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824500
大小:58.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0-24
《《我的安东妮亚》“回归主题”的多重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我的安东妮亚》“回归主题”的多重分析:在薇拉·凯瑟小说《我的安东妮亚》第四卷结尾处,主人公吉姆·波顿出人意料地离弃了他的恋人安东妮亚,20年后又返回西部大草原看望她。吉姆的这一“离”一“回/归”,多年来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许多学者纷纷从各种视角,如女性主义、酷儿理论或生态文学解读吉姆的“回归”。但是,综观国内外学者对该作品的研究,笔者发现他们只是从单一视角去研究分析该作品的“回归主题”,因此,本文将从精神分析、文化研究、女性主义和生态批评等视角对该主题进行多重分析。 关键词:视角;单一;回归
2、主题;多重分析 :I1064:A:1006-723X(2012)10-0157-03 在薇拉·凯瑟小说《我的安东妮亚》第四卷的结尾处,主人公吉姆·波顿(JimBurden)向安东妮亚·什默达(AntoniaShimerda)倾诉了自己多年的感情,然后却突然离开并抛弃了她,到东部大城市纽约谋生,20年后又返回西部大草原看望安东妮亚。吉姆的这一“离”一“回/归”,多年来一直备受学术界关注。国内外许多学者纷纷从各种视角,如女性主义、酷儿理论,或生态文学解读吉姆的“离与归”。但是,综观国内外学者对该作
3、品的研究,笔者发现他们只是分别从单一视角去研究分析该作品的“回归主题”。在此背景下,本文将从精神分析、文化研究、女性主义和生态批评等视角对该主题进行多重分析以期给今后的相关研究带来启发和价值。 一、吉姆离弃安东妮亚的多重解读 (一)长大的“孤儿”弃“母”奔“父” 在吉姆与安东妮亚的关系上,年少时期的吉姆对安东妮亚怀有一种强烈的“恋母情结”。[1](P6)事实上吉姆确实是个孤儿,10岁左右,父母双亡,只身从遥远的东部来到陌生的西部投奔祖父祖母。由于和祖母年龄悬殊,在吉姆幼小的心里自然就缺失了母亲
4、这一角色。而长他4岁的邻居安东妮亚长期和他家交往,事事呵护吉姆,逐渐变成了他生活中的重要一员。久而久之,安东妮亚在吉姆心里不断被母亲化,最终成为吉姆恋母情结的对象。西部大草原自然也就成了吉姆心中的“家”。这种分析也符合雅克·拉康(JacquesLacan)的精神分析原理。 根据拉康“恋母情结”理论,人类一生分三个阶段:想象秩序阶段、象征秩序阶段和现实期阶段。想象秩序阶段母子同体;象征秩序阶段,孩子会逐步屈从父权法则背离母亲;当他日后现实生活中遇到死亡或感到绝望时,会在潜意识里渴望回到母亲的身边。[
5、1](P12) 将此理论应用到小说《我的安东妮亚》文本中,我们会发现上大学前,吉姆潜意识里还停留在恋母的想象秩序阶段,因此能与安东妮亚和谐共处。但当他向安东妮亚表达感情时,他的“恋母情结”已达到象征秩序阶段,或处在想象秩序向象征秩序阶段的过渡期。在这一时期,年轻的吉姆心里必然矛盾重重。他想和安东妮亚要好,内心希望安东妮亚能成为一个举止优雅的女子。但是,安东妮亚却大声对吉姆说她“喜欢像男人一样在外边干力气活,恨不得自己是个男人”。[2]安东妮亚这种追求女性独立、欲与男性平等的表白极大地刺激了吉姆,使
6、他非常沮丧和悲哀,这促使他突然离开并抛弃了安东妮亚。 随着年龄的增长,吉姆完成了从想象秩序向象征秩序阶段的过渡,长大成人的吉姆此时必然会屈从于象征父权法则的东部工业文明秩序,逐步背离象征母亲的西部农业文明。弃“母”奔“父”,这就是吉姆当年离开安东妮亚的心理因素。 (二)对异族抱有偏见的“美国人” 吉姆离弃安东妮亚还可以从文化视角解读。小说的历史语境处在“美国化运动”阶段。因此,我们不能排除这一运动对凯瑟创作产生间接影响。其实,作品通过吉姆对安东妮亚的矛盾心理反映出作家本人的内心矛盾:一方面凯瑟
7、反对美国主流社会同化移民的文化政策,另一方面她又不自觉地拥护美国化运动中所信仰的“百分百的美国性”。[3](P133) 凯瑟长期生活在美国化运动的重要场所——内布拉斯加。她熟悉并热爱移民生活文化。多次公开对这场波及家乡的轰轰烈烈的美国化运动发表看法。比如,她十分反感美国政府强制性限制外语教学。她曾质问:“难道一个美国男孩或女孩多懂一两门外语,他们就不百分百美国了吗?照此,百分百美国人最好又聋又哑”[4]。 但是,受当时美国化运动价值观的影响,凯瑟在某种程度上又漠视外来移民作为生活个体的不幸与艰辛
8、,在血统上与移:在薇拉·凯瑟小说《我的安东妮亚》第四卷结尾处,主人公吉姆·波顿出人意料地离弃了他的恋人安东妮亚,20年后又返回西部大草原看望她。吉姆的这一“离”一“回/归”,多年来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许多学者纷纷从各种视角,如女性主义、酷儿理论或生态文学解读吉姆的“回归”。但是,综观国内外学者对该作品的研究,笔者发现他们只是从单一视角去研究分析该作品的“回归主题”,因此,本文将从精神分析、文化研究、女性主义和生态批评等视角对该主题进行多重分析。 关键词:视角;单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