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827672
大小:5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5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探讨【】随着预拌泵送混凝土的推广使用,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的施工工艺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本文主要从混凝土施工的前期准备工作,到混凝土浇注施工以及后期维护等方面,主要介绍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施工工艺,然后就主要存在的质量控制措施做了相应的探讨和阐述。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质量控制 1工程概况 某城市住宅区的一栋高层住宅楼工程项目,由主楼和裙房两部分组成,主楼地下2层,地上28层;裙房地下1层,地上6层。设计建筑面积72065m2,该工程结构形式为底层大空间剪力墙结构,六层
2、以下为框支结构,第六层设置厚板转换层,六层以上为短肢剪力墙结构。转换层板厚为1500mm,框支梁高分别为1800mm、1950mm,板顶标高为22.00m。梁的受力钢筋为直径32、36、40不等的规格,箍筋直径为14,厚板的受力钢筋为双层双向直径[email protected]钢筋。厚板及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50,混凝土采用一次浇筑成型的方式进行施工处理。 2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 2.1前期准备 2.1.1水泥 水泥水化热是产生温度应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水泥是大体积混凝土的关键环节。大体积混凝土中
3、严禁使用体积安定性不良的水泥,水泥安定性不稳定,水泥硬化后,会使结构产生膨胀性裂缝,影响工程质量,甚至引起严重事故,所以水泥进场后最好检测水泥的体积安定性。 2.1.2骨料 在配合比相同的条件下,使用碎石的混凝土强度高,抗裂性能也较卵石的高,所以对于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由于抗裂度要求高,施工时宜采用碎石作为粗骨料。 2.1.3掺合料 为了节约水泥,改善混凝土性能,在拌制混凝土时掺入的矿物粉状材料,称为掺合料。常用的有粉煤灰、硅粉、磨细矿渣粉、烧粘土、沸石岩粉、磨细自燃煤研石等。 2.1.4外加剂 为保证大体积
4、混凝土工程质量,防止开裂,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混凝土外加剂是指在混凝土拌和过程中掺入的,用以改善混凝土性能的物质,大体积混凝土中常用的外加剂有木质素磺酸盐类减水剂、高效缓凝减水剂、UEA型膨胀剂等。 2.2拌制 混凝土主要由2台HZS750型双卧轴强制式混凝土搅拌机拌制。在混凝土搅拌时,采用二次投料新工艺(也称为裹砂法),即在改变以往的投料程序,采取先把水、水泥和砂拌和后,再投放石子进行搅拌的新方法。这种搅拌工艺的主要优点是无泌水现象,混凝土上下层强度差减少,可有效地防止水分向石子与水泥砂桨界面的集中,使硬化后的界
5、面过渡层的结构致密、粘结加强,从而可使混凝土强度提高10%左右。当混凝土强度基本不变时,可减少水泥用量7%左右。 2.3浇筑 斜面分层法适用于结构的长度超过厚度三倍的工程,振捣工作应从浇筑层底层开始,逐渐上移,此时向前推荐的浇筑混凝土摊铺坡度应小于1:3,以保证分层混凝土之间的施工质量。分层的厚度决定于振捣器的棒长和振动力的大小,也要考虑混凝土的供应量大小和可能浇筑量的大小,一般为20-30cm。插入式振捣器应伸入下层50cm为宜。 分层浇筑时,上层钢筋的绑扎应在下层混凝土经一定养护其强度达到1.2N/mm2,混
6、凝土表面温度与混凝土浇筑后达到稳定时的室外温度之差在25℃以下时进行。为了加强分层浇筑层间的结合,可以采取在下层混凝土表面设置键槽的办法。键槽可用l00mm×l00mm的木方每隔lm左右留设。 混凝土振捣采用Ф100~Ф130插入式高频振动器,顶部等体形较小处采用Ф50~70mm插入式振动棒。每仓浇筑时配置3~4条振捣棒,最少使用3条Ф100的高频振动器。振捣时,振动棒快插慢拉,振动棒伸入下层混凝土5cm,保证两层混凝土形成整体。振捣时避免振动棒接触拉条和模板。严禁以振捣代替平仓。振捣时间以混凝土不再显著下沉、不出现
7、气泡并开始泛浆时为准,应避免欠振或过振。振捣器距模板的距离不小于振捣器有效半径的1/2,不得触动钢筋及预埋件。 2.4混凝土养护 针对工程建筑物的特点,混凝土浇筑完毕后,采用隔热材料及时覆盖,并连续进行洒水养护,养护期内始终保持其混凝土表面湿润。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6~18小时内开始洒水养护,其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宜小于28天,有特殊要求的部位宜适当延长养护时间。 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探讨 3.1根据设计要求,承包单位首先进行理论配合比设计,进行试配试验后,确认2-3个能满足要求的理论配合比提交监理工程师审
8、查。报送的理论配合比必须附有原材料的质量证明资料(现场复验及见证取样试验报告)现场试块抗压强度报告及其他必须的资料。 3.2投入使用的原材料(如水泥、砂、外加剂、水、粉煤灰、粗骨料)的现场检查,是否与批准的配合比一致;现场作业实际配合比是否符合理论配合比; 3.3现场所做的调整应按技术复核的要求和程序执行,在现场实际投料拌制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