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834107
大小:86.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25
《2013年浙江政法干警考试:专业综合ⅰ模拟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http://zj.offcn.com/html/zhengfaganjing/2013年浙江政法干警考试:专业综合Ⅰ模拟试题考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须在答题卡和答题纸指定位置上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同时在答题卡上涂写考试科目和准考证号的信息点。2.选择题的答案必须涂写在答题卡相应题号下,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书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写在其他地方无效。3.填(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钢笔、签字笔或圆珠笔,涂写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4.考试结束,将答题卡、答题纸和试题本一并交回。一、单项选择题:第
2、1~40题,每小题1分,共4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试题要求。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1.李某将与其有私仇的王某打昏在地后逃跑,此时张某路过,见王某不省人事,遂将其所戴手表、钱物偷走。本案中()。A.李某、张某构成共同犯罪B.李某构成故意伤害罪,张某构成盗窃罪C.李某构成故意伤害罪,张某构成抢劫罪D.李某、张某共同构成故意伤害罪、盗窃罪2.虐待罪,是指对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经常以打骂、冻饿、禁闭、强迫过度劳动,有病不给治疗或者其他方法进行摧残、折磨的行为。根据定义
3、,下列不构成虐待罪的是()。A.李某的父亲经常生病,李某觉得其父已是知天命之年,所以也就不给医治B.某企业老板经常强迫员工过度劳动,克扣员工工资C.刘某看妻子不顺眼,经常对其进行毒打或关闭D.张某常使用体罚来教育调皮的儿子,有时还不让做错事的儿子吃饭3.紧急避险的情况下,行为人所造成的损害()。A.可以大于危险可能造成的损害B.可以等于危险可能造成的损害C.可以小于危险可能造成的损害D.特殊情况下可以没有限制4.甲明知自己的枪法很差,但为杀乙,置乙身边丙的生命安全于不顾,向乙射击。结果没有击中乙
4、,却打死了丙。对于丙的死亡,甲的罪过形式是()。A.直接故意B.间接故意C.疏忽大意的过失D.过于自信的过失5.关于危害结果的相关说法,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A.甲男(25岁)明知孙某(女)只有13岁而追求她,在征得孙某同意后,与其发生性行为。甲的行为没有造成危害后果B.警察乙丢失枪支后未及时报告,清洁工王某捡拾该枪支后立即上交。乙的行为没有造成严重后果C.丙诱骗5岁的孤儿离开福利院后,将其作为养子,使之过上了丰衣足食的生活。丙的行为造成了危害后果http://zj.offcn.com/ht
5、ml/zhengfaganjing/D.丁恶意透支3万元,但经发卡银行催收后立即归还。丁的行为没有造成危害后果6.下列行为中,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是()。A.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拐卖儿童B.强奸、抢劫、抢夺、放火、爆炸C.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D.抢劫、绑架、放火、爆炸7.犯罪的本质特征是()。A.犯罪是应受刑罚惩罚的行为,具有应受刑罚惩罚性B.犯罪是触犯刑律的行为,具有刑事违法性C.犯罪是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D.犯罪是触犯
6、法律的行为,具有违法性8.甲欲杀乙,误将丙当乙杀死,甲的行为属于事实上的认识错误的()。A.目标的错误认识B.手段的错误认识C.因果关系的错误认识D.行为偏差9.罚金刑的适用方式是()。A.只能独立适用B.只能附加适用C.既可以独立适用也可以附加适用D.只能并科适用10.从一般意义而言,犯罪客观方面的选择要件包括()。A.犯罪的行为、犯罪的结果B.犯罪的动机、犯罪的目的C.犯罪的故意、犯罪的过失D.犯罪的时间、地点和方法11.关于共犯,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为他人组织卖淫提供帮助的,以组
7、织卖淫罪的帮助犯论处B.以出卖为目的,为拐卖妇女的犯罪分子接送、中转被拐卖的妇女的,以拐卖妇女罪的帮助犯论处C.应走私罪犯的要求,为其提供资金、账号的,以走私罪的共犯论处D.为他人偷越国(边)境提供伪造的护照的,以偷越国(边)境罪的共犯论处12.甲乙丙三人共同去盗窃。甲负责望风,乙入室行窃,丙负责接应转运赃物,甲、乙、丙三人的共同犯罪属于()。A.简单的共同犯罪B.复杂的共同犯罪C.必要的共同犯罪D.有组织的共同犯罪13.乙在机场排队办登机牌,将行李车放在一边。乙排到柜台时距自己的行李车约有20
8、米远。甲被乙的行李车绊了一下险些摔倒,便高声问这车行李是谁的。见无人应答,以为是他人遗忘,就将车推走,将乙的行李据为己有。则甲的行为构成下列何种犯罪?()A.盗窃罪B.诈骗罪C.侵占罪D.属于民事侵权行为,不构成犯罪14.犯罪未遂与犯罪既遂区别的关键在于()。A.犯罪行为是否已经着手实施http://zj.offcn.com/html/zhengfaganjing/B.犯罪行为是否已经实施完毕C.犯罪行为是否已经造成犯罪结果D.犯罪行为是否具备了全部构成犯罪结果15.下列情形中,不属于《刑法》第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