题中达到升华与提升.  案例3:《用方程组解决问题》  国庆长假期间,某旅行社接待一日游和三日游的游客共2200人,收旅行费200万元,其中一日游每人

7、收费200元,三日游每人收费1500元.该旅行社接待的一日游和三日游旅客个多少人?  尝试  (1)有几个未知数?几个已知量?  (2)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数量关系你能找到吗?  (3)题目中的等量关系:  人数等量关系,  钱数相等关系.  (4)如果设接待一日游旅客x人,三日游旅客y人.根据题意,可列二元一次方程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